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动物与亚洲网络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三联生活周刊)

喜马拉雅区:野生动物的中国出口

喜马拉雅地区聚集了大熊猫、藏羚羊等赫赫有名的中国特有保护动物出口。

熊猫皮的走私现在已经很少听说了,不过李义明回想起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大熊猫皮的非法贸易还是相当猖獗,“触目惊心”。香港和台湾地区那时作为大熊猫皮的中转地。李义明回忆,那时候“估计每年平均有超过4张大熊猫皮被没收,数以百计的非法偷猎者和皮张倒卖者被绳之以法”。

在大熊猫皮走私问题告一段落之后,藏羚羊毛走私继之升温。国家林业局估计的数据是,自1990开始,每年捕杀的藏羚羊约20000头。被誉为“羊毛之王”的藏羚羊毛是西方国家的高档消费品,在这样的需求前提下,李义明描述说,藏羚羊毛经尼泊尔走私到印度,然后到西方国家。

比大熊猫更具神秘色彩的是猎隼。李义明说猎隼其实原产于巴基斯坦等中亚地区、阿拉伯国家,是一种捕食性的鸟,但在信奉伊斯兰教义的人看来,猎隼是富贵、权力的象征。那里的有钱人经常会把这种鸟带在身边。猎隼被人为赋予的象征意义直接导致了其在中东地区的绝迹,同时,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大量猎隼在90年代开始被纳入动物贸易走私网络中。每年到了秋季,阿拉伯人就来到中国的这些地方向农民收购猎隼,为让猎隼更加驯服,有些人甚至采用毒品喂养。李义明说现在我国猎隼种群的密度急剧下降,有些地区已经绝迹。

虎也在这一带甚至范围更大的地区有分布。东亚野生物贸易研究委员会李国雄在给记者发来的邮件中,希望记者关注老虎贸易。李义明说,中国与尼泊尔边境的虎骨贸易一直是国际上很关注的。印度、尼泊尔等国的野生动物产品除从缅甸进入云南外,还经西藏进入云南销售。中科院专家发现,很多在云南出售的虎骨、鹿角、麝香、羚羊角、野生熊胆等都从西藏进入云南。目前国际上的老虎贸易几乎已经完全靠走私的形式运作,“一大群人化整为零地利用各式各样的渠道走私数量很小的物品”。

走私动物与亚洲网络0

走私动物与亚洲网络1

走私动物与亚洲网络2

走私动物与亚洲网络3

走私动物与亚洲网络4

俄国远东地区及中俄边境:药用商机

无论是黑熊、麝香还是羚羊角,前苏联解体后,这些在中医理论上高价值的动物产品也乱了体系。远东及中俄边境的野生动物产品活跃的非法贸易是伴随着政治动乱、经济衰退和野生动物产品需求增加同时进行。

中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的范志勇处长说,合法的国际贸易被禁止,非法走私就大量产生。在中国东北有大量的熊饲养场,中国的熊胆粉主要是去往韩国和朝鲜。

李义明考察过俄罗斯野生动物产品大量的非法走私。他说,俄罗斯野生动物产品主要是到中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及其他亚洲国家。主要贸易种类有赛加羚羊角、虎骨及虎皮、熊胆、鹿茸和海豹鞭等。

赛加羚羊角的鼻子高高的,有人也叫它们高鼻羚羊。赛加羚羊值钱的地方不是鼻子而是它的角——在中药中有清热祛火作用,也是制作“羚翘解毒丸”的重要原料。CITES公约国大会特意在1994年把赛加羚羊从附录三提升至附录二,就是因为非法狩猎已经导致该物种种群的快速下降。同时,李义明说,麝香、虎骨、熊胆、鹿茸的贸易正威胁着远东地区许多濒危动物的生存。

有专家认为,从国际贸易的角度而言,亚洲与中美洲、南美洲、非洲和东欧一并属于主要贸易路线中的出口地区,而进口地区则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中东和远东。从过度利用的角度看,目前遭猎捕最为严重的几类动物有:龟鳖类、蛇类、鹰隼类、藏羚羊、观赏鸟类和蛙类,而亚洲的野生动物走私网络中,几乎包含了所有这些动物。

拥有受胁物种的国家排序

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颂的红色名录来看,几乎世界上的所有国家均拥有受胁物种。统计数字表明,拥有受胁鸟、兽的前几名国家均为发展中国家,而拥有受胁爬行类、两栖类多的均为沿海国家。

受胁兽类最多的国家:

印尼(128种),中国(75种),印度(75种),巴西(71种),墨西哥(64种)

受胁鸟类最多的国家

印尼(104种),巴西(103种),中国(90种),菲律宾(86种),印度(73种)

受胁爬行类最多的国家

澳大利亚(37种),美国(28种),缅甸(20种),南非(19种),印尼(19种)

受胁两栖类最多的国家

澳大利亚(25种),美国(24种),日本(10种),南非(9种),阿根廷(5种)

走私动物与亚洲网络5

走私动物与亚洲网络6

走私动物与亚洲网络7

东南亚:活体野生动物大贩运

中国东南亚研究会副会长古小松2000年在柬埔寨金边停留时,很多人向他描述当地虎豹被杀,在餐馆出售的情形。类似的,广西民族学院东南亚研究所范宏贵教授也在老挝街头看到过装在麻袋里准备交易的蟒蛇。

路透社去年10月的一则报道说,柬埔寨在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打击非法经营稀有野味行动,“他们从柬埔寨的饭馆中救出了1300只濒危动物”。而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李义明记得,90年代末的一个统计显示:那时每天有2至30吨的野生动物活体运入我国,其中龟鳖类占贸易总量的60%以上,爬行动物约占总贸易量的88%。野生动物非法贸易导致许多野生动物资源被过度利用,东南亚一带超过半数的淡水龟处于濒危状态。

在淡水龟告危的同时,海南省去年破获了一起“规模最大”的野生动物走私案,最后发现大量的巨蜥、穿山甲等都是从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收购来的,并从泰国偷运登陆海南。广东省森林公安局副局长陈伟坤接受采访时说,在广东省的二十几个城市中,也有发现马来西亚、印尼等国从水路或空运的形式将冰冻的野生动物经香港运进广东。这些事实将距离更遥远的亚洲热带地区野生动物非法贸易拉进国际走私网络中。值得注意的是,李义明说,这些热带丛林部落的野生动物遭此厄运在于它们提供了主要的肉类蛋白质,因此相关的野生动物狩猎无论种类还是数量都非常的严重。存在这些问题的国家是菲律宾、印尼,还有马来西亚。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