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之志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尚进)

智能手机之志0

“‘非典’改变了整个国内手机产品的销售格局,TCL和波导等国产手机大厂不得不从5月份开始提前清仓,这为智能手机提早进入市场提供了一个机遇。”CECT品牌发展部总监李劲松向记者分析道

微软与诺基亚还没有交火

智能手机之志1

dopod515  

微软垄断案审理期间,作为证据的一封电子邮件披露了比尔·盖茨早在1998年就盯上了手机系统。但是IT“大鳄”微软却始终难以挤进诺基亚、摩托罗拉和爱立信把控的通讯终端领域,智能手机的出现为微软和英特尔这些纯IT厂商向通讯靠拢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IDG从营业额角度分析的结论认为,集语音、数据处理、声光影像以及上网遨游功能于一身的智能手机,在2004年将与一半的营业额有关。所有人都在等着看地处美洲的微软与盘踞欧洲诺基亚在智能手机上的交火。比较通俗的分析直接将微软的Smartphone操作系统与诺基亚领导的Symbian对垒形容成新数字交火,流行的评价中微软的Smartphone 是通讯化的IT,而诺基亚的Symbian则是IT化的通讯。

诺基亚和索尼爱立信利用Symbian前几代操作系统技术积累比较早地进入了智能手机市场,但除了可摄影、手写输入等功能提升外,Symbian并没有为智能手机提供什么新的定义。相比微软的Smartphone 却被赋予了很多功能和产业上的期望,国内市场上CECT的Mio8380和多普达2003版Smartphone操作系统的515已经在智能手机领域蠢蠢欲动。

CECT品牌发展部总监李劲松对CECT选择微软Smartphone操作系统自有他的看法:“诺基亚领导的Symbian不是一个开放的联盟。而微软只要你的产品指标达到技术要求,就可以低价购买到微软的Smartphone操作系统。这种状态如果再延续一年,中国的智能手机很有可能半壁江山划归微软。因为TCL等国产手机厂无法回避智能手机这个潮流,而微软的开放模式很有可能切合国产手机厂设计制造能力有限的情况。”

多普达总裁杨兴平对智能手机的定义更宽泛,在采访中杨兴平并没有因为多普达推出的两款产品都使用微软系的操作系统,而过分强调自己与微软的亲密关系,相反倒是将目光集中在了智能手机硬件本身之外。杨兴平解释说:“我们的两款产品都用微软系统,这与多普达的兄弟企业宏达有关。微软、英特尔、德州仪器、宏达这几家企业贯穿了一个成熟的智能手机制造链条,而我们的产品更需要基于一套稳定成熟的合作产业链。我倒觉得智能手机软硬件区别本身并不是难以逾越的鸿沟,对于智能手机来说,如何实现其智能才是我最关心的。”

向互联网的标准融合

诺基亚移动软件部市场副总裁Poikolainen Timo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还喜欢谈手机本身。他认为智能手机作为一个平台,更主要在于提供游戏、应用软件架构和支持可盈利的业务体系,短信息、多媒体信息、WAP网关、终端管理仍将是诺基亚所倡导的智能手机技术。

多普达的杨兴平则说:“摩托罗拉的贡献是令通讯从有线走到了无线,诺基亚的贡献是从模拟走到了数字,多普达则力求在以语音为中心向以数据为中心的转变中渴望做点事情。”

实际上杨兴平始终是倡导电脑、通信、互联网三大产业融合的排头兵,早年在美国硅谷就曾经在公司中做过类似的业务尝试。但是美国市场过度成熟,没有给智能手机所倡导的融合留下一点生存空间。

“不能只运用通讯想法,还应以计算机作为基础,基于互联网标准,基于PC。2000年曾经被炒得火热的WAP我始终认为是一个过渡,这从日本DOCOMO逐步的发展过程就能看出来。”杨兴平说。

闯进中国移动

“通讯领域的企业不会用IT理念去做通讯中的数据业务,所以我们必须闯进中国移动。”杨兴平毫不保留地表达自己对中国移动的态度,网站PDA.Monternet.COM,作为多普达说服中国移动重新审视数据业务的成果,已悄悄开始内部测试。“只有中国移动才能把内容运营商集聚起来,我们正在积极支持中国移动进行整体架构策划设计、标准制定、核心组成部分的集成。此外多普达还要找一些合作伙伴共同搭建这个平台,能把各种各样内容分解到各种不同的终端上,而且跟收费、计费系统链接。后面的LBS等一系列也加进去,甚至ERP、CRM这些都必需要它集成起来,这个后端服务才能运行起来。”

实际上,多普达正在帮助中国移动搭建一条类似准3G应用的数据通道,基于互联网标准的无线互联平台恰如其分地将原来GPRS服务平台和短信服务平台扩充,GPRS、短信与正在构建的数据平台并行出现在移动梦网内部技术构想图中。此时不难看出智能手机所蕴含的多重意义,尤其是在3G来临之前,借助智能手机应用功能的强大,从应用和数据业务角度先行一步的优势非常明显。

除了微软系的智能手机,这个数据平台也在向诺基亚为代表的Symbian系统智能手机示好,甚至包括在国内还没有崭露头角的PALM智能手机和基于linux的手机。杨兴平解释说:“统一不是统一在终端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上,而是统一在与互联网的接口上。所以我们要搭建一个开放的统一的平台,让任何终端都能够接上来,让任何内容都可以接进来。”

多普达要的是什么?

除了中国移动与多普达两家外,已经有十几家内容提供商也参与到移动梦网电脑手机和智能手机内容dopod服务平台的建设中。因为短信模式出人意料的成功已经令多家内容提供商尝到了甜头。正在秘密开发数据内容服务的林先生告诉记者:“开发智能手机的数据业务内容服务,将为单一的短信模式提供商业升级,而且我深信向互联网融合这个大趋势。”除了多普达和CECT外,TCL和联想也早计划步入智能手机阵营,这也为中国移动与多普达筹划的数据网络提供了第一批客户,新浪、搜狐、千龙三大新闻门户的加入,已经令智能手机有了第一批内容提供商。

在对杨兴平采访中,他不停地在使用塑造IT、通讯、互联网融合后的01产业这个概念,似乎他最关心的并不是智能手机销售本身,而是如何构建他在中国移动上的这套数据通讯产业链。在问及多普达帮助中国移动构建如此庞大的工程能得到什么优势时,杨兴平回答得很干脆:抢跑权。他解释说:“我们辛辛苦苦说服了中国移动,把这个平台搭建起来,就是要利用内容源源不断地从数据平台上最有效提供给我们的终端用户,这样智能手机才有价值,销售到百万台级别才有意义。” 诺基亚智能手机中国移动多普达杨兴平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