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谈巷议(60)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三联生活周刊)
为第一夫人讨回公道
有人在分析克林顿竞选对手、共和党领袖多尔失利的原因时说:在竞选纲领中提不出多少新东西的多尔,一再极力让选民知道他有一个比希拉里·克林顿更出色、能干的夫人这件事,可能是他犯下的一个大错误。事实上,美国人更愿意他们的第一夫人做花瓶,只要不问政,其智商高低、能力大小无关紧要。所以,多尔“投我一票等于选出两个总统”的说法也许吓退了不少选民。
其实,无论美国国民愿意与否,无论怎样用是否过问政治来评判第一夫人的道德和人品,第一夫人都在一个边缘不清的政治氛围中生活并施加着或大或小的影响。但这一点似乎在美国的开国元老那里没有得到重视,他们制订宪法时忽略了对第一夫人工作形态的界定。就一般国民而言,他们宁愿让第·夫人随丈夫的过失而承受批评,也不愿让她们为健康的政治生活做出一份贡献。
最近,在世的第一夫人们终于绽开笑颜,一座让第一夫人能在历史上与总统占有平等地位的第一夫人图书馆即将建立,它专门探讨、记录第一夫人的事迹,对第一夫人的政治角色、公共形象、贡献等将作出较公正的论断。例如,有关希拉里如何处理克林顿目前遭遇的各种纠葛的报道会被一五一十地纳入记录,唯一不同的是,这一部分档案将等到1999年才会公开。
美国第33位总统哈里·杜鲁门曾写道:“我希望有一天,有人会愿花时间,评估总统夫人的真正角色,了解她的贡献,并感受她所需承受的压力。”当这个愿望在俄亥俄州坎顿市即将实现之时,希拉里说:“不管哪一位第一夫人想做什么,她都难逃被批评的命运,仿佛永远找不到免受诘难的安全港。如今新图书馆的文物至少能让世人认识到,担任第一夫人是没有公式可循的,她们得凭个人巧思,从真空状态揣摩出一条路来。”南希·里根也说:“第一夫人拥有极可贵的高曝光度舞台,应及时掌握,否则稍纵即逝。当你才预备踏出第一步,反对声浪立刻尾随而至。比方我当时以反毒作为工作重心,白宫上下都不太乐见,认为这一题材太过尖锐。”
当然,建第一夫人图书馆的决定只是为还给第一夫人们一个公道迈出的一小步,但这一小步也不例外地遭到批评,一些有着男性沙文主义倾向的人斥之为“多余之举”。
读一个电子游戏学位
历史长河流淌着,旧的行业衰败了,新的行业却又破土而出。不知有哪位一向戴着先知光环的未来学家预言过1998新春的勃勃生机与哪一个行业相关呢?
电脑软件业在膨胀着,其结果是它孕育了一个金娃娃—电子游戏软件业正堂而皇之地独立门户,成为一个新兴的、前途不可限量的新行业。不久前,全球首家电子游戏大学—迪吉彭学院正式跻身教育界,它现有学生40人,办学宗旨是训练年轻有为者成为新一代的电子游戏软件设计师,在校期间,学生们将面对电子游戏程序和电脑动画等复杂课程,但他们必须获得数据和演算法、影像处理,甚至是神话方面的学分。迪吉彭的学制为4年,毕业生将获得“世界即时互相作用模拟”学位,这是与学士学位相等的电子游戏学位。
迪吉彭每年仅招生100名,每位学生都拥有一台连接国际网络的奔腾200台式电脑。虽然入学的学术要求颇高,学费更是高达11000美元,但具有150亿美元年营业额的电子游戏业和制造商那求贤若渴,馋涎欲滴的企盼却可吸引大量年轻人趋之若鹜地汇聚在此。据学院创办人科迈尔预测,只要地球上还有人寻乐,迪吉彭的毕业生就会供不应求。
此外,迪吉彭就像掉在金山上。电子游戏公司任天堂美国公司是它的主要靠山,学校租用的就是任天堂在美国的总部,他们不仅得到美国任天堂的技术援助、实验室空间和课程援助,他们还能实实在在地呼吸世界电脑之都那领导世界潮流的空气,因为微软、康柏和Digital等电脑人公司的总部与他们仅咫尺之遥。
好莱坞当红小生丹泽尔·华盛顿一向衣冠楚楚、风度翩翩,浑身洋溢着一种坚不可摧的英雄气概,即便是在最激烈、刺激的惊险影片中,华盛顿也总是一身极“酷”的装扮。将于今年晚些时候上映的一部影片里,华盛顿将扮演一位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特工,故事说的是侦破一个系列苹果炸弹案。影片中这位穿着过于讲究的FBI特工正在纽约市布置反中东恐怖分子的戒严区,紧随其后的将是一场撼人心魄的搏斗。而看上去,华盛顿倒像一位迈着矫健的步伐、疾步赶着去赴约会的绅士。
网上作家:说发迹就发迹
