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茗:中国礼仪小姐造型的创造者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易茗:中国礼仪小姐造型的创造者0( 8月8日晚23点25分,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从VIP通道走向“奥林匹克讲台”致词 )

易茗拥有一张全市奥运场馆通行证,192名来自易茗造型工作室的形象设计师分布在全市23个场馆,为337名礼仪颁奖小姐提供造型服务,平均每个造型师每天完成的发型、妆面在30个左右。

8月9日是奥运会正式比赛第一天,他从早上6点一直忙到晚上23点,这样的日子将一直持续到残奥会结束。前一天的开幕式上他也不轻松,带领自己的团队为奥运会官员打造出镜造型。驻扎在奥运村中的126名造型师工作开展得更早,他们负责奥运村中的官员、演员、礼仪人员的整体造型。

所有工作中最直接的当属本届奥运会礼仪颁奖小姐的形象设计,它的时间跨度最长,压力也最大。如何让礼仪小姐的脸成为展示中国的平台,就是易茗这两年的生活重心。

易茗的团队由17个核心成员的设计小组和28个小分队组成,“我只需要管两个人——设计组组长和总协调的负责人。设计组长把东西交给我,我们开会讨论、确认,协调各场馆人员的到位”。

这个礼仪颁奖造型最初在全公司范围内征集创意,有五六十人提交方案。“他们一开始不知道是奥运会,我只说我们接了一个特别大的演出。当时奥组委给的关键词是健康、活力、友谊、青春……我要求方案在反映中国特色的同时还要满足这些条件。这些词听上去很虚,但好处是让大家有发挥想象的空间。”于是交上来的方案可以用好玩来形容,其中一款以陕西剪纸为创意的发型设计,是以窗花图案在电脑里拉变形,打印出来蓝本,以假发和真发编在一起形成镂空的感觉,非常好看。还有用发簪的,有用扇子的,用火柴盒的,总之汇集各种中国元素。

易茗:中国礼仪小姐造型的创造者1( 易茗 )

这些方案从创意、审美上来说,都没有问题,包括此后两年间易茗汇报的100多套方案,每一套拎出来都算精品,但是奥运妆有个最重要的因素:准确。

在一次奥运相关的发布会后,奥组委文化活动部部长赵东鸣悄悄跟他说,我觉得你的妆容有点舞台化,如果淡一点会好一些。当时易茗并不服气,为自己积极申辩,赵部长安抚他,“你知道吗?从美的角度来说完全是对的,但你做这个造型设计,应该符合活动的标准和内涵”。

在以往的造型设计中,易茗只要凭着感觉走,做到美就没问题了,但奥运会的造型,需要承载民族文化,要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在易茗的工作室,以往一个国际性活动的造型,设计时间7到10天就已经很充分了,所以最初接到这个工作的时候,他自信到以为15天足以漂亮地完成任务,“没有意识到它的高度这么高,分量这么重”。

第一稿汇报上去后,易茗用全军覆没来形容。第二稿又太用力,出来效果更加不好。什么是符合奥运会标准的妆容?丰富的影视造型经验不起作用后,易茗开始找资料,研究各届奥运会的礼仪形象,现在他才明白,在奥运会上,形象就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我就用我看到的东西来定义你,进入一种文化很难,也没有这个耐心,大多数人就是肤浅到形象。比如说长野冬奥会上的日本艺妓造型,民族符号很明显,洛杉矶奥运会上,大家一看就知道是美国的,头发就那样披着,很少有哪个国家这么大胆。”

然而除了影像,关于体育、奥运造型的专著资料却少到可怜,无法构成完整系统,更谈不上借鉴,于是易茗自己动手。在本届奥运会相关工作人员中有一本内部流通的工作手册,其中形象造型方面的要求和详细操作标准就是易茗白天工作、晚上熬夜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写成。他不会使用电脑,每次都是口述,“记下来一是为了方便大家操作,也是怕自己回头忘掉细枝末节”。

在长达两年的设计中,易茗汇报了超过百套方案,这也让他心中“奥运妆”的概念一点点完善起来:健康——妆容一定不能是颓废的;青春——不能是老气的;时尚、活力、友谊——一定是动感的、友善亲和的。

每套方案的产生过程包括创意初选后开会、讨论、产生文字稿。创意在获得认可之后,交手绘素描,再次通过后,以模特实施设计并提交效果照片,这一步通过后才会真人现场演示。形象设计对于奥运会来说也许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方案经过无数次的“货比三家”,不断提出修改意见后,最终范围缩小在5套,在奥运会开幕前夕,最终才确定了3套定案。

