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根海姆找寻古根海姆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郭娜)
越来越多的人嘲笑古根海姆蜕化成了“迪斯尼”。一面忙着在中国香港、巴西圈地,一面穷于应付纽约本部剥落的外立面。去年的调查显示,38%的人今天去古根海姆就像去主题公园,他们承认去看的是建筑,只有3%的人为艺术品而去。自从2000年阿玛尼时装展付了1500万美元“卖身费”给古根海姆,董事会内部已经分裂为两派,到底应该更有钱,还是更有思想?没人有答案。年初,最大的股东、董事长刘易斯愤然辞职,有钱派占了上风,而今,搬出第一任馆长的140件作品和三十几件藏品,复古意图明显。
即便在美国,希拉·蕾贝也是个被历史湮没的名字。1939~1952年,这位小姐在任13年,作为创始人,奠定了古根海姆的现代艺术收藏取向、与赖特共同设计了地标性的螺旋形博物馆大楼、购进了大批非具象(Non-objective)绘画作品,但她的名字还是被漠视了几十年。除了因为她是女人、来自德国而非法国,还因为她与所罗门·古根海姆的特殊关系。
1925年在柏林,35岁的蕾贝遇到了64岁的古根海姆,他请她画肖像,两人成为情侣。蕾贝不美,生在德国斯特拉斯堡的贵族家庭,父亲是普鲁士军官,她在科隆、巴黎和慕尼黑的大学里学习绘画,还在乐队里弹过钢琴。蕾贝早年便着迷于意识的神秘力量,相书上说5月31日出生的双子座见解非常独特、具有超强感知力,暴虐任性,蕾贝和与她同生日的惠特曼、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法斯宾德倒都是这方面的代表。
蕾贝一生执拗于抽象绘画,古根海姆展出的她的作品充满了点、线、面和色彩的拼接。她特别强调艺术家的精神力量,坚信艺术的使命不是模仿自然,而是挖掘人类直觉,让人们共享潜意识和无意识蕴含的美感。她早年受抽象派代表人物康定斯基和达达主义的影响,形成了毕生不变的追求。抽象派画家们都喜欢强调色彩和造型具有音乐般的美感,康定斯基甚至在回忆录中强调自己能听出声音中的颜色。有评论家今天重新解释抽象绘画,他们不同意抽象派是绝对唯心的,有人用一个并不复杂的推导方程来解释抽象派如何再现自然:毕达哥拉斯认为数学是宇宙的法则,而音乐是数学化的艺术,抽象艺术又是对音乐的再现,所以抽象艺术终究还是对宇宙的再现。有趣的是,就在几天前,有人把康定斯基的特异功能制成仪器用来帮助色盲患者,对于那些他们不能判断的颜色,只要听对应的声音就解决了。
回到蕾贝,今天古根海姆老调重弹的原因并不在于她的艺术造诣。评论家指出,古根海姆跑得太快,已经到了不得不反思什么叫艺术的关口,这时候搬出仓库里的蕾贝和所罗门·古根海姆时期的抽象派收藏,似乎有意影射现任馆长托马斯·克伦斯,一位成功的商人。
某种程度上,蕾贝和克伦斯甚至是同类。二者都敢于力排众议,跑在时间前面。蕾贝到美国定居后,“大萧条”时代很快开始,评论界对所谓抽象艺术根本不感冒,只有蕾贝坚信这是趋势性的新流派,这种近乎偏执的独到眼光使蕾贝得以完整地收集了大量20世纪上半叶的抽象派作品。而克伦斯的偏执在于国际化和大众化经营路线,他在全球开了5个古根海姆,在阿玛尼之前还把BMW展弄进了古根海姆。如果蕾贝从墓里爬出来,一定会大骂克伦斯弄脏了她的博物馆(当年没有成为纽约画派代表人物的波洛克在古根海姆做木匠,他总喜欢用油漆狂乱涂鸦,蕾贝这样骂他)。两代艺术强人缔造了两个版本的古根海姆,这里到底该是探究精神的庙堂,还是取悦大众的娱乐中心?
