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技总设计程小东:点火背后的故事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特技总设计程小东:点火背后的故事0

程小东是开幕式的空中特技总设计,香港著名导演兼武术设计,履历表是一串显赫的电影片名,他却强调说:“开幕式不是武侠。”他与张艺谋的渊源已久。1988年的《古今大战秦俑情》,程小东是导演,张艺谋是男主角。“刚好20年!”程小东感慨,“《英雄》可以在全世界拿到很好的成绩,得到香港金像奖;如果不是《十面埋伏》,我一辈子也不会去乌克兰;《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很多人滑向天坑那一幕。”他历数和张艺谋合作的难忘点滴,“张艺谋很有信心,说小东做事没问题,我永远给他这个感觉”。

他的外号叫“香港威亚王”,当《投名状》导演陈可辛不让程小东使用威亚时,他感觉自己像“断了左臂”。而今年年初,张艺谋通知他,奥运会开幕式需要大量威亚特技,程小东就立刻推掉了一部收入是开幕式报酬几倍的外国电影,立刻来到北京,“为国家做点事”。张艺谋讲了他的想法,程小东凭经验觉得没问题,他嗑着瓜子闲闲地听,胸有成竹,当张艺谋说到“地球”上挂人时,他说一下子重视了——“好难”。他负责所有和威亚有关的部分,例如那个繁星点点、梦幻的五环,由飞天徐徐拉起。“鸟巢”上方有钢架,用来固定空中演员,五环是网状的灯,需要20多人去抬,相当重,把它用钩子别住,看起来似乎是演员拉起,实际要借用钩子的力量。很多人会记得被风筝放起的小女孩,她是个杂技演员,程小东认为小孩子很好管理,她胆子足够大,不懂得什么是危险,这两项表演都是让他比较放心的。

刘欢和莎拉·布莱曼所站立的大“地球”,球面上有许多男孩子翻滚行走,程小东把这个节目称作“地球开花”。他们经过武术训练,在球上训练一年,每次只能吊半小时,因为倒挂会使脑部充血,十几岁的孩子们腰都勒得淤青。“地球”上设有滑轨,将演员钩在滑轨上。钢丝是很坚韧的,但是出过一次意外,本以为双滑轨是双保险,但居然两个滑轨的接口同时断掉,有演员从空中掉下来,幸好被安全网接住。程小东问那个演员要不要休息两天,演员怕被换掉,马上说他可以。这个节目最怕的是下雨,程小东连呼老天保佑。因为滑轨较涩,如果下雨,演员会摔倒,只能挂着,不能行动。

当然这些只是程小东的小小烦恼,真正让他、也是全部团队最担心的环节就是点火仪式。起初有很多设想,比如让几十人同时点火,还有一直坚持到最后才舍弃的凤凰衔取火种,用祥云展开中国的“申奥”路,是张艺谋带领创作小组集体思考出来的。程小东说,之所以用现在这个方案,并不是因为它容易实现,肯定因为它是最合适的。夸父逐日的仪式直到前一个月才确定下来,备选人有三位:李宁、许海峰、熊倪。每一位都吊上钢丝试验,确切说,其他场面使用的威亚才是钢丝,而李宁身上的是一种纤维,拍电影用的普通钢丝只有1毫米直径,这根有6毫米。张艺谋的指令是最好不要看到威亚,但程小东认为安全第一,宁可被观众看到。6毫米威亚可以保证拉起1.5吨到2吨的物体,每一根能支撑500公斤重力,李宁身上绑有2根。

主火炬手有几个要求:不能是现役运动员,以免受伤和耽误正常训练;最好有体操、跳水、花样游泳等技能,能完成空中动作;必须是著名奥运冠军。3个候选人中,熊倪最年轻,体重最轻,身体条件最好,程小东说他“闭着眼睛就上去了”。许海峰有象征意义,但他块头大、年纪长;李宁年纪稍大,但他有体操功底。就像话剧中的A、B角,李宁A、熊倪B。还有C角、D角——这些是无名英雄,他们替冠军走位,试验上、下坡的速度。

