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活”字印刷术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新时代的“活”字印刷术0

“我们希望让几百个字模活起来,每一个字都可以迅速而准确地上下移动,合起来组成一个活的图案。”

去年5月,奥运会开幕式组委会的工作人员向李泽青转达了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的一个创意。作为北京星光影视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光”)的总经理,李泽青一口答应下来。他没有想到,一个看似简单的创意实施起来竟如此艰难。

“这个道具的难点在于,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工业产品,而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李泽青说,“工业产品的技术要求很明确,我们很容易就能判断出自己是否能做。可是张艺谋是个艺术家,艺术家的创意空间应该是无限的,我们必须学会适应。但是,不管多好的想法也必须跟现实结合,否则无法落实。”

李泽青把这个项目叫做“模糊研发”,因为张艺谋只告诉他们自己想要达到的效果,而他们一开始并没有直接和张艺谋接触,只能通过张艺谋的助手领会他的意图,结果做了几个模型都被否决了。

据李泽青介绍,去年5月时全国有6~7家工厂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大家在组委会没提供一分钱经费的情况下纷纷自投资金制作了一批样品送给组委会试用,甚至有香港地区的公司用飞机把样品空运到北京,结果张艺谋看了一眼就否决了。到了今年1月,就只剩下了星光一家,其余都主动退出了竞争。

新时代的“活”字印刷术1

“我们做过多年的舞台机械,积累很多经验。”星光总经理助理、高级工程师闵新平说,“做这个东西需要有充足的技术实力和资金实力,我们先期投入了大笔经费,动用了公司内最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团队,终于解决了最核心的技术难点。”

奥组委直到今年3月才和星光正式签订了合同,总金额是350万元人民币。“我们花掉的钱肯定比这个多。”李泽青笑着说,“但是我们把它当成一项政治任务来做,这是公司对国家许下的一个承诺,不能用钱来衡量它的价值。如果大家看完这个表演,能够认可我们的实力,就是我们公司最大的收获。”

这个道具的总设计师就是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的星光公司总工程师甄何平。记者于开幕式结束后第二天对甄总进行了独家专访。

三联生活周刊:活字印刷术的表演非常完美,祝贺你们取得的成功!这个活字模道具看上去挺简单,它的设计难点在哪里?

甄何平:主要的设计难点在于要用很轻的材料达到很高的刚性和稳定性。张艺谋设想让整个表演看上去像是机械的,但其实都是用人来操纵。这个想法听起来简单,实现起来难度很大。首先,897人站在一块密集的地方表演,举上举下的时候不能磕碰,对道具的稳定性和坚固性要求很高;其次,道具是用人力举起来的,必须做得非常轻;第三,演员练习的次数肯定很多,道具必须非常耐用,能够禁得起数万次的折腾,所以选材也是很有讲究的。

三联生活周刊:活字模升起的高度看上去比人高多了,这是怎么做到的?

甄何平:这是设计上的第一个难点。为了视觉需要,张艺谋当初要求字模的升降幅度要达到5米。于是我们最初设计了一个方案,用几根类似钓鱼竿的竿子撑起字模,像鱼竿那样一节一节往上拔,提高升降的距离。可是这个设计太不坚固了,很容易摇晃,试了几次就放弃了,别的公司也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后来我听说张艺谋团队内很多人反对这个创意,觉得技术上太难,根本实现不了。后来还是由于副导演张继钢的坚持,才最终促成了这件事。最后我们想出来的解决办法就是用“剪刀撑”来放大提升距离。这个“剪刀撑”本身并不新鲜,修路灯的工人用的升降车就是这种结构。但是他们的“剪刀撑”是机械驱动的,可以用大型的剪刀臂来保证刚性和稳定,而我们是用人力操纵,难度增大了许多。我们做了大量改进,终于做到了活字模落下时高度只有1.4米,升起时最高可达4米,高差达到了2.6米,基本上满足了导演的需要。