作家从出版社一次次抱回退稿的时代也许一去小复返了。有了因特网,几乎人人都能成为作家。写些道听途说的文字,招来网虫访问,赚进可观的钞票已经变得很容易,至少不比做一顿中式晚餐更难。
据说最早拿到克林顿性丑闻录音资料的是美国《新闻周刊》,而最先捅出来让自己名利双收的却是因特网上一个名小见经传的专栏作家——现年31岁、住在洛杉矶市郊一幢旧公寓楼里的马特·德鲁奇。当前者还在为职业道德折磨着举棋难定之时,后者却抢先夺了个头彩。
没有新闻法的制约,也没有职业道德的束缚,他既是个体网虫,又是个体专栏专家,因特网就是天赐于他的最好的游泳场。他每天先做网虫,在网上新闻的海洋中遨游觅食,当然,他还会补进一点来自《泰晤士报》和《每日电讯报》的营养,再利用所谓“政府内外的有关公民”每天提供的至少450条秘密消息大锅烩成“德鲁奇报道”;接着他便在网上发布,诱惑网虫上钩访问,管他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1月18日,德鲁奇抢先披露了克林顿性丑闻。一周后,全国广播公司像迎接贵宾那样将他迎进华盛顿,5个摄像组不离左右,他竟坐进美国历史最悠久、最富盛名的一周政治述评节目—“会见传媒”的演播室。在著名主持人蒂姆·拉西特的主持下,这位中学勉强毕业的“德鲁奇报道”专栏作家与极富盛名的《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威廉·萨非尔和《国民新闻报》专栏作家斯图尔特·泰勒人侃“处在危机中的总统职位”这种不是小人物敢伸舌头的话题,而这次节目的收视率竟也创下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的最高点,德鲁奇—这位前礼品店T恤售货人从此名声大噪。
现如今,德鲁奇说:他的因特网站点已成为美国政界和传媒要人每天“必读”的东西,而他的报道“约80%是正确的”。
地球上飞来钢铁天使
说起举世闻名的标志性伟大建筑,法国有埃菲尔铁塔,美国有自由女神像,可英国有什么呢?不久前,一位张开双翅的钢铁天使落足在英国东北部盖茨黑德(Gate Shead)城外一处当风的山顶上。显然,英国人想填补空门。
“天使”庄严、傲慢地矗立在一座废弃的煤矿旧址上,俯视地球。“天使”由200多吨钢铁铸成,被52根3米长的螺栓牢固地固定在150吨重的混凝土基础上,它的设计者是艺术家安东尼·戈姆雷。每天,由公路、铁路往返于伦敦和苏格兰之间的旅行者约有9万余人,他们将在“天使”的注视下充满神奇感受地赶路,捎带脚的,他们还可以进入梦幻之境去想象些什么,或祈祷些什么,如果他们愿意的话。
身价130万美元的“天使”—英国最大的雕塑—是由盖茨黑德市政会建造的,在过去的15年里,他们一直致力于在公共场所置放艺术珍品。作为现代艺术品,天使引起了一场论争。英国艺术委员会主席劳德·高瑞对“天使”大加夸赞:我认为,它堪与埃菲尔铁塔和自由女神像媲美。反对者—前市政会委员马丁·卡兰南则嘲讽地说:关于那个硕大的“天平”,为什么每个人都那么低级趣味?
芭蕾王子演绎现代舞
无论你是否看过电影《白夜》,无论你是否喜欢主人公巴雷什尼科夫那带有冷战色彩的自传体故事,但你肯定喜欢《白夜》的主题曲—那首脍炙人口、早已传遍世界的《说你,说我》(Say you,Say me)。而每当这歌声萦绕于耳、带给你无穷的遐想时,人们不该忘记主人公—世界级的舞蹈大师—卓越的艺术才华和艺术上不断探索的精神。
巴雷什尼科夫一生中有过两次重大的叛逆行为:一是24年前从苏联跑到美国,当时他是苏联最优秀的芭蕾舞演员,举世闻名;二是9年前,他不顾传统芭蕾舞圈子里许多朋友的不满,放弃传统芭蕾去同先锋派舞蹈家马克·莫里斯合作,成立“白栎”现代舞团,坚称要在舞台上试演新的东西,这时,他是美国纽约芭蕾舞剧院的领导人。
可以说,巴雷什尼科夫是那种一通百通的舞蹈天才。《白夜》将他的芭蕾天份展露无遗,他驾驭传统芭蕾表现现实生活冲突的能力几乎无与伦比;《白夜》给了他一个与黑人舞星大跳踢踏舞的机会,其结果依然是令观众迷醉,一片叫好之声。而今,谁也想不到,在庆贺巴雷什尼科夫50岁生日时,他在纽约剧院里一个人独演5个晚上,在一个室内乐团的伴奏下,他用严格的抽象派艺术演出了一组4个现代舞蹈节目,他得到的回报是剧院场场满座和观众的掌声。他说:“他只要感到有乐趣,就一直跳下去。”
(本栏编辑:闰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