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貌溢价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小宝)

美貌溢价0

美貌溢价1

“市场会对美貌做出最优的配置”  

老友江晓原相貌清奇,一头白发,双目小而锐利,我的一位同事见到他后惊呼梦中的道教传人就是如此风范。他的学问通透,是太史公司马迁以后真正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学者。说这些话没有瞎捧的意思,因为江晓原学术兴趣第一是天学(他当年曾以高分考取天体物理专业),第二是人学,而且是关于人的基本学问——性学。“天人之际”的“际”,在江学的范围里,应该和汉张衡那首意淫诗歌《同声歌》“邂逅承际会,得充君后房”中“际会”之意相当。江晓原学究“天”“人”,大多以史为径,“通古今之变”并非虚语,另外,上海最有名的胸罩店的店名也叫“古今”,正是江晓原性学巡猎的标靶之一。你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字字可以落实,眼下学问能做到这个地步,“成一家之言”自然不在话下。

《性感:一种文化解释》(海南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是江晓原的新作。“性感”是个说不得的题目,范围太大,和“民主”、“爱国”、“革命”、“色情”……那些反复使用的大字眼一样,不是说岔了,就是说空了。有点提心吊胆地读完《性感》,总算松了一口气,还好,没有太大毛病,江兄不在鞭长莫及的“文化解释”上信口开河,而是指东打西,剑走偏锋,以博识取胜。这本书更准确的书名应该是《性文化古今谈》(和那家胸罩店无关)。

江兄写这本书的立意是“好玩”,书中所记好玩的事不少,比如巴比伦的圣娼,古印度的佛陀之娼,古中国“奔者不禁”的仲春之会,“性学博士”张竞生的《第三种水》,中国的“功过格”与西方的《苦行赎罪手册》……书中最有趣的一段是说中国古代房中术和医家普遍认为妇女月经结束后的三五日内才能受孕,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胎产书》说:“月朔(指月经)已去汁口,三日中从之,有子。其一日男,其二日女也。”《素女经》说:“以妇人月经后三日,夜半之后,鸡鸣之前,嬉戏令女感动,乃往从之……有子贤良而老寿也。”“古人认为宜于受孕怀胎的‘月经后三(五)日’,正是现代‘安全避孕法’中认为没有受孕之虞的日子。”一错两千年,产人13亿。假如古人不犯错误,中国的人口会是多少?

《性感》的议论还不够放开,江兄如今是上海交通大学的红教授,以师道之尊,说话中有时难免有官气。他在书的结尾处写道:“目前中国人在性观念方面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已经不是冲破禁区的问题,不是能不能开放的问题,而是开放不够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科学化、合理化和人性化的问题。”这和本地领导谈洋山深水港建设时的口气一样

江晓原在《性感》中说到空姐的美貌,有位老外也在议论这件事,我觉得老外的议论更风趣。《不再神圣的经济学——罗伯特·巴罗经济学评论集》([美]罗伯特·巴罗著,苏旭霞、仇唤广译,中信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结集了哈佛大学名教授巴罗的专栏文字。他在《关于美貌的经济学》中对航空公司最近招募空姐时不再注意相貌不以为然,他觉得越漂亮的人越富有和越聪明的人越富有一样在经济学上说得通,政府不应该加以干涉。“显而易见,如果政府下令在所有的电视广告中由我来代替辛迪·克劳馥的话,国民产值将有巨大损失。……如果政府不进行干预,市场就会对美貌做出最优的配置,而且最优配置取决于顾客和同事对不同职业中相貌的重视程度。市场可能将更多的美貌分配给电影、电视和模特等职业,而将更少的美貌分配给装配线生产和经济研究等工作。我不知道不受干预的市场会把多少美貌分配给空中服务员和首席执行官等工作,但是——无论结果如何——为什么认为政府的裁决要比市场的判断更优呢?”他赞成在工资分配上的美貌溢价,除非“扩大《美国伤残人法案》的范围,将丑陋也视作一种受社会保护的伤残”。

《46位大经济学家和36本名著》([德]庇巴·尼格拉斯、海兹·维夫赫德主编,70年代俱乐部翻译工作室译,海南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是我近来读到最好的经济学简明读物。作者非常尊重普及本读者的智慧,写作一点不马虎,下笔很有热情。

读这本书,我第一次知道了一位经济学的烈士,想不到这门了不起的庸俗学问中竟然有让人格外尊敬的学者:苏联人孔德拉提夫,他预言苏联放弃市场经济将导致农业崩溃,预言从1947年到1960年世界经济周期性的萧条,预言这一次萧条不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终结。这些预言在他身后无不得到证实。他本人因“农民党”的罪名于1930年被捕,1938年9月17日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当天即被枪毙。 性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