事实上,蕾贝的一生并非没有争议。“二战”期间她曾在美国被拘,被控同情纳粹和私藏管制食品,73岁高龄还因偷税被控,手段是高估给古根海姆博物馆的捐赠。晚年的蕾贝饱受精神疾病折磨。她一生成于对抽象艺术的执著也失于此。她作为收藏家和艺评人坚持自己对画家鲁道夫·鲍尔的极度热情,但偏巧此人与蕾贝保持情侣关系的时间比古根海姆先生还长。蕾贝说服古根海姆买了大量鲍尔的作品,甚至总量超过康定斯基,旁观者理所当然认为蕾贝在把一个情人的钱掏到另一个情人或者自己兜里。而蕾贝对抽象艺术的坚守也导致她对其他艺术形式视而不见,如果没有佩姬·古根海姆,代表纽约大都会艺术的波洛克也许还是蕾贝时代的木匠,尽管蕾贝并没有解雇这位老兄。晚年,离开古根海姆多年后的蕾贝曾说:“我倾注心血建造的,不是这个庞大的设施一流的建筑,而是一个属于精神力量的空间,我只希望人们能在这里安静地思考一会儿。”
早些年有人出钱拍了一部《纽约故事》,请了马丁·斯科西斯、科波拉、伍迪·艾伦各导一个短篇。科波拉讲了一个意大利移民家庭的孩子在纽约的生活,伍迪·艾伦还是演神经兮兮的犹太知识分子,一不小心把唠叨的母亲诅咒到了纽约天上,对着全纽约人数落他的私生活。马丁·斯科西斯的主角就是一位纽约画派大师,在女人和绘画之间撕扯自我,后来女人走了,但画展成功了,新的女人又来了。斯科西斯眼中,艺术与纽约的关系不过如此。■
古根海姆家族的兴衰
( 1945年8月,希拉·蕾贝(中)与所罗门·古根海姆(左)正在观看即将公布的古根海姆博物馆模型 )
古根海姆家族是犹太人。几个世纪前犹太人必须以住地为姓氏,因而人们推断这个家族最早来自德国的古根海姆村(Guggenheim,现在的Jugenheim)。1847年,住在瑞士犹太人保护区的西蒙·古根海姆丧妻后向政府申请再婚未果,一气之下带着6个孩子和情人移民美国。第二年56岁的西蒙和41岁的瑞奇尔在费城结婚。家族在美国的淘金历程开始。
西蒙21岁的独子梅尔·古根海姆是家族的第一个商人。他没有继承父亲的裁缝手艺,而是走街串巷开始推销刷锅洗涤剂,最初每罐赚一分钱。很快,梅尔去伯利恒专修了洗涤剂生产,把利润提高到8分,后来又开始制作、贩卖咖啡粉,南北战争期间,开了杂货店兼做香料及杂货进出口生意。1873年,梅尔通过铁路股票和生意,赚了45万美元。他开了古根海姆普拉司基公司(Guggenheim & Pulaski),专门由欧洲进口蕾丝。1877年改组为M.古根海姆之子股份有限公司(M.Guggenheim & Sons)。两年后,梅尔和他的七子三女身价达到80万美元。此时,老梅尔发誓,古根海姆家族绝不满足于做蕾丝商,他们要成为美国最有名望的家族,每个儿子都是百万富翁。
( 西蒙·古根海姆 )
此后这个家族进军矿业,次子丹尼尔·古根海姆掌控家族,到1905年,老梅尔过世的时候,家族重要资产总额约7700万美元(约等于现在的4.88亿美元)。最显赫的时期,他们先后吃下洛克菲勒的美国矿石精炼集团和全世界最大的铜矿——智利的丘盔卡马他矿山,并联合J.P.摩根吞下了阿拉斯加所有的矿区。到1914年一战爆发,这个家族已经掌握了全世界75%~80%的银、铜及铅矿资源。
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创始人所罗门·古根海姆是老梅尔的三子。1891年曾单枪匹马在墨西哥为家族开辟了新天地。1925年与蕾贝的相恋催生了古根海姆博物馆。所罗门很快卖掉了全部古董和包括大量巴比松画派作品在内的全部藏品,转而专门收藏现代抽象艺术。1943年,所罗门支持蕾贝邀请赖特设计了位于89街中央公园旁边的博物馆新馆。1959年这栋当时耗资300万美元的建筑竣工的时候,89岁高龄的赖特早走了几个月,而蕾贝也在1949年所罗门过世后失势,1952年被要求辞职,让位于丹尼尔的儿子。赖特曾经说:“所罗门·古根海姆是我遇见的美国百万富豪中,去世时,惟一面对未来的人,而其他人,都只是拥抱着过去。”
( 晚年的派吉·古根海姆 )
派吉·古根海姆是最后一个对家族荣耀有所贡献的人。1912年派吉的父亲本杰明在泰坦尼克号上遇难,留给她50万美元遗产。1941年德军占领巴黎的前夜,派吉以极低的价钱收藏了一大批现代艺术大师的作品,包括毕加索,布朗库西,杜尚,莱热,康定斯基,布拉克,达利,米罗,玛格利特等。50年代初,蕾贝辞职后,派吉又资助了波洛克,使他成为纽约画派的代表人物。
( 丹尼尔·古根海姆(左) ) 找寻古根海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