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当行:新勇敢者游戏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晓霖)

典当行:新勇敢者游戏0

<span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4px;=""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 font-weight:="" letter-spacing:="" line-height:="" 21px;="" orphans:="" auto;="" text-align:="" start;="" text-indent:="" 0px;="" text-transform:="" none;="" white-space:="" widows:="" 1;="" word-spacing:="" -webkit-text-stroke-width:="" display:="" inline="" !important;="" float:=""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股票典当业务如今已是典当公司利润的主要增长点  

跑在钢丝上的股票典当

典当行传统业务是黄金、古玩、珠宝、器具等,而股票、汽车、房产和土地等是典当行的新业务领域。近来,随着市场需求,股票典当的业务量呈上升之势。北京华融天成典当研究中心主任李沙解释说,这是由于政策限制,银行和券商都不能提供个人股票质押贷款,个人凭信用又很难从银行获得短期资金。所以,股票典当在各地悄然兴起,成为不少典当行介入典当业的切入口。

上海恒通典当行经理马丁就对记者坦承,股票典当业务如今已经是公司利润的主要增长点。目标客户是股市中的大、中户。他们的资金需求很大,资金一般在50万~100万元之间,最高的还做过400万元的生意。

目前,北京的泰信、金保、民生和保瑞通等典当行也可以进行股票典当,一般说,股票的典当比率在股票市值的60%到90%之间,贷款年息最低达12%。而且还明确规定,贷款只能用于证券投资,如用作他途,则要收取更高的利息。

尽管条件这么严苛,仍有许多股民不能从典当行当到炒股资金。据北京泰信典当行经理刘辉介绍,客户能否当到资金、能当到多少资金,典当行会从三方面进行判断,如客户所持股票的质地、客户的资信情况以及客户的心理承受能力等。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对于典当行而言,开展股票典当他们是稳赚的。”因为通常情况下,典当行为了严格监管典当账户,控制风险,都会与证券营业部合作,在贷款时设置一定的警戒线和平仓线,警戒线为贷款额的150%,平仓线为贷款额的130%。一旦典当行认为危及当金安全,典当行有权向负责监管的证券营业部发出经客户签字的授权委托书,要求重置密码,进而以客户代理人身份强行平仓,以偿还当金本息和综合费用。

可说来也怪,虽有不少证券公司与典当行合作,允许以质押股票进行交易活动,但他们的态度又比较暧昧。他们大都认为股票典当虽然会加大股民的赢利速度,可能给股民带来一时的好处,但却是一把双刃剑,风险很高,弄不好就是变相地增加股民的投资风险。中信证券的总经理柏岗就表示,这种股票典当融资纯粹是打国家有关法规的“擦边球”,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带来的最大危害是对股民良好投资心态的破坏。

其实关于典当行开展股票典当的争议由来已久,早在2001年5月底,上海的天宝典当行就计划推出证券质押贷款业务,结果被上海市商委的一纸禁令叫停。其理由有二:典当中对股票的处理不符合相关法律对质押物的规定;典当行和证券公司有无强行平仓的权利,在现行法律上找不到明确的依据。但上海市商委的叫停,引来当时许多业内外人士强烈抗议。典当行的理由是,股票是财权,可以质押,进而也可以典当。就在双方争执不下的时候,原国家经贸委于2001年8月颁布的《典当行管理办法》给大家解了围。《办法》中明确规定,财产权利可以抵押。这也是到目前为止有关典当行进行证券质押所依据的主要法规。

但是,作为一项“复合型”业务,规范股票典当理论上应通过商务部与中国证监会协调解决,然而眼下商务部可能在管理上还存在一定真空。典当行的直接管理部门,即商务部市场建设司有关官员向记者表示,商务部目前还没有对股票典当作出专门规定,也尚未进行调研活动。

正是由于政策不明朗,缺乏统一的规范,不少典当行对股票典当主要是参照《证券公司股票质押管理办法》自立规矩。无论是股票的典当比率、费率还是手续,各家典当行都有自己不同的操作方式。不仅如此,据上海恒通典当行经理马丁给记者介绍,为了扩大业务,有的典当行甚至并不要求本人持股票账户卡前来办理质押手续。这样,股票典当一旦发生纠纷,势必陷入无据可查、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典当行要承担很大的风险。

另外,股票典当目前基本采取的是股民、券商、典当行“三方结拜”的合作形式,但由于券商要考虑自身利益,往往并不对典当行言听计从,导致“三个火枪手”之间往往自相残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目前,股票典当业务对于典当行、投资者和券商这三个资本玩家,都只能是一个“勇敢者的游戏”。

救急小银行?

