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诺三世愿为和解修宪
作者:徐菁菁(文 / 徐菁菁)
( 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中) )
菲律宾政府与国内最大反政府武装“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的和解之路日前再现曙光。负责和平谈判的菲律宾政府谈判代表马尔维克·莱昂嫩8月16日说,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希望在任期内与“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达成和平协议,甚至愿意为此修改宪法。他透露,政府希望在斋月后重启和谈。
作为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分裂势力,“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1971年开始发动武装叛乱,以谋求在棉兰老岛地区建立独立的伊斯兰国家。据统计,他们与菲律宾政府的冲突已经累计导致15万人丧生。这一组织现有武装力量约1.2万人。
美国亚拉巴马大学教授托马斯·马克肯纳告诉本刊,棉兰老的伊斯兰革命从菲律宾漫长的殖民时代就已埋下隐患。1946年建国后,菲律宾政府开始支持从北部和中部贫困地区向南部岛屿地区的移民,土地肥沃而又人口较少的棉兰老岛成为这些天主教移民的主要目的地。政府向移民提供了大量支持,对伊斯兰原住民提供的支持则相对不足,使穆斯林原住民和天主教移民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费迪南德·马科斯执政时代,政府和穆斯林少数民族进一步敌对化。
2008年,前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在历时9年的漫长谈判基础上,提出了一份和解协议草案,打算分配给棉兰老岛居民更多矿产收入、扩大自治区范围。然而,这份一度大有希望带来和平的协议最终被菲律宾最高法院判决为内容违法,和平进程随之中断。如今,菲律宾政府谈判代表莱昂嫩说,如果修宪是实现和平的关键,阿基诺三世愿意做出修改宪法的尝试。
日本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教授帕特里西奥·阿比纳尔斯告诉本刊,阿罗约在其协议中将棉兰老岛地区的自然资源开采权全部划归“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由于协议缺乏公开透明度,很容易使阿罗约受到“出卖国家财产”的指责。“阿罗约的协议实际上使棉兰老岛独立于菲律宾的政治实体外,1987年宪法虽然为少数民族自治留下余地,但它将决定权赋予了议会,而菲律宾议会中穆斯林议员的比例很小,他们不赞成这样激进的自治改革。”
“阿罗约的和平协议曾被视为损害了菲律宾的主权。”澳大利亚墨尔本迪肯大学教授达里恩·金伯利告诉本刊,“因为她的一揽子方案中,有可能包括允许她获得连任总统机会的内容,这使得她的整个想法都不为菲律宾政治精英所认可。”金伯利说,关于自治问题的协议是对棉兰老人民历史权利的认可,它只是实现最终和平的第一步。“在完善的政治自治基础上,才有可能进一步推进完全的和解。如果阿基诺三世已经做好推进和谈的准备,特别是能够修改宪法,真正的和平还是可能的。”
“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方面对阿基诺政府做出了积极的反应。今年7月,身为菲律宾大学法学院院长的莱昂嫩被指派为和谈政府方面的首席代表,受到“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的欢迎。其首领易卜拉欣·穆拉德上周也表示,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结束与政府的武装冲突。
但美国休斯顿大学教授里纳图对即将到来的谈判并不太乐观,他认为:“不管政府修改宪法还是签署和平协议,要赋予穆斯林比现在更多的自治权利都将是很困难的。因为天主教人口毕竟主导了这个国家的政府,他们不希望让权于穆斯林分裂势力。是否能成功修改宪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天主教政治家是否相信‘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的诚意。”而阿比纳尔斯认为:“我们也不可忽视穆斯林政治家的态度,他们也同样担心,与他们历来毫无瓜葛的‘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会削弱他们的政治权力。”
此外,金伯利说:“菲律宾政治社会还面临着严重的腐败问题和与经济利益相关的政治投机,另外菲律宾军队也想在与‘敌人’的战斗中保证自己的地位,和平协议需要一个更为法治和民主的环境。”
今年5月阿基诺三世以绝对优势当选总统,被民众寄予厚望。高支持率无疑是阿基诺三世解决棉兰老问题的最大政治资本。竞选时,“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谈判代表伊克巴尔就曾告诉美联社记者,他愿意与阿基诺三世领导的新政府谈判,他说:“阿基诺的胜利光明正大。有能力使国家更加稳定。”金伯利说:“修改宪法是实现棉兰老岛持久和平的需要,虽然它会面临挑战。但我想,如果阿基诺三世能果断行事,他应有机会携其支持者实现这一目标。”■ 修宪穆斯林三世时政外交和解伊朗伊斯兰革命阿基诺菲律宾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