特技总设计程小东:点火背后的故事1( 为完成精彩的点火动作,李宁身上吊着2根可支撑500公斤重力的钢丝 )

早在1995年,李宁就是程小东电影《七金刚》的男主角,在里面演一位特工。程小东说以他的了解,李宁“没问题”。李宁对吊威亚并不习惯,他刚开始训练时出过一次事故。整体动作有3次分解:他升空后要解开活扣,从直立变为侧身奔跑;跑完他把活扣拉过来,变成直立;然后再次上升。李宁曾经拉断过活扣,等于在空中停滞,无法转动。尽管经过改良,但要考虑到在那样紧张的时刻,如果活扣断掉,或是李宁在空中找不到晃动的绳子,延误几秒,会造成很大遗憾。程小东说他从来没有那样紧张过,在任何一部电影里,他都可以NG,唯独这次不行。

让他焦虑的问题太多了。首先,火炬接近2斤重,空中奔跑距离长达500米,需要3分10秒的时间,李宁没有踩在画卷上,他没有着力点,全部依靠背部和腹部肌肉,体力消耗极大,还要做出优美、舒展的姿势,他每次训练完都面如土色,要歇息一个小时。这3分多钟里,火炬有绑在威亚上的双保险,但他可能臂力不支,火炬会歪掉,甚至火苗会燎到他。导演组起先考虑为他做假肢,又想过在他手臂上套个套子,但那样并不会减轻他的负担,也比较难看,现在的办法是在他腋下垫了胶垫,支撑住火炬。

第二个问题是火炬会不会灭,尽管明知不会灭,程小东也承认观看那一刻时,他和观众一样,差点以为火炬灭掉了。其实火炬的芯里还有火苗,即使上面的火苗吹灭,只要风小点,下面的火势还是会起来。

当李宁点燃主火炬时,他有可能会达不到正确位置,没法够到引线,后面的幕布是防火的,可依旧害怕会烧到幕布。“很多意想不到的状况,我知道李宁的底在哪里。他开始体力达不到,经过训练才做到这样的耐力。”每个部门都要极度精确,吊李宁的威亚长度是8米,太长会被绞住,太短拍出来不美观。点火是核心机密,一共只有十来个人知道,每次训练必须在所有演员撤出,夜里23点以后,程小东和李宁来到“鸟巢”。为了不泄密,不能真的去点火,李宁先是拿着根木棍,后来拿着火把,有时训练到天亮,只有李宁小小的身影在“鸟巢”上空奔跑。

正式点火那一刻,出了个小插曲,惊心动魄。当火炬已经传递到倒数第二棒时,李宁通过耳麦说:“钢丝松了。”立刻有两位工作人员准备处理,李宁的身旁有两名穿蓝衣服的火炬护卫手,他们并没有听到李宁说的话,虽然之前他们见过那些工作人员,可那一刻,他们还是本能地拦住,以防有人捣乱。这时眼看火炬就要传到了,如果被摄像机拍到,就会酿成事故,导演组成员的心都快跳出来。工作人员还是在混乱中冲上去解决了钢丝的问题,当主火炬燃起时,他们的欢呼声里包含的绝不仅仅是喜悦。

“我的威亚是很安全的。”程小东说,就连李宁奔跑的速度,也像火箭发射一样输进了电脑程序,国家派来负责程序编排的,是做航天航空科技工程的人员。可是程小东依旧会怕有万一,他说:“我要非常非常小心,明知道没问题,知道没有任何问题,更要小心,每个演员吊3根威亚。”有40亿人在注视着他们的工作成果,他看到自己的附近就是元首区,“一生只能做这一次,下一次在中国办奥运我们都可能不在了。”这是程小东最难忘的一次工作。■(文 / 孟静) 张艺谋演员李宁小东特技程小东威亚特技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