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册(458)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民国时期,哈尔滨市场
11月17日,沙俄在哈尔滨市建立非法“地方政府”
沙俄政府聚集120名俄国商人在哈尔滨道里商务俱乐部集会,通过了非法的《哈尔滨自治公议会章程草案》。这个草案11月23日由俄国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霍尔瓦特正式公布为《哈尔滨自治公议会章程》。“章程”将埠头区和新市街(今南岗区)共计7平方公里土地划为市区,归市公议会管辖。从“抽取各项税租、管理地方产业以及卫生、善举、商业、工场,事事干涉”,实质上成为俄国在哈尔滨市建立的“地方政府”。清政府外务部照会驻华俄使声明,东清铁路属商业运营,该铁路管理机构无管理地方行政权力,表示“原拟自治章程中国万难允认,应即撤消”。但沙俄声称“是铁路附属地的真正的主人”。俄国人对哈尔滨的实际控制一直延续到1920年中国接管中东铁路,但那时沙俄残余势力把持的市公议会仍在继续实行殖民统治,只是管理范围有所缩小。■
11月20日,《新民丛报》停刊
11月20日《新民丛报》停刊时已经出版5年多,共出96期。1902年2月8日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山下町152号创办《新民丛报》,次年秋报社迁至160号。半月刊的《新民丛报》每月1日、15日发行,一年出24册,每册大约5万至6万字,零售价是2角5分。由于该报条例精密,议论崭新,且开丛报之先河,对当时报界影响很大。毛泽东1937年与斯诺提到当时对《新民丛报》的喜爱,“我读了又读,直到可以背出来。那时我崇拜康有为和梁启超”。该刊最后由于梁启超连续发表反对中国民主革命斗争的文章而被停刊。■
11月19日,上海愚园召开首次全国商法讨论大会
11月19日至21日,在上海愚园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商法讨论大会。与会代表自全国各地及海外华人商会,共计有85个商会、143名代表。当时中国各地普遍成立商会。清政府虽然依西方商法制定了商事立法,但由于“商法观”差异,中国商人逐渐认为政府颁布的商事法令很少与商人协议,以致很多“拂逆商情,是非不足以资保护,而较多窒碍”。愚园商法大会在1907年5月开始由上海商务总会、上海预备立宪公会、商学公会共同酝酿,开始讨论商法草案的制定。大会开幕期间,与会代表们在商讨商法草案问题同时,开始形成民族资本对自己起草商法典草案的决议。上图为民国时期,上海外滩景象。■
11月19日,罗斯福转告德皇希望促成中、美、德三国结盟
罗斯福(上上图)通过美驻德大使告诉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上图),他对中、美、德三国结盟一事相当有兴趣。1906年秋,威廉二世召见清朝新任驻德公使孙宝琦,提及德、中、美三角同盟的设想以“维护世界和平”和中国“独立”。由于慈禧认为英国实力最强,是最好的结盟对象而告停。1907年德国再次向中国提议后,慈禧在军机大臣袁世凯力劝下接受,并派皇族载涛赴德与德皇进行了45分钟的结盟密谈。不过三国缔结同盟协定虽然看似近在咫尺,最终却由于清朝官场腐败导致消息走漏,最终被日本人通过政治外交手段化解。■
11月21日,新的横渡大西洋速度纪录产生
英国客轮“毛里塔尼亚号”(上图)这天内航行了624海里,创当时新轮船速度纪录。这艘1906年9月下水的新型客轮在9月的试航中曾达到27节的高速,仰赖当时最新替代以往轮船上复式蒸汽机的蒸汽轮机。在11月16日开始的横渡大西洋处女航中,以23.7节的平均速度从先建成的姊妹船“卢西塔尼亚号”手中接过了象征速度荣誉的蓝飘带奖,并在此后把横渡大西洋的速度纪录提高到26.6节的高速,该纪录直到1929年才被德国“不莱梅号”邮船打破。■ 沙俄纪念册横渡大西洋《新民丛报》全国商法罗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