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梅勒的一生

作者:苌苌

​诺曼·梅勒的一生0

( 诺曼·梅勒 )

在写作上,诺曼·梅勒的贡献是他发明了非虚构小说,所谓非虚构小说,就是把真实事件、带有自传性质的文字以及作者本人的政治观点,融进小说框架中。这一写作形式在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以“新闻体”的形式发展起来,其中著名作品包括杜鲁门·卡波特以现实中一个杀人犯的故事为蓝本创作的《冷血》,根据他6年间与被害者的邻居及在监狱中等待处死刑的两名凶犯所做长谈的记录材料,发表后获得巨大成功,而梅勒的作品总是引起争议——无论是他不那么墨守成规的形式,还是他对美国存满争议的看法。诗人罗伯特·洛威尔称梅勒是“美国最好的记者”,但关于他的小说,他则保留意见。

1923年,诺曼·梅勒生于新泽西的长滩,但他基本在纽约的布鲁克林区长大,每年夏天他们全家还会回到长滩度假,他的祖父母在那里经营一家夏日度假小酒店。他们家是犹太人,父亲是个商人,在家里占主导权,母亲在一家货运公司工作。梅勒的第一个文学作品是他9岁时写在笔记本上的一个250页的故事,叫做《火星入侵》,但直到他上了哈佛以后,才明确成为一个作家的愿望。1941年,在他还是个航空工程学的大学生时,他的作品《世界上最美妙的事》获得了一个文学杂志的大奖。

“二战”期间,梅勒入了伍,他想去欧洲战斗在最前线,却被失望地送到南太平洋地区,驻守吕宋岛和日本,在那里,他成了一个冷静的观察者,在菲律宾看到的景象,大概是他后半生所持有的严重的反战情绪的根源。1947年退伍的梅勒进巴黎索邦大学学习,15个月后,他以战争期间的所见所想创作了长篇小说《裸者与死者》,这本战争小说反映的是很个人化的厌恶军队的情绪,大量使用了士兵中流行的下流俚语,因为语言猥亵,在英国被戏谑成“美国大兵的金赛报告”,而被禁止出版。尽管从某种程度上,梅勒并没有言过其实。他笔下的士兵是有血有肉的人,诉说着存在的辛酸和痛苦。小说被认为是比不上《第22条军规》黑色,也比不上《好兵帅克》幽默,但比《西线无战事》更现实,也比《永别了,武器》感情上更有收敛。梅勒被看做是个天才的黑马,一夜成名,当时他刚25岁,而写作上的成功将他与过去的身份完整地撕裂开,从此开始了职业写作生涯。

上世纪40年代末,梅勒在好莱坞做过一段时间编剧,后来他搬回到纽约的格林威治村,以好莱坞的腐败内幕创作了小说《鹿苑》,却被几家出版社拒绝出版,梅勒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陷入虚无中,听爵士乐、抽大麻、嗑药,打发时光。1950年,他获得一种“非主流”杂文家的声誉,他读《资本论》,那时他相信这本书对他的写作有帮助,而共产主义可以解决这个世界的所有问题,他还给卡斯特罗写公开信,说“你是我们的希望”。多丽丝·莱辛早年也是一个激进的共产主义者,她甚至觉得自己与诺曼·梅勒有一种亲缘关系,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她认为《鹿苑》遭遇的批评非常不公。“那是好书。”她说。关于梅勒最让她喜欢的事是:“他对于自己生活的时代完全认同,他意图从根本上影响时代意识的努力,他将自己戏剧化为这个时代及其矛盾之精神代表的欲望,还有明确存在于其写作中的使命感。”

诺曼·梅勒在《美国梦》里探讨了生存的不确定性。如果以前他的非虚构作品是表现现实,这个作品则是他对现实的思考。他揭示不确定性几乎存在于人生各个重要方面,致使善与恶、美与丑、生与死、上帝与魔鬼、谎言与真理、英雄与懦夫、疯狂与理性、黑人与白人等方面的界限模糊不清。在这本出版于1965年的作品中,他写道:“上帝和魔鬼对处于世界巅峰的人特别留意,我不知道他们是否也以同样的兴趣关注庸人的生活。我猜想,小鬼们之间的比赛不会太精彩。难道你会指望上帝或者魔鬼把列宁、希特勒或者丘吉尔遗忘在一个牧场里吗?不,他们会为他们的最爱下注,也出手报复对方的最爱,这就是为什么有权力的人有时会做出很傻的事情。”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梅勒参与美国政治运动的中心阵地,致力于公民权益运动,揭露政治暗杀真相和大事件的真相,他不仅给严肃文学杂志投稿,也在《花花公子》和《君子》上发表大论,但言行激烈必有失,最终他惹恼了女权主义者,凯特·米莱特在流传颇广的书里给他贴上了著名的“精英男性盲目爱国猪”的标签。那个时期他的重要作品有他写的关于玛丽莲·梦露的传记,以及史上最著名死刑犯加里·吉尔摩的传记,不管梅勒本人愿不愿意,总被称为梅勒版的《冷血》。

进入80年代,梅勒对政治厌倦了。他怀着热情去苏联访问,发现虽然的确不是美国宣传机器形容的“魔鬼帝国”,但也是个足够穷的第三世界国家。在他的文章中,他经常拿美国和罗马帝国做比较,1983年他发表了野心之作《远古的黄昏》。这部以古喻今的小说他写了11年。被认为是当代神话的杰作。1984年他重回好莱坞,写剧本,自编自导了《硬汉不跳舞》,主角是个不成功的作家,沉溺于酒色,然后在一次宿醉后,对人生有了清醒的认识。1991年,梅勒声援海湾战争,认为千疮百孔的美国实在需要一场战争,那个时期,他以美国中央情报局为蓝本创作了《妓女的鬼影》,在大量的调查工作中,他又发现了许多关于李·哈维·奥斯瓦尔德不为人知的事情,于是又创作了一本详尽的传记《奥斯瓦尔德的故事》。他的写作成就大部分还是建立在“非虚构”文体的基础上。

梅勒一生创作了39本书,包括11本小说,还有舞台剧和电影剧本等,他几乎试遍了所有写作形式,他还是个优秀的诗人。2007年,他以83岁高龄发表了最后一部作品《森林中的城堡》,讲青年希特勒的故事。他是美国当代文化中著名的“愤青”,一生浸淫在他的激情、争斗、精神困扰、诉讼、忠实与矛盾的情绪中,他可能是接受采访最多的作家,他还是“美国作家组织”的主席,给几届总统出过建议,他赢得过几乎所有重要的文学奖项,除了诺贝尔。他是纽约文化界著名小报《村声》的联合创办人,这名字也是他给起的。他一直致力于打破大众流行文化、地下文化和精英文化的界限,他也经常开玩笑说他是计划生育最大的打击对象,他一生娶过6个妻子,和她们养育了9个孩子。■ 诺曼梅勒一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