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电脑消费:不必瞻前顾后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张晓莉)
电脑、汽车和商品房,“新三大件”的热点效应已经形成。这其中,人们对电脑价格的降低是最有把握的。拿不准的是它什么时候降。通常,人们预测的时间不会太长:一年或是几个月。事实上,节奏已经越来越快。
去年底,英特尔公司为刺激电脑生产商对其最新型芯片的需求,宣布将最低价位的Pentium II微处理器价格削减33%。时隔一个月,奔腾芯片再次降价,降幅超过25%。300兆赫Pentium II降至525美元,266兆赫Pentium II降到375美元,最低档次的166兆赫Pentium II的出厂价只有90美元。硬件厂商也是动作频频。1月13日,惠普把便携式电脑标价降低8%,2月2日,康柏所有台式电脑降价,幅度从14%到18%不等。国内计算机市场反应很快,2月,海信、方正和联想几乎同时推出不足万元的新款电脑Pentium II机型。
电脑似乎总是在降价。频繁的价格变动,带来的可能并不仅仅是实惠。人们已经从购买彩电、冰箱和VCD机的经历中积累了不少经验,面对日新月异的电子行情,仍然会感到困惑不解。
有人认为电脑降价只是个错觉,即使风头正劲的产品,一降价也就预示着它马上会沦为明日黄花。新产品不久便将粉墨登场,来填补高价位的空档。痴迷于新技术的消费者,因为需求不断被满足而不断地处于尴尬境地,追随在潮流的后面,欲罢不能。他们付出的代价也就可想而知。还有一类消费者,他们总能保持头脑清醒,价格不探底,绝不轻易出手。这两种极端的消费模式在电脑市场的买家中并不鲜见。有人有了Pentium200加MMX,还要Pentium II;有人却看好单台售价仅千元的XT机。
在专家看来,XT机已属淘汰机型。其内存普遍只有640K,硬盘数十兆,目前许多设计软件、游戏软件和学习软件要求内存达数千兆,在XT机无法运行。价格虽然便宜,适用范围却是大打折扣的。
不计代价地在技术上追新逐异对普通消费者来说也非明智之举。1990和1991年,386风行一时,过了两年486主导市场,1996年是586唱主角,而今年显然已是Pentium H的天下。就像时装一样,每年电脑也有自己的主流机型,而且其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亦步亦趋地跟随潮流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还会给自己造成挫折感。
消费者的难题是:如何尽占技术与价格的优势。其实任何购买行为的背后,都是需求的满足。这是最实质的问题。但是相当多的消费者在购买电脑时,往往只关注先进性和什么时候买最省钱。
如果在去年花4.5万元购买了一台Pentium 100,今年发现只需6000元即可买下,你也用不着后悔。去年11月Pen-tium 200+MMX芯片售价1850元,你嫌贵,现在已降至1100元,如果真需要就赶快去买一块。目前最便宜的Pentium II电脑售价8000元,这可能正好符合你的预算,虽然毫无疑问价格还会再降,但最好现在就去买。如果以最优的性能价格比买一台真正有用的电脑为原则,过多的奢望和过久的观望全都毫无意义。 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