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兰的8月8日

作者:李东然

桑兰的8月8日0

8月8日,桑兰早上的安排是先到中央电视台录制奥运会前现场直播的节目,再到火炬传递的最后一站现场。因为身体状况,面对这样的工作安排,桑兰总是要比别人早起床一个半小时。上厕所、洗头发,这种常人也许十几分钟就能完成的事情,她要多花几倍的工夫和力气,况且出门前妆容上淡淡的修饰都要自己打理,于是,桑兰的8月8日从早上6点就开始了。

我们见到桑兰时是当日的下午,她家里不仅有平日陪伴她的工作人员,还有当年她在美国受伤时曾照顾过她、并从那时起就像待亲生女儿一样呵护她至今的谢阿姨、刘伯伯,他们此次回国的主要目的也是亲历北京奥运。

参加完最后一站的火炬传递,又匆匆到医院看望了病人,桑兰仍然精神十足。她说:“今天这一天是属于我们中国的,我们国人期盼已久的一天终于等到了,所以我的心情都没办法稍稍平静下来一点。采访结束,我的工作就没有了,就等着在家里好好看电视,享受这一刻。我本来有两张开幕式的门票,给了从美国赶来的阿姨和伯伯。等一下和哥哥一起买些吃的回来,就一起聚在电视机前,吃吃东西,好好当一个观众。”

桑兰和奥运结缘是在8年前,2001年她就和邓亚萍、杨澜、巩俐一起成为“申奥大使”。说起这些年为奥运奔走努力,所有的付出桑兰总是轻轻带过,强调的都是奥运带给她的满足和欢乐。“北京举办奥运会是国人百年的期盼,今天奥运圣火就要真正在北京燃起,我很激动,真的是一种焦急的等待和企盼。”

“奥运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民族复兴,更重要的是奥运带来一个窗口,世界各地的人们来到中国,不但了解我们的体育,也来了解我们的文化。当然奥运更重要的是带给我们每一个人希望和梦想,我当年当运动员的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站在奥运会的领奖台上,成为奥运冠军。当然我很遗憾,受伤了,这个梦想也许没有办法实现,但是通过现在我所参与的种种工作,我觉得我的梦想还是在延续,甚至是一个很好的实现。”桑兰说。

桑兰的8月8日1( 桑兰的火炬轮椅 )

桑兰把参与火炬传递仪式看得很重很重,她说:“这次特别感谢联想给我设计了特殊的支架,让我达成了用双手紧握火炬、并且能把火炬高高举过头顶的心愿。之前2004年那一次雅典奥运的火炬传递,还是有小小的遗憾,当时也不愿意如大家好言相劝的那样,直接把火炬插在轮椅前的架子上,一心想坚持自己手握火炬,于是就临时想到土办法,头顶上用发带绕一圈,手腕上绕一圈,然后再把火炬固定住,用胳膊的力量支撑。其实当时真的很危险,稍有闪失,后果就不可想象。”

桑兰说,她目前参加的社会公益活动很多,特别是在运动员保障方面,国家体育总局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设立了一个由李宁带头的运动员基金,她也是发起人之一,同时她也是运动员委员会负责委员。桑兰说:“奥运之后,我还是希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因为我也是从受伤到现在一路走来,得到很多的关爱,太多的人给予我力量和支持,我觉得应该回馈社会。我7月底也是刚刚从美国回来,也是感恩之旅,感谢当初支持我、照顾我,至今爱着我的朋友们。”

桑兰说“桑兰基金”是她奥运会后开启的另一个梦想,一个更加长久的公益梦想,为了需要帮助的人们,也为了自己一颗感恩的心。■(文 / 李东然) 桑兰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