现在融资目的的多样性,使典当行在中国各个阶层都能找到发展的土壤。有多年“朝奉”生涯的上海华联典当行总经理吴贤达说:“现在跑‘当铺’的人,不是为了解决温饱,而是为了‘调头寸’,以解燃眉之急。”他的依据是,当自己的典当行刚起步时,顾客多为散户居民,他们很多只为救救急。而如今,进他的典当行的大多数是上规模的个体私营业主和中小企业,典当显然成了他们应急融资的渠道之一。

按理说,与银行贷款相比,典当贷款成本高:典当行收取的费用相对高于银行,在银行利率的基础上加收3.5%的综合费率。其抵押期限也比银行短,一般在10天到3个月左右,最长的也只有6个月,而且贷款规模也小。但怎么典当行就能受到私营业主、个体创业者的如此青睐呢?

曾在银行当过信贷科长,对银行和典当行的差异有直接体会的上海金鑫典当行经理马国华认为:“典当也有银行贷款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银行贷款手续繁琐,对贷款人信用、贷款用途也有很多限制,层层审批且周期长,难以应急。相比之下,典当行‘认物不认人’,贷款手续简便、快捷、省力,无需信用调查,也无需他人担保,一切只取决于典当物品的真假优劣、市场价格,以及来源是否合法、权属是否明确。而且,典当行讲究一个‘快’字,一般两三天就能办妥,有时还能让客户当天就拿到钱。典当贷款对象主要是中小企业及个人,银行贷款对象主要是国有大中小企业,以个人财产向银行抵押融资存在很多障碍。另外,银行一般不开展动产质押业务,不做小额贷款,一般喜欢受理高额贷款。典当贷款则多少不限……”

尽管这位典当行“掌柜的”罗列了典当贷款诸多好处,但记者也在采访中发现:典当行的繁荣往往与不太成熟的个人信用制度相联系。在国内,因为个人信用制度无法担当起相应职责,银行为了控制信用风险,往往不敢轻易贷款。如银行业喊了多年但未能如愿的股票抵押贷款业务,典当行却能“远水楼台先得月”。对此,一位负责银行贷款的人士就无奈地说:“嫌贫爱富也是银行没办法的事情,中小企业虽然有融资需求,但是贷款风险大,可控制性小,你怎么知道他拿到贷款之后干什么去了。”于是不得不抬高门槛、卡紧贷款条件,成为银行无奈的选择,也让典当业无形中充当起“第二银行”和“救急小银行”的融资角色。

假以时日,当我国的个人信用制度逐步成熟完善,典当贷款的前景会有多大呢?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就是一个“唱衰者”,他在电话中为记者解惑释疑:“典当行虽然利润看起来比较可观,但毕竟都是利用自由资金发展。典当与金融贷款还是有区别的,典当行是以典当物为基础,资金和物的交叉也不似银行那样可以随时异地存取,贷款期限也都是6个月内的短期贷款。所以,典当行要发展成为一个大行业比较难。”

还是一个弱势行当

面对典当行现在这种热闹局面,中国典当专业委员会会长梁美钧认为,未来几年,典当行绝对数量的增长已是大势所趋,但前提是整个典当行业的经营现状必须有一个大的改观,以提升其综合竞争力。

但典当属于特种行业,特种行业自有“特种”风险。典当行业的“特殊风险”首先来自法律、法规与政策面。上海恒通典当行总经理马丁就对记者说:“典当是需要单独立法的。中国的民法当中找不到‘典权’‘当权’,民法通则还远不是一部法典,对于典当这个弱势行业更是找不到依据。现在,只能套用担保法,但是典权登记和质押、抵押是不一样的,套用的不合适就难免在这里、那里产生碰撞。”

确实,在现行法规政策发面,各地典当行的经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些地区说给办理登记,有些地区就不给办理登记。所以全国典当行发展也极不平衡。没有法律的保护,及来自政府方面的不顺畅,典当行就往往面对赚小钱赔大钱的尴尬。

马丁给记者举了个例子,2可以003年以前,在上海,车辆抵押登记都做,2003年3月后,典当行就收到了当地公安部门暂停该业务的文件。现在,这块业务主要是有担保公司的单子。不给做担保是没有道理的,机动车管理条例没有规定抵押权人,只要有债务行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就可抵押。担保法规定,不动产是可以抵押的,动产是质押。理由是,根据车辆登记管理条理,车管所办理登记的只能是抵押,没有质押,而机车辆属动产,只能是质押。

上海友邦典当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福亨对此也深有同感。他说,按照规定,房地产典当要有产权登记证。但现行的房地产典当法规几乎就是空白,于是,典当行业就参照相邻范畴的法规行事,这在法理上是得不到支持的。房地产典当也就缺乏操作规范,也容易落入恶意骗典者的圈套。这是典当行面临的很大的风险。

“现在国内典当行只有1300多家,还属于一个弱势群体,全国的皮鞋匠加起来都比我们大。所以,典当行今年挣钱,明年挣钱,可能第三年一单失误会把前两年的全赔进去。”马丁在电话里说这番话时,记者能感觉到他对自己所从事行当的前景透出了淡淡的忧思。 鲍威尔斡旋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