另外,我们采用了既结实又轻便的铝型材制作“剪刀臂”,并且采用了网格状的截面,进一步减轻重量。观众看到的那个顶上的汉字则是用很轻的泡沫材料做成的,这样,整个道具终于控制在了30公斤以下,一个小伙子很容易搬动。

三联生活周刊:整个表演将近4分钟,每个字模都要举起很多次,而且频率非常快,高度也变化多端,很难想象一个普通人能胜任这一工作。

甄何平:这确实是个难题。当初张艺谋要求每个字模每秒必须能做出好几个动作,这对道具和演员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此我们专门设计了弹簧助力装置,给演员提供了助力。我们通过仔细计算剪刀臂在不同角度时的受力情况,选择合适的弹性系数和长度的弹簧,使得活字模上升到任何一点都可以固定在那里,不需要演员继续用力托着。由于道具的重力和弹簧的弹力处于平衡状态,演员只需要用很小的力量就可以操纵道具自由升降,组委会看到这个设计连声叫好,说它很像少林“一指禅”。有了这个设计,再加上刻苦训练,演员们终于可以在每秒钟内做出2~3个动作。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个设计,这个节目是不可能完成的。

三联生活周刊:活字模升起那么高,晃动的问题如何解决呢?又如何让外形不出现褶皱呢?

甄何平:这是第三个难点。按照设计方案,每个活字模都是边长75厘米的箱子,箱子之间的距离只有15厘米,隔得非常近,稍微一歪就会磕碰。我们改进了“剪刀撑”,把通常采用的平行布局改成了垂直布局,就是把两个“剪刀撑”一横一竖垂直排列,极大地增加了稳定性。

为了让活字模的升降看起来像一个整体,我们设计了内外两个特别轻的不锈钢骨架的罩子,外面的罩子大些,升起时刚好和里面的罩子衔接上,这样就不会出现褶皱了。

三联生活周刊:设计这套活字模道具一共花费了多少时间?

甄何平:我们从去年5月开始介入这个项目,前后进行了100多次大大小小的改动,最后终于在去年11月左右拿出了原始的“剪刀撑”设计。其间经历了无数次曲折,曾经一度我们都想放弃了,可是副导演张继钢给了我们很多鼓励。他非常善于鼓动人,他常说,这个创意中央领导们都非常喜欢,是开幕式所有大型道具节目中唯一一个从头到尾都没有变的。他还鼓励我们说,开幕式进行完后全世界媒体肯定都会报道这件道具,而且它一定是第一个进奥运博物馆的道具。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实在想不出办法了,他就反问我们:“这次奥运会所有参加演出的人面前都摆着两根柱子,一根荣誉柱,一根耻辱柱,你要上哪根柱子?”可以说,这件道具的成功和张继钢的支持有很大关系。

三联生活周刊:生产这些道具需要多长时间?

甄何平:大概需要一个半月吧,所以我们还没最后签合同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生产了,今年3月份合同签好后我们不到一个月就交货了,然后组委会找来的演员就开始用这套道具训练,每天操作几千次,对机械的稳定性是个极大的考验。我们不放心,就跟组委会说,这件道具比一般机械的要求还要高,万一核心部件坏了根本没时间换,要求组委会拨款制作一套备件。虽然组委会后来没同意,我们还是决定自己花钱做一套备件。不过,最后的结果让我非常吃惊,整套一共897件活字道具的核心部分竟没有一件损坏,备件根本没用上。

三联生活周刊:活字模的变换速度非常快,演员们是如何记住那么多动作的?

甄何平:实际上每个演员都有耳麦,导演通过它来指挥所有的动作。组委会专门请北京理工大学进行了计算机模拟仿真,并为每个演员设计出了一套口令。我们为每个道具设计了位置刻度,演员只要按照口令,把活字模移动到相应的位置就可以了,这样就大大简化了操作程序。当然,说起来容易,实际上演员们经过了几个月的艰苦训练,这才达到了最后的效果。

三联生活周刊:这套道具还有别的用处吗?

