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来切反恐蛋糕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邱海旭)

大家来切反恐蛋糕0这是

美国联合攻击战斗机JSF

一个和往常一样的早晨,艾得姆德·B·伍伦刚在他的办公桌前坐下,就听见窗外传来强烈的爆炸声,远处的五角大楼被淹没在浓烟当中。

“当时我的脑海里一下子闯进来很多念头,”曾是越战老兵、现在是雷神公司副总裁的伍伦回忆说,“我想到成千上万人的丧生,想到美国人从此要在自己的土地上保卫国家了,还有一个念头是,雷神公司能为这一切做些什么?”第二天,伍伦便召集雷神公司高级主管开始研究新的安全需要带来的商业机会。“我们谁都不怀疑,恐怖袭击将影响到雷神公司过去三四十年里的商业模式。”伍伦说。

对美国军工产业来说,“9·11”事件不啻是久旱逢甘霖。近10年来,国会缩减军费开支,许多武器研制计划下马,军火企业的股价直线下跌。可是“9·11”改变了一切,国会立即划出数百亿美元作为紧急战争拨款,在布什政府提交的2003年度预算中,军费开支达到3790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了13.5%。其中687亿美元将用于购买武器和其他设备,539亿美元用于国防部的研究开发项目,两项费用都比今年提高了10%左右。而今后5年中,军费开支总共将增加1200亿美元。

大家来切反恐蛋糕1

C-17收到了不少的定单

傻瓜才会漠视这块诱人的蛋糕,所有大公司的军工部门都在最短时间内制定了新的市场战略,以适应军火市场突现生机后的竞争态势。“整个军工产业目前正处于近10年来最景气的时期,”摩根斯坦利公司高级分析师海迪·伍德说,“波音公司军工产品利润增长了7%,通用动力公司上涨了6%,而标准普尔-500指数公司的平均利润率只有2%。”“9·11”以来,《简氏防卫周刊》20种军工股票的股价已经平均上涨了25%。

“9·11”事件强烈冲击了波音公司的民机生产,却为军用飞机生产线带来了福音。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需要更多的军用运输机和空中加油机,波音公司的C-17和波音767都收到了许多订单。洛克西德·马丁公司也许是军费增加的最大受益者,在它的X-35战胜波音公司的X-32后,该公司成为美国联合攻击战斗机(JSF)的授权生产商,这意味着今后20年来自美国军方和盟国高达2000亿美元的“超级订单”。更让洛克西德·马丁公司喜上眉梢的是,国会内部原先对于JSF计划的怀疑声音,也随着反恐战争的深入逐渐偃旗息鼓了。

除军火销售,恐怖袭击造就的另一大商机来自国内安全防卫市场,布什政府已经决定2003年度用于本土防御的支出为377亿美元,比今年的195亿美元几乎上涨了一倍。其中52亿美元用于政府信息系统升级,24亿用于生化袭击的防范措施,48亿用于机场保安。

半年多来,美国联邦政府各级机构每天都要接待大量公司电函和人员来访,许多公司都由总裁亲自带队,飞到华盛顿向政府官员推销安全保卫产品。国家安全办公室专门成立了一个4人小组负责处理这类推销业务,美国国防部目前收到的技术提案已超过12000件。

各个公司推销的内容五花八门,从无线通讯系统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建议,例如一家生物公司声称他们能培育一种凶猛的杀人蜂,军方可以将这种蜜蜂放入“基地”分子盘踞的山洞,让敌人无处藏身。不过总的来说,大部分公司提供的产品都采用现成技术,强调的是实用性,专门开发的新技术并不多见。

安全软件巨头赛门铁克(Symantec Corp.)公司CEO约翰·W·汤普森说:“我们所做的无非是在原有的技术储备中挑出那些能够立即满足反恐需要的产品。”西伯软件公司CEO汤姆·西伯为五角大楼带去了一套跟踪识别系统,用来对付逃匿中的恐怖分子,该系统正是在该公司广受欢迎的客户分析系统基础上开发的。