这3套定案的妆面基本一致,由于礼仪颁奖小姐根据场馆、项目的不同,共有5套着装,妆面会根据着装不同在细部微调。从颜色上说,服务于室内场馆的礼仪小姐采用粉质感觉的底妆,以白皙剔透为标准肤色,而户外场馆要应对高温天气,底妆以防水粉底为主,肤色以小麦色的健康肤色为基准。眼部以“亚光棕”色眼影,配合黑色眼线,有神采又不显夸张;特意调制出的膏状柔和红色腮红,沿着颧骨处35~45度角晕开,体现中国女子的古典美。质地细腻的品红色口红,按比例搭配唇彩,区分不同岗位:引领官员的礼仪小姐口红更淳厚,引领运动员的更活跃,手持托盘的更庄重。

3套定案发型包括:如意马尾、紫荆五环卷、玫瑰卷。如意马尾的设计干净整齐、线条流畅,马尾扎在头顶部分的制高点枕骨处,也代表奥运会更高、更强的精神,中间的连接部是中国传统的如意扣元素,马尾在走动的时候会摆动起来,充满青春、活力。而紫荆五环卷则将黑头发很自然地盘在脑后,彩色的假发点缀其间,形成一个五环,直接点题奥林匹克精神。玫瑰卷借鉴中国独有的特色传统盘扣,表现出端庄、典雅、大方、青春、向上。并且如意扣能有效地连接头发的长短不一,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

造型操作采取团队作业,制度化、流程化:每位礼仪颁奖小姐由一位造型师负责妆面,一位负责发型,一位检查指甲、外露皮肤,如果皮肤上有蚊虫叮咬等,要以粉底修饰。妆面及发型完成后由每队的艺术监制检查、调整、定妆,临上场前,统一修妆并由领队做最后检查。在下一轮颁奖时,如采用同一组礼仪小姐,则有相应的修妆。

不过易茗更担心的是:“长达两个月,每天长时间带妆,很怕她们的皮肤受不了,这直接影响妆容。”加上不是专业演员,礼仪小姐们化好妆后吃零食、喝水,不知道保护自己的妆容也是让造型师们头疼的问题。为此,造型师还要对她们进行常识性的培训,“脸上流汗千万不要拿手直接擦,每天工作结束后彻底卸妆,晚上做一些面膜护理,再有睡个好觉!”

对于礼仪小姐来说,她们的工作强度也相当惊人。如果颁奖仪式大约在早9点进行,这表示着她们早上4点半就要吃饭、出发。由于进入的是奥运会赛场中最核心位置,需要经过层层安检,等进入工作场地差不多已经是7点半了,每个人的妆所需时间不超过20分钟,她们更多时间花费在路上。

其实最考验礼仪颁奖小姐造型的还是天气。高温之下,汗水是妆容最大的杀手,一般室内条件下,普通妆面在3小时后就需补妆。为了解决烈日和可能出现的暴雨天气下的带妆问题,易茗和助手们在4个月内进行了无数次试验,亲自带妆在太阳下晒到爆皮,终于以粉底液和干湿两用粉调和形成一款持久度极高的防水粉底,可让妆容在暴雨中保持8小时,在烈日暴晒中持妆2~3小时,哪怕脸上汗如雨下,也不会出现妆容糊花。

在以往的比赛中,除非运动员自己动手,否则站在领奖台的那一刻都是素颜面对镜头和全世界观众,而今年这样的情况将有所改变。在本届奥运会第一枚金牌的女子10米气步枪颁奖现场,捷克选手卡特琳娜·埃蒙斯在领奖前就由易茗团队里的造型师为其调整了发型。但是近乎同步夺金的中国女子举重运动员却没能享受这项服务,“这取决于颁奖和比赛之间的间隔时间,以及运动员自己的意愿。只要他们愿意,我们很乐意提供服务”。

忙完这两个月,易茗会准备出版一本关于“奥运妆”的造型书,涵盖内容包括礼仪人员、运动员、出镜官员的造型设计,也意味着以后大型赛事中体育妆有了标准可循。“借鉴意义肯定是有的,就像有了一个杯子,至于装咖啡还是茶就随便你高兴了。”

易茗认为,奥运妆最大的魅力在于真实美,而他的设计也是以缺点为特点的设计,“也许有人看了造型后,会说我根本不会化妆,因为连个脸都画不立体,可是我们本来就不是立体的脸。我就是要以此让大家记住,这是中国的礼仪颁奖小姐,这是中国在办奥运会”。■(文 / 陈小艺) 奥运会项目礼仪小姐易茗礼仪培训造型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