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丝·雷克尔之在中国的不可能性
作者:殳俏露丝·雷克尔去吃饭的时候很为难,因为她必须随身带上化妆师,比明星都来得更为小心翼翼。因为明星只要带保镖就好了,她则必须干得比明星还彻底,那就是让餐馆老板完全认不出她,否则她就无法正常工作。
在飞机上就有人认出露丝,她想要装傻,对方却连她老公的生辰八字工作性质都一清二楚。纽约的每个餐馆都把她的照片和个人档案跟今日特餐贴在一起,以防哪一个年轻不懂事的服务生对这位大客人的招待有半点儿差池。
露丝·雷克尔何许人也?她是美国著名的食评家,曾任《纽约时报》的餐厅评论员。《美食评论家的乔装秘密生活》中文简体字版一出,我的那些食评家朋友都纷纷抱怨,在中国,食评家怎么就没有露丝·雷克尔这么牛气冲天呢?如果哪一天,中国的食评家们在微服出巡时要依靠乔装打扮才能抵挡餐馆老板们的热情,那食评家这个工作看上去还有几分希望吧。
但无论如何,露丝·雷克尔这样的人是不可能在中国存在的,如果你以她自居,那更可能摔个头破血流。
那篇著名的将马戏团餐厅降了一颗星,引起轩然大波的餐馆评论文章中,露丝先装扮成了一位淳朴的来自美国中部的中年妇人,她偶尔想要尝试一下奢侈的饮食,却被服务生大大鄙视了一番。他们冷落她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他们明明应允了非吸烟区的位子却给了她吸烟区的,他们可以把刚刚扔给她的酒单收回,因为“别桌客人正需要”,这一切都是因为露丝假扮的那位中部大妈的形象太成功了,看起来就不像是个经常上高级餐厅的主儿,所以势必会引起服务生的势利眼。而在中国,这个法则却不会灵验,因为中国服务生的待客态度是否客气完全不取决于他们对顾客身份的判断,而在于前一晚自己打“斗地主”有没有输钱,或是今天月经有没有来。无论你穿得很华贵,还是很破烂,他们都一视同仁,按照自己的情绪来办事,选择以清晰的语调给你推荐菜式,或者以哼哼的声音敷衍一切。至于露丝第二次以真面目示人,获得了天堂般的待遇,吃到的美味犹如一场华丽的焰火表演,这你在中国也别想了。如果他们认出你是个重要人物,激动之下安排的菜色很可能弄巧成拙,反而让你败兴而归。这就是为什么有人想要吃顿正宗的湖南农家菜,与总经理打招呼后却上来了昂贵的龙虾,有人去著名的烤鸭店采访,却被热情的老板送上了奥运系列套餐——烤得漫不经心的烤鸭上面放着用萝卜精心雕刻成的打高尔夫球的小人——无疑这些才是餐馆老板觉得可以取悦你的最好食物了!
在中国成为露丝·雷克尔之不可能还来自于判断力一流的中国民众,他们个个都是吃的高手,在饮食上相当有自己的主意,根本不同于美国佬,为什么还需要有人教他们哪家餐馆好吃哪家餐馆不好吃?如果你暗访某个火得不行的餐馆,因为其菜色不佳服务不周到而写篇批评文章,那一点都不会影响下个礼拜这个餐馆的生意依然好到爆满。而如果你大力夸赞某个餐馆的厨师技艺超群,那也不大可能在下个礼拜就有宾客盈门的改变。因为在中国,好的厨师一直在换餐馆,高超的技艺也经常会被不良的食材所掩埋,倒是那些比较差的餐馆,因为他们已经到那个分上了,所以水平反而可以被称为“非常稳定”。有时候我听见路人讨论餐馆,实在太具有中国人的幽默感。一个问:“最近吃什么餐馆比较好啊?”另一个答:“看大众点评网呗,哪个被写得最差就去哪个。”这真是会让露丝·雷克尔吐血的对话吧。
这又让我想到我的老朋友阿山,某回沈宏非带着蔡澜到他的饭店吃饭,他依然是面无表情地随便烧了一桌子菜给他们吃。两位美食大鳄吃完后狂high,蔡老先生还亲自写了猛烈赞扬阿山饭店的超级感性的食评。一个月后我又见到阿山,他正纳闷最近饭店里不知道为什么,香港客人多了许多,我说,那是因为大名鼎鼎的蔡澜来过了。阿山神情恍惚了半天说,哦,这样啊,那下次我多给他上一份油爆虾吧。■ 露丝克尔可能性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