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的味道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殳俏)

慈善的味道0

慈善的味道自然不是不吃荤,相反,经常是荤中之荤,鲜中之鲜,昂贵中之昂贵。顶级鱼子酱、巨型松露、罕见年份的葡萄酒基本上是慈善的味道的集中体现。2005年在香港中环丽嘉拍卖出95万元的一颗1.2公斤的白松露,最终被做成5道菜款待60位宾客,最后募得200万港币善款,捐助给某个帮助未婚怀孕少女的组织。2007年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Palazzo Medici Riccardi餐厅、伦敦的Giorgio Locatelli餐厅以及中国澳门的新葡京酒店同时举行的晚宴中,一颗重量超过1.5公斤的“世纪白松露王”登场露面,它是继1954年发掘出的2.5公斤的白松露菌之后,半个世纪以来所发现的最大松露,加上当时的意大利,松露因天气干旱而上涨了五成的价格,所以其价值已经能够媲美钻石。这颗白松露一经挖掘者Cristiano和Savini在托斯卡纳的Palaia山丘挖出,就被决定充当慈善美食大会的主角,通过卫星转播让三地的竞拍者同时角逐,最后还是由赌王何鸿燊通过电话,由四太梁安琪叫价,以33万美元拍下。当天拍卖会中竞投所得的款项将悉数捐赠给慈善团体。在意大利,善款拨归“Telethon”,在伦敦,善款则赠给“The Consortium for Street Children”。而澳门方面共筹得42.9万美元善款,支票现场捐赠给澳门明爱会、母亲会、同善堂、镜湖医院慈善会及澳门特殊奥运会5个慈善机构各8.58万美元。而那颗巨型松露王,在拍卖后的几天,由意大利籍名厨Jaccarino精心制作一席豪宴,让何博士与其家人好友分甘同味了。

如今国际上的流行趋势是邀请多位风云世界厨坛的明星级大厨一同来打造一场“惊天动地的美食飨宴”。这些哥们儿也许是平日里剑拔弩张、互相眼红的对手,但被慈善这顶大帽子所感召,五六个人站在一起,哼哼唧唧地为出了大价钱买票入场吃饭的高贵客人们共同现场制作一顿8至12道菜的大餐。这种时候,千万不要指望这8至12道菜真正是会好吃的,因为同时给100个以上的人做轻炙鲔鱼肥腩沙拉,或是烤鹿肉,你就想象一下这些大牌厨师们的臭脾气吧,何况还有温度和时间这些不可控的因素。所以最后你会总结,一整晚的吃吃吃,也许只有汤和酒是值回票价的。但慈善就是慈善,“值回票价”这句话本身就不符合慈善的原则。但为什么我们又要硬拗出一场吃喝来当做慈善的由头呢?也许凡事都需要有个由头。每一个慈善晚宴甚至都还配备了一个善于插科打诨的主持人,他有时候会跟埋头苦吃的某位客人开开玩笑:“女士,这盆墨鱼汁面的味道一定很好吧,因为我清楚地看见您的嘴唇和您的礼服上已经都沾上了黑色呢。”但更多时间,他会穿插在那些平时水火不相容的大厨中挑衅着他们一触即发的怒火:“嘿,你跟×××平时并不愿意相互在大街上遇见吧,并且我知道你们最不愿意遇见的地方就是厨房,但偏偏你们今天都在这儿。想对×××说些什么吗?”也许那些傲慢的厨界才子会直截了当地爆出一句:“我想揍他。”于是,下面那些熟悉城中各家高级餐厅的客人们就更乐了。

有时候慈善的味道可以更朴素些。某天我跟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一起凑巧吃饭,选了一家简陋的小饭馆。由于互相认识的中间的一男一女显然有些小暧昧,所以剩下了我和那位“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完全冷了场,且这位还是个第一次来中国的老美。老美指着盘子里的腊肉问我:“这是什么?”我回答:“农家的腌过并且风干了的肉,可以长期保存还味道更好。”老美感叹说:“中国人总是善于把味道变得更好。”话匣子一开就停不了,从谈话中我才知道他是个慈善人士,到中国来寻找“需要帮助的人”。我们聊起那些冗长枯燥的慈善宴会,他说“味道都没有这腊肉好”。我胡乱地灵机一动说:“也许你可以深入腊肉的故乡,找到那些勤劳制作腊肉来供养孩子上学的家庭,做一个腊肉奖学金。”他大赞是好主意。很久以后,我收到他的E-mail,他果然慈善了那些腊肉。■

上一篇: 核潜艇上的氟利昂幽灵
下一篇: 梅西安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