甄何平:基本上没用了吧,只能进博物馆了。不过我们已经为这个道具申请了专利,并已经获得了批准。当然了,如果从经济角度,我们肯定是赔钱了。但是钱根本不是问题,对于我们企业,这次奥运会是个绝好的机会,通过这次演练,我们锻炼了队伍,同时在企业管理上也暴露了很多以前没有发现的问题,使得我们的竞争力提升了一个档次。■

有关“星光”

北京星光影视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79年,主业是影视照明和舞台音像设备制造及安装。作为目前中国最大的影视设备供应商和承包商,他们承办过北京所有体育场馆和演出场所的音像工程,也和“央视”以及很多地方电视台合作过很多次,包括“非常6+1”,“感动中国”和“艺术人生”在内的很多电视节目的录制都是在星光演播室内进行的。

“当初是我们主动向奥组委申请参与奥运会的。”星光总经理李泽青说,“这是百年一遇的机会,我们理应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星光对奥运会的参与是全方位的,奥运村中心区祥云剧场的所有灯光音响、奥运会新闻中心的所有影音设备、20多个奥运场馆的摄像机机位吊挂、包括美国NBC在内的好几个国家电视台的转播设备服务、沙滩排球比赛的现场照明、“鸟巢”和“水立方”的办公区照明、北京电视台的演播室、首都机场T3航站楼的照明,甚至奥运转播车的改造,都有星光人的身影。

其中最重要的肯定是开幕式的后勤服务。星光不但制作了活字模道具,还承包了整个“鸟巢”的吊挂系统、第三级配电系统和部分灯光照明系统的设备采购和安装,可以说是这次开幕式的“幕后英雄”。

“这些都属于‘常态设备’吧。”李泽青说,“类似的工程我们以前都做过,积累了很多经验。当然奥运会无论是规模还是重要性都无可比拟,所以无论在安装数量和质量上都创了历史纪录,尤其是安全性,我们都打了10倍的保险系数。”

“开幕式表演唯一采用的国产灯就是我们生产的DI-7000。”星光高级工程师闵新平补充说,“开幕式大约有10个打在地面的图案,包括太极表演前的太极图案,以及甲骨文图案等等,用的都是DI-7000。”

“如果采用法国的PG灯来做这件事,大概需要花费6000万元人民币。”李泽青说,“而DI-7000只花了组委会290万元人民币,我们也算是为节省开支做了贡献吧。”

星光和组委会签订的租赁合同总价值大约是4000万元人民币,但总投资额大约是2亿元。

“这还光是硬件的费用,我们付出的大量人力是无法计算的。”星光总工程师甄何平说,“光是安装‘鸟巢’的吊挂系统,我们公司就投入了200人,夜以继日地泡在‘鸟巢’,大家都是不计回报地在工作。”

据甄总介绍,星光自3月份开始就进入“鸟巢”安装吊挂设备,那时“鸟巢”还未完工,灰尘很大,而且没有电梯,安装工人从顶层的设备层走到底层的厕所需要花半小时的时间!一个月下来,所有人都被晒成了“黑人”。星光负责生产的副厂长丁庆玉就曾经被“鸟巢”的保安扣住,因为他本人显得又黑又老,而工作证上的照片又白又年轻,和本人不符,可是这张照片是今年初刚刚拍摄的!

“虽然星光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这次参与奥运的过程对于公司的管理水平、业务开发和产品开发水平都有显著的提升,从长远看肯定是有好处的。”

据李泽青介绍,这次参与开幕式表演的企业一共有14家,但是投入的资金和人力都创了历史新高。光是音箱就用了500多个,全部是松下赞助的。电脑灯用了3000多台,特效灯1000多台,灯光总数超过了6000台!这样大规模的投入近期不可能再有了,因此可以毫无疑问地说,如果仅从规模上讲,这次奥运开幕式在短期内也是不可能被超越的。■(文 / 袁越) 张艺谋印刷厂印刷术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