投资:给数字化生活一个好价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张晓莉)

投资:给数字化生活一个好价0

数字化的诱惑

3月23日,奥斯卡金像奖揭晓,影片《泰坦尼克号》获得包括最佳音响、最佳音响编辑在内的11项大奖。此时,北京电影制片厂的译制工作已经完成,4月9日,该片在北京上映。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配音是在英国杜比公司技术专家全程监控下,首次采用杜比SR-D六声道数字录音技术。准备花30元或者更多一点钱走进电影院的人们在欣赏爱情与灾难的同时,还可以享受到与原片一样“近乎完美”的音效。

即使没有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相信在意生活质量的人也不会忽视生活的数字化。移动电话、电视机、照相机、影碟机……似乎一切都已被或将被数字化,它满足人们不曾改变的需求:更清晰、更快捷、更方便。

以数字电视为例,它的优越性体现在实现基本无失真的传输与复制,图像、伴音质量与演播室内的水平相差无几。由于数字信号可以压缩,频道带宽不足的问题得以解决,目前传输一套模拟电视节目的频带可以同时传输4至5套数字电视节目。除此之外,由于各种技术的综合利用,数字电视的功能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科学家、制造者和商人的共同努力使得这一切能够变为现实。通常他们的努力并不完全被动,在迎合的同时,还对人们的口味加以引导。

一般对数字电视的理解是,有大屏幕和高清晰度画面的电视机。但是在计算机、通讯和内容所谓“3C(Computing、Com-munication、Content)”结合的技术背景下,电视机变得不再单纯。对它产生兴趣的不仅仅是传统的广播电视系统,电脑业的兴头也很大。在最早研制开发数字电视的美国,电脑公司与广播公司和电视机制造商之间的冲突日渐明显。1996年底,双方就屏幕显示格式发生分歧。电视机制造商支持一套共18种可能的格式,理由是人们“能100%地收看到高清晰度节目”;电脑商主张三种基本的显示格式,因为价格便宜,人们容易接受。去年,微软公司宣布收购万维电视网络公司,这家公司生产的机顶盒装置可以使电视机进入国际互联网。今年美国几家电视台开始传送数字电视和由广播及电视公司选定的其他节目信号,以抢占数字通道。美国《商业周刊》的评价是:“它(指数字电视)也可能像一个混合体,即一台带有大屏幕的个人电脑或具有电脑功能的电视机。它偏向哪一方面,决定着家用电器业的未来。如果它们是电视机,那么像索尼公司和Zenith电子公司之类的供应商就将主宰市场。如果它们是电脑,那么诸如康柏和Gateway 2000这样的公司就会更胜一筹。”“这是一场争夺地盘的大战”。

在可录式数字光盘领域也出现了两大阵营。一个是日本东芝、松下、日立、三菱、胜利及美国时代一华纳6大公司组成的联合体,要求其他公司采用他们的制式,每生产一张可录式光盘和一台光盘机,要向这一联合体交付生产成本7.5%和4%的使用费。另一个是以日本索尼、先锋、荷兰飞利浦和美国惠普为首的阵营。专家指出,这种新型大众消费电器很可能出现两大制式与一些小制式并存的局面,各制式之间的兼容性不一定很完善。对可能出现的麻烦,消费者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在民航系统工作的王强通过关系买到一台机场海关扣押的日本原产录像机,回家一用,只出声没图像,鼓捣半天才发现是录像机与电视机的制式不配套。

成立于1995年的国际DVD协会,在第二年制订了“地域编码制”,把全世界分为6个区,不同地域允许出售的数码影碟机及DVD光盘都有相应的编码,编码不匹配就无法使用。“地域编码制”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好莱坞电影公司及软件公司的知识产权,但这却影响了全球统一格式的DVD新技术的推广。

物美价会廉吗?

尽管如此,“将一切事物数据化”仍然是诱人的前景。1993年,美国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数字电视机。去年4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给4家电视公司颁发了数字电视广播经营许可证,并宣布8年之后,即2006年,美国将全面取消模拟电视广播。对消费者来讲,由数字电视取代模拟电视可不像用彩电取代黑白电视机一样简单。虽然目前市场售价400-500美元的机顶盒可以让模拟电视接收数字节目,但是与模拟电视配套的录像机、影碟机、卫星天线和接收器却无法与数字电视相匹配。仅在美国市场,未来10年内要更换掉的不仅仅是2.7亿台电视机。同时,按数字电视的要求更换—个电视台的现有模拟设备就要400万到500万美元,每个台播放高清晰度电视节日需50万至100万美元。电视台的节目制作成本迅速上升,对消费者也会产生间接影响。

在享受技术进步的时候,所有人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不过现在中国的消费者似乎还不必为此太操心。过渡到数字彩电时代并非易事,必须要对电视信号及传输体系的制式和电视接收机进行全面更新。专家指出,中国要全部实行数字传播还需要二三十年。

在这段时间内,倍感压力的中国电视业提供给人们的是数字化电视,由模拟到数字的过渡产品。所谓数字化电视,就是接收现有模拟信号,利用数字处理技术提高图像、伴音接收质量的电视。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研制的10画面“画中画”彩电已投放市场。西湖牌全数字化彩电具备丽音效果,增加画面层次感、清晰度和透亮度。熊猫电子集团的1OOHz电视,将普通电视50Hz场频提高到1OOHz,行频增加1倍,降低图像大面积闪动和行闪烁。厦华电子公司42英寸等离子彩电,厚度仅6.5厘米,重1.8公斤,160度的视角,具有4:3和16:9两种可切换的画面格式。同创集团准备在今年上半年推出电视与电脑相结合的PCTV。

海尔公司为PCTV做市场调查时发现,16:9的电视收看效果好,市场却不让人乐观。人们在实际购买阶段并没有对新产品表现出想像中的热情。我国最早具有丽音系统的彩电,牡丹74C1,面市不久就因销售难有起色而被迫停产。事实上,虽然渴望更高层次的享受,但是人们对产品的技术含量显然没有像对价格一样敏感。最让人们兴奋的是降价,但业内人士指出,在技术上过硬有特色的产品不会降价。人们喜滋滋抱回家的有可能是“小马拉大车”的大屏幕彩电。花了钱却无法满足最初的需求,比如家庭影院的配置,3000多元很难体现出影院效果,但是低价的诱惑难以抗拒。

相对于物美价廉,物有所值可能是更现实更科学的概念。 电视机数字化时代数字电视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