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马来西亚

作者:邢海洋

(文 / 邢海洋)

​想起马来西亚0

如果不是我国女性在马来西亚受辱,这个只有2600万人口的国家对我们恐怕只是马哈蒂尔一个模糊概念。现在,我们知道它是排在四小龙后的一个相当富裕的国家,富裕到周边乃至我国女子涌入,富裕到城市里人人都有汽车,而非家家都有汽车。

世界银行的统计,2004年马来西亚人均GDP,也就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780美元;美国内政部的网页上这一数字是4350美元。《经济学家》的基于购买力平价的统计里,其人均GDP是6640美元。今年7月,马政府终于放弃了7年来与美元的固定汇率,转为有管理的浮动,林吉特从3.80兑1美元略微升值到3.77兑1美元。正因为汇率的管制性,一些国际组织对马来西亚的人均财富估值还要高,达到上万美元。不过,《经济学家》的统计,我国的人均GDP也高达5180美元。

想起了马来西亚,是因为到了明年我国的GDP统计出来的时候,会有一个惊人的变化。我们的人均富裕水平,也就是人均GDP,无论基于购买力平价还是名义汇率,都会和这个亚洲国家更加接近,接近到可以方方面面地比较。一个月前便有权威部门预测,我国GDP今年将突破15万亿元,这个数字几乎没有悬念,2004年我国的GDP即达到了13.65万亿元,按9.4%的增长幅度,即是14.93万亿元,与15万亿元的距离小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另一则报道使我们的GDP有望获得更实质性地飞升,12月20日,国家统计局将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情况,修订去年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各金融机构据此纷纷预测,调整后中国GDP数据将增加20%~30%。增加的20%~30%将主要来自第三产业,国家统计局长曾暗示过,在计划经济年代,往往比较重视物质生产部门的统计,而对第三产业的统计范围和统计单位客观上存在一些遗漏,因而导致我国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明显偏低。即便是钢铁煤炭等基础产业部门的产量、汽车彩电等第二产业的产量,统计局发布的数据都比年报数据高。

15万亿元,如果再增加20%~30%的修正,即是18万亿~20万亿元的范围,据此,媒体推断我国将一举超越世界经济总量第四的英国、第五的法国和第六的意大利,成为世界第四的经济大国。英国去年GDP总量是2.14万亿美元,实际上,我们修正值的下限18万亿人民币已经相当于2.24万亿美元。赶上了英国,再向上仍有空间,德国的2.4万亿美元也非遥不可及,数字上的摇身一变自会引来皆大欢喜。按修正后的数字,我们的人均GDP低则1700美元,高则1900乃至2000美元,称得上是大跃进了。

但我们的经济结构和生活质量是否有了这样的水平?世界银行根据收入高低对国家进行划分,3000~9000美元属于中等收入国家,马来西亚和土耳其、巴西等国家正好落在这个下限上,不妨看看这些3000美元国家的社会经济状况。马来西亚城市人口比例59%,巴西高达82%,土耳其达到66%。几乎所有的中等发达国家都是城市化为主的国家,第三产业比例最高的能达到近70%,最低的也接近一半。千人汽车拥有率,马来西亚达到182辆,巴西138辆,土耳其61辆。千人拥有计算机的数量,马来西亚126台,土耳其41台,巴西63台。

所有这些数字显示,我们离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还很遥远,能和这些国家相提并论的似乎只有贫富差距。马来西亚是全亚洲贫富最悬殊的国家,最富裕的20%人口收入占到全民收入的53%,最贫穷的20%收入占到4.6%;我国最富裕20%人口收入占到47%,最贫穷的20%收入占到5.9%,这还是3年前的数字。亚洲最不平等的国家是马来西亚,我们仅次之。马来西亚的贫富差距世界有名,原因和我们完全不同,乃是和种族有关。独立之初,马来人多局限在农村地区,华人集中于城市,印度人主要从事房地产和行政管理,由此打下了贫富差距的基础,上世纪70年代,全国甚至超过50%的人口是穷人。随后大为改观,但经济增长并未惠及马来人,因为,近十年的经济增长主要集中在高科技部门,而这正是华人、印度人及外国人社区的财富主要集中的部门。

马来西亚之后,另一个可供比较的是泰国,金融危机后,货币贬值,泰国近年来的人均GDP一直在2000美元徘徊,2004年的数字是2190美元。泰国1600万个家庭,拥有私人房产的超过80%;全国私人汽车拥有量在500万辆以上,平均3个家庭就有一辆汽车。在曼谷,低收入免缴个人所得税的标准是单身月收入少于2800元人民币,夫妇少于3200元人民币。收入之高,显然我们这个即将迈上2000美元门槛的国家不能相比。

自然,财富除了当期的产值,还有累计的效应,我们突然晋身,还需积累。只是数字上差距缩小并不代表事实差距的缩小。■

上一篇: ​看基因下菜碟
下一篇: ​唯有读书高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