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票回来了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张晓莉)粮票回来了01993年底,在粮票退出流通后不久,国内贸易部成立了粮油票证研究中心。这个研究中心是同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特批的,其主要任务是收集中国以前各时期、各地区发行的不同版本的粮票,以建立起中国完整的粮票历史档案。截止目前,已收集到5000多种。

一年以后,令票证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吃惊的是,有35个大中城市重新恢复了粮票流通。这意味着他们不仅要收集过去的粮票,还要搜罗现在的。

没有统一号令,没有充足准备,这次粮票卷土重来是一城一地在悄悄中进行的。也许为了有别于过去的粮票,各地发行的“新粮票”形式千奇百怪,名称五花八门,但功能一如既往:凭此可买到便宜粮。

去年底,湖南衡阳市40万居民陆续接到一种“购粮票优惠券”,2厘米长,1厘米宽,上面只印有“拾公斤”的字样和粮食局的徽章。而唐山市民领到的则是“商品票”,形状类似邮票,而且凭此票既可购粮又可买肉。沈阳市做的更简单,城市居民每人发一张卡,大米、豆油、猪肉,一卡在手全能买到。华东某市索性给新粮票起了个富有意味的名称——补贴券。

一般来说,新发粮票的定量比以前有所减少,每月10公斤左右,而过去成人的定量大约是每月14公斤。

据专家分析,此次粮票恢复流通与以前有两大区别:一是发行主体不同,过去是中央统一号令,如今是地方各自单干。二是发行目的不同,从前是为了强化粮食供应的计划性,现在仅仅为了暂时平抑市场粮价。

粮票迅速恢复流通,不管是从哪一个城市最先开始,但其示范效应也基于以下一事实:减少财政开支,不至于使宝贵的财政补贴落到外地人头上。邻居树起了篱笆,我也可以起道墙。

这个示范效应也影响到了普通老百姓:一些城市恢复粮票的新闻见诸报端后,北京一些普通老百姓就曾上书市长,要求仿效,恢复票证。背景是,去年8个月来,北京市的大米每500克上涨了0.5元,油每500克上涨了2元。

凭票购粮,政府补贴,老百姓自然落得个眼前实惠。但是,当人们凭卡持票去国营粮店买粮时,抱怨又起。因为尽管这里的价格比市场便宜得多,可质量也比市场差了许多。于是相当一部分市民只好痛别粮票,重回市场。

据湖南衡阳市粮食局的调查,新粮票刚一出现时,粮店顿时爆满,但是这种热乎气并未持续多久。从收回的票证看,约有60%的家庭没到粮店买米,他们手中的票证大部分作废。

粮票回来了1

沈阳情形又大不相同。尽管居民对平价大米质量也不满意,但是仍有90%的居民凭票购买粮油,全市粮油票回票率在80%左右。

尽管粮油票回票率各有不同,各地居民对粮票回归表现出的热情也不尽一样,但普遍认为这是一大善举,共同希望政府能将这一“善举”更加完美化。老百姓是既要便宜又要优质。

政府不是不想把事情做的尽善尽美,但是却无奈于补贴不起。在沈阳市,1公斤平价大米,政府就要补贴0.2元钱。而唐山市为了供应平价猪肉,已经贴进去270多万元。因此,在些地方传来的消息是,元宵节过后,肉票油票将停止发行,粮票可以延续更长一点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新粮票一出现,又像从前一样有相当一部分流人黑市。在衡阳市,米贩子以4元钱换取10公斤1张的优惠券,然后到粮店购米,转手倒卖,从中牟利。

40年来,粮票在中国一直被称为“第二货币”。尽管在以前发行的正式粮票的背后,无论怎样写明着“本票为无价证券,不准买卖”,但是粮票的黑市贩卖活动从未禁绝。

中国粮票的黑市行情,如同股票一样涨涨落落,其价格随官方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价的波动而波动。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一斤粮票竟能卖4元钱。而在1991年底,长春市的一斤粮票仅卖4分钱。到1992年底,由于粮食的双轨价格不断接近,市场价与政府价仅差0.1元,粮票的黑市行情自动消失。

从1955年首次发行粮票到1993年粮票退出流通,中国政府对城镇居民吃粮一直采取补贴政策,包袱越背越重,仅1991年,国家就为此支付了500亿元。这种局面很难继续维持下去,一寸粮票压得中国财政气喘吁吁。

正因如此,从90年代初政府开始致力于粮食价格双轨制的并轨。耗时三年完成这一艰巨工程,粮票终于寿终正寝。但是,仅一年过去粮票重又复活,如此戏剧性的变化,耐人琢磨。

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说,粮票的恢复流通,对他们来说只是重温一下过去熟悉的柴米油盐凭票供应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已经有了40年的历史。

在内贸部票证中心存放着新中国第一版全国通用粮票,发行时间是1955年。票面繁花似锦,色彩鲜艳。由于1952年中国城市发生粮食供应紧张,中央政府于1953年实行了粮食统购统销,对城镇居民吃粮实行严格控制,定量供应,由此粮票应运而生。随即油票、布票也相继诞生。

很难想象,当时这些维持生存的商品的计划性何等精确:按全国平均水平,满18周岁的城市居民每月口粮为28.5斤,布料1.7尺。不仅如此,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在供应量上也有着鲜明区别。

除给人定量外,对城镇里的牲畜也规定了详细的口粮定量。甘肃省给狗的定量是:1岁以下警犬每月14公斤,1岁以上的每月20公斤。

正是因为计划性的高度详细,中央不可能兼顾各地具体情况,所以很快将粮票印制发行权逐级下放,甚至到达县一级。在长达40年的历史中,各地发行的粮票大约有2000多个种类,上万个版本,面额数千亿公斤。

过来人记忆犹新,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票证满天飞,几乎所有的生活必需品都凭票供应,小到手纸、针线,大到自行车,缝纫机,无一例外。买东西一手交钱,一手交票缺一不可。

至于中国究竟出现过多少票证,现在已难以统计。但仅北京市在70年代就发行过20多种票证,而且有的是一票多用,比如工业券;有的是几票一用如买自行车之类的大件。

对于当时票证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老百姓的切身体会是:粮票就是命根子。尤其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票被称为“救命符”。所谓“粮油关系”好似一根绳牵住每一个人。不给办粮油关系,哪里都不能去。

值得注意的是,当初粮票退出流通时,政府所用的字眼只是“停止流通”,并没有使用“废除”、“作废”等字眼。因此,这次粮票的恢复流通虽是权宜之计,也是顺理成章。

粮票退出流通应该是改革的大势,因为,粮食作为一种商品,也应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粮票这次恢复,下次也许就会再次退出。当初谁又能想到,粮价的理顺要借助于粮票的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的折腾呢?

粮票回来了2

上一篇: 前方:北纬90度
下一篇: 赛特离婚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