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夏天

作者:邢海洋

(文 / 邢海洋)

寒冷的夏天0

5月是美国学生毕业的季节,也是放假的季节。以往的经验,校园里又该挤满了凯迪拉克和抱着鲜花的家长,同时,背包旅行的家伙们也在打点行装。一个漫长而有趣的夏天就要开始,那么多离奇的经历展现在前面,这是习惯了7月7日高考的我们所难以想象的。

我们这里一个刷试管的学生,很早就计划着他的夏日长征,为此花了1000块钱买了辆1980年出厂的BMW,在汽油费超过1.5美元的时候坚持步行,此时却不能成行,原因是钱没攒够而且担心到了外面不好找打零工的机会。每天深夜,无所事事的家伙们在网上遛达,在游戏和刻录机上寻找着快乐。另外一拨不离开校园的是抱定了在学校里挣学费。学校虽然放假,但学校里的科研活动却在这时候达到高潮,这时是教授们最喜欢雇佣学生的时段,没有课业负担,学生可以投入全部精力干活,工资往往也水涨船高。

那么多人在校园里找活路,真是往年少见的现象。不过也不难理解,今年几乎是10年来大学生求职最艰难的一年。据美国全国高校和雇主协会4月份的研究,2001到2002年度雇主计划招聘的新大学生总数较上一年度减少36%。全国56所商学院的统计也呼应了这一数字,去年截止3月底MBA的招聘人数比前一年下降59%,今年在此基础上又下降了25%。有一些行业,如咨询业的招聘几乎绝迹。而在两年前,它们几乎吸收了顶尖商学院30%的毕业生。计算机更是离奇地冷清,居然出现过一个学校200余名研究生竞争一个职位的盛况。数字记录了为找到一个工作,今年的毕业生所要付出的艰辛,在前15所商学院,春末有55%到60%的学生得到了工作,去年和前年这个数字基本上是65%到70%。毕业生报告的起薪也比两年前少了5%到10%,一度高达4万美元的红利和奖金也降到5000到2万美元不等的境地。

公司大量削减职位,再有专业背景的毕业生也无计可施。去年秋天,投资银行和咨询业大砍招聘额度25%到50%。制造业也不甘其后,通用汽车通常一年新雇用100余名MBA,今年一下子降到了25个,仅相当于90年代中期的水平。高科技业更不用提,英特尔就砍去了一半的招聘名额。去年,当经济明确无误地进入衰退的时候,各路公司脑子里的还是人才卖方市场概念,刚招到人,却又无力支撑,最后以支付高额遣散费收场。今年的回升,它们重复的仍是这样惰性,不敢放胆招聘。

悲观情绪主导了毕业求职和深造者的每一个角落。《商业周刊》有一个论坛,很多人开始怀疑经济不景气时读书是否是明智的举动。两年的学校生活如果能换来一个宽松的就业环境当然值得,但如果两年后形势反而更糟糕,两年中积累下来的毕业生一起争抢有限的职位,岂不更加不妙?那些被裁员的去读书,没有机会成本,而主动放弃职位的,则打起退堂鼓。

失业率也在重复着悲观论者的论调。一季度,经济增长了5.8%,劳动生产率创出了19年未见的8.6%的季度增幅,而失业率也创8年纪录地达到了6%。宏观经济的好消息似乎与公司无缘,一年来,公司盈利持续下滑,第一季度下降了12%,是70年代石油危机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官方的说法,美国经济已经正式走出衰退,今年的经济增长将维持在2%到3%之间,但企业界却看不到希望,不敢在人力资源上投资。70年代后美国先后经历过三次衰退,失业率曾经高达10.8%和7.8%,现在的数字还算可承受范围。

企业家总是在经济扩张得到确证时才招兵买马,失业率通常滞后于其他经济指标。90年代初的衰退,失业率就是在低谷后的18个月才达到峰值,如果两个衰退走出一样的模式,艰难的求职过程至少要持续到明年年中。在一个自信的国家,如此暗淡的前景很难为人接受。一系列的预测和报告似乎告诉人们,黎明已经到来。美国信息行业协会5月的调查表明,对技术人员的需求在经历了去年5%的缩减以后,今年有可能出现反弹。经历了去年科技部门的大幅裁员后,现在负责招聘的经理又开始担心在2002年可能招不满60万个技术岗位。尽管美国有近200万名程序师,但是在接受调查的500多位经理中,许多人表示他们找不到合适的应聘者。咨询业巨头麦肯锡也表示,大规模的招聘很可能在夏天开始。当然,直接收益的只能是2003年的毕业生。

战后,美国每年平均创造210万个职位。90年代中后期,新增职位一直超过这个平均值,去年,这一数字降到零。毕业生们盼望的,自然是一个V型上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