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英尺下的冒险与解放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朱步冲)
上图:2001年5月18日,奥黛莉(左)与皮平在下水前做最后一次深呼吸,他们在随后的2分10秒后成功地下潜至103米海底
右图:2002年10月19日,奥黛莉遇难后一周,她的双亲在抚慰悲痛欲绝的皮平。奥黛莉的骨灰洒向大西洋
从今年6月开始,在凌晨的迈阿密海滩上,每天都会有一个表情凝重的中年人在慢跑训练。在他坚实的左小腿上,有一处白鲨与美人鱼交错的文身。他将在8月11日从这里下潜深海至567英尺(170米)——相当于56层大楼的高度。对于佛郎西斯·皮平·费雷拉斯,这位世界自由潜水记录保持者而言,这不过是他24年潜水生涯中的另一次冒险。用他自传中的一句话来说,即“自由潜水运动精神就在于不断挑战极限,挑战对手”。
这位传奇人物的生平本身就是一连串令人惊异的奇迹:1979年1月,年仅17岁的皮平在首次潜水中就抵达了67米的深度。1987年8月,他仅用了3分零3秒下潜至112米的海底,打破了传统认为人类不可能潜至110米以下的定论。2000年1月18日,他更在墨西哥沿海城市科兹摩尔,下潜至162米的深海,创造了至今不可逾越的自由潜水深度纪录。
但是,这项热门的极限运动并非像它的名字那样轻松惬意,按照国际自由潜水者协会(OIFD)章程规定:自由潜水就是不携带水肺而尽可能深地潜入海中的短时间闭气潜水,所使用的潜水器材仅包括面镜、呼吸管和蛙鞋。“对于人体来说,海下100米的深处简直如同地狱。”国际自由潜水协会主席卡洛斯·塞拉说,“在强大的水压作用下,运动员的心跳可能减为每分钟20下,肺脏则收缩成原来的1/6,只有柳橙那么大。更不用提饱受积压的耳膜与鼻腔,以及在血管中四处乱窜,引起巨痛的氮气气泡了。几乎只有少数天赋异禀的人,才能够长年从事这项艰苦的运动。”
无疑,在塞拉所说的少数人当中,皮平肯定名列榜首。根据测试,他的肺里可以容下8.2升空气,几乎是常人的2倍,水中憋气时间长达7分15秒,脂肪含量只占体重的9%。尽管如此,为了在41岁的“高龄”保持竞技状态,皮平仍为自己规定了每天总长达6个小时运动训练计划,包括慢跑、瑜珈、器械力量训练与长距离游泳,而他20年来的训练总时间已经达到38000小时。
虽然夏季的加勒比海风高浪大,但是皮平2周后的挑战行动不会推迟,因为它承载了另一项特殊意义,“这一天是我最忠实的伴侣奥黛莉的生日,170米对我而言不仅是一项单纯的极限挑战,也是她要求我完成的义务”。皮平在一封致所有支持者的公开信中如是说。去年10月12日,在皮平首次打破世界自由潜水纪录的多米尼加,28岁的奥黛莉在向170米深度的冲刺中不幸遇难,虽然事故原因不甚明了,但很可能源于奥黛莉的过分自信:她比预计时间早14秒到达170米标记处,然后由于缺氧而导致神志不清,无法启动上浮装置或接住安全保护员递给她的水下呼吸器。
诗意的悲剧并不能掩盖庸俗的名利之争,正如ESPN《体育周刊》在随后的报道中指出的,在自由潜水这项极度自我且缺乏制度化运作的竞技中,充斥着明争暗斗。奥黛莉之所以迫不及待地要一鸣惊人,原因在于与皮平素来有隙的国际自由潜水组织(AIDA)将坦亚·斯图特于2002年8月创下的自由下潜151米成绩确认为新的世界纪录,丝毫不理会皮平2年前留下的531.5英尺(162米)的成绩。而一旦奥黛莉挑战成功,带来的不仅是精神上的胜利,更有一堆现实利益,诸如探索与国家地理电视频道提供的主持人位置,以及源源而来的厂商赞助——精工公司已经签约皮平夫妇作为防水运动手表产品的形象代言人。
铺天盖地的谴责顺理成章地指向皮平,国际自由潜水者协会指责他漠视专家的警告,没有阻止奥黛莉进行如此显而易见的冒险,并且在组织工作中疏忽大意。从今年2月开始,不堪重负的皮平漫无目的地驾驶座船“俄勒冈号”,在加勒比海上漂泊了整整一个月,体重减轻了14磅。“虽然她不在我身边,但我们之间的联系从未间断,她要求我继续她未完成的工作。”皮平在日记中写道。也许只有在冰冷、无声的海洋深处,这位杰出的运动员才能远离一切世俗的羁绊,获得终极的解放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