大家来切反恐蛋糕2

大家来切反恐蛋糕3

甲骨文公司CEO拉里·埃里森和安全软件巨头赛门铁克公司CEO约翰·W·汤普森都瞄上了这块市场

图形软件公司SGI(Silicon Graphics Inc.)的技术曾被应用于《玩具总动员》、《侏罗纪公园》等好莱坞大片的制作。SGI公司现已将其350人的政府事业部扩张了10%,并且正加紧研制一种用途广泛的图像处理系统,它可以用来绘制精确的地形图,还可以识别人的眼部和鼻子等极其细微的特征。该系统能让士兵在开赴作战区域之前先在模拟器上熟悉当地地形,对在阿富汗复杂的山区地形作战尤为适用。

甲骨文公司CEO拉里·埃里森则宣称他的公司正在开发一种“风险分析数据库”,通过分析一个人的经历,测算他成为恐怖分子的可能性。埃里森建议政府将那些受怀疑者的资料存入这套数据库,该数据库将与FBI、CIA的资料库及各大银行的信用卡系统连接,当嫌疑人稍有风吹草动,就能立即推算出他实行恐怖犯罪的可能性。在数据库软件市场与甲骨文争夺激烈的IBM则不失时机地提醒政府,它们并不需要购买甲骨文公司这种昂贵的数据库,因为IBM以往开发的几套系统如WebSphere,DiscoveryLink和Project WF.完全能够满足这类反恐需求。

在Northrop公司,一个9人小组每周都要与国家安全办公室的官员会晤,推荐新的安全产品。该公司较受官方青睐的项目包括:为海岸警卫队建立一个数据库,可以随时掌握每艘船只的乘客背景和最近装载的货物种类;为美国卫生部提供最先进的扫描仪器,检测邮件中可能藏有的生化毒素;为各大城市提供一套预警系统,将警察局、消防队、公共健康部门和各个实验室的网络联接起来,即使遭到“9·11”那样规模的恐怖袭击,有关部门也能做到最及时的危机反应。

雷神公司设计的乘客面部识别系统将在全国420个机场加以应用,该公司还大力鼓动国防部考虑购买他们的“Hawker 800XP”公务机,作为城市防空的预警飞机使用。与军方目前使用的飞机相比,“Hawker 800XP”机更加便宜。通用动力公司在军火销售上大赚了一笔,但这并不妨碍该公司争夺国内安全市场的野心,国民警卫队和各地警察机构已经向该公司定购了大量装甲车,每辆售价为20万美元。

不过,与单纯的军火生意相比,美国国内安全产品的生意要难做得多。尽管美国政府大幅增加了拨款,但这370亿美元究竟如何分配还不清楚,公司面临的买家是40多个政府机构,包括FBI、国民警卫队、海关、移民局、疾病控制中心、各地警察局和消防中心等等,所有这些买家都有自己的一套制度和标准。因此,迄今为止,华尔街对国内安全市场的评估仍然相当谨慎,美林公司航空产业分析师巴朗·卡兰说:“大家都在盯着这370亿美元,但都不知道这些钱究竟流向何方。投资者首先要搞清楚政府拨款的大致方向,其次要看会不会有新的恐怖袭击改变这些流向。”

不同于销售一般商品,企业在争夺反恐商机时都显得较为低调,大部分企业不在媒体上做相关广告,以免大众产生这些公司发国难财的想法。波音公司副总裁斯坦姆里奇总是这样强调说:“‘9·11’对波音来讲完全是个悲剧,我们有三位员工在袭击中丧生,我们的民用飞机生产备受打击,30000名员工因此失去了工作。现在我们为政府提供大量技术选择绝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在履行一个好公民的责任。”

不过并非所有公司都对这块反恐蛋糕垂涎三尺,英特尔公司CEO克雷格·巴雷特最近说,他对赚政府的钱一向小心翼翼,因为从历史上看,高科技公司过于依赖政府采购并非明智之举。“还记得90年代加州的航空工业么?”巴雷特说,“冷战突然结束让整个行业陷入萧条,谁能保证这种事情不会再发生?”巴雷特尤其质疑许多公司高唱的“技术反恐论”,“我不认为凭借高科技我们就能赢得反恐怖的胜利。”他说,“实际上,这是一个和低级技术更为相关的事情,你有超级数据库也许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但你有一把.357大口径手枪却能解决大问题。”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