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而不善

作者:于萍(困困)

慈而不善0

( 乔治·索罗斯以“金融大鳄”名存于世,却也热衷慈善 )

2002年大亨去世,《华盛顿邮报》的讣告说他是“慈善家,传媒业巨子,一个给予者”。也是事实。沃尔特手里掌握着美国《电视周刊》,《费城探询者报》(1969年卖了),《费城日报》,《每日赛马新闻》等的所有权,当过尼克松时期的驻英大使,资助过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南加州大学,金额是5.15亿美元。作为一个收藏爱好者,他那价值10亿美元的藏品也被捐赠给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大额捐助不仅让沃尔特死得圆满,死后也像神一样被膜拜。上星期,一个名为“向卓越者致敬”的晚宴高调召开,纪念的就是大亨慷慨的一生。可惜沃尔特死得不够久,他的同僚、下属、朋友、敌人都还活着,他们共同拼凑出一个与晚宴所歌颂的截然相反的形象:“歹徒亿万富翁的儿子,新闻业的敌人,尼克松的马屁精。”

沃尔特臭名昭著的父亲是摩斯·安伦伯格,绰号摩尔,是旧金山流氓传媒人威廉·赫斯特的左右手,据说摩尔建立自己的媒体帝国是通过殴打报童,烧毁不合作的报摊,砸烂竞争者的零售网点等等手段。这一套在上世纪初行得通,到1939年,摩尔因为偷逃税款入狱3年,出狱39天就死了。沃尔特·安伦伯格是他唯一的儿子,临终前,老子留给儿子这么一句话:“我一辈子受这么多苦,就是为了把你培养成人。”《华盛顿邮报》的溢美之词洋溢着这样的观点:儿子果然没让老子失望。可事实证明,这个说法不仅抬高了沃尔特,还贬低了这份首都大报。沃尔特全盘继承了老子的暴力风格,证明血统论也不无道理。

根据《遗产:摩斯和沃尔特·安伦伯格传记》记载,沃尔特掌管《费城探询者报》时期,他有个“黑名单”小本:“放在报纸的图书馆内,红皮上有一行警告:任何记者在撰写文章之前,必须先查一下,黑名单上的人物要有所侧重。”世界重量级拳击冠军桑尼·里斯顿在“黑名单”上,他从来没出现在《费城探询者报》头版,因为沃尔特这个拳击迷不喜欢他:“就是个游手好闲的罪犯。”NBA费城勇士队因为没有继续租下沃尔特经营的球场,在1962年的赛季中上了黑名单:“从此再也没有赛事,没有专题,没有比分,不允许提NBA一个字,好像比赛突然瘫痪了。”不报道还算好的。1966年宾夕法尼亚州大选,据说在黑名单上的民主党候选人弥尔顿·夏普被《费城探询者报》写成:“油嘴滑舌的骗子”,“没人格的狗娘养的”。选举前夕,报纸又报称弥尔顿·夏普曾经进过精神病院,候选人当即否认,否认又在选举前9天登在头版,再次提醒选民,别忘了精神病院!

沃尔特这么整这位民主党候选人,是因为他与共和党领袖尼克松有“毕生的友谊”。1962年尼克松在美国大选中落败,沃尔特禁止他掌控的费城电视台播报ABC制作的新闻“理查德·尼克松的政治死亡”,理由是,节目的制片人曾经犯过伪证罪。沃尔特始终是尼克松背后的资助者,尼克松当了总统后,沃尔特作为值得信赖的伙伴被派往英国出任大使。这个决定遭到众多反对,尼克松替朋友辩解:“反对者不要总想着他的父亲做过什么。”沃尔特任英国大使期间的政绩是:花100万美元(他自己的钱)装修了使馆;把使馆每年10万美元的消费提高到25万美元(也是他掏腰包);每间办公室都配有上好的红酒与鲜花;频繁邀请好莱坞明星光顾……当然他依然不忘像飞蛾一样围绕着尼克松,吹捧他执政时期的光辉;对共和党人扭动着前胸,期望得到永世的赞同。钱帮他做到了,后继者里根说他是“最亲密的朋友”,老布什赞他“真正的爱国者”。

如果沃尔特是为了替流氓父亲赎罪,为自己早年的污点感到羞愧,翻然醒悟投身慈善,也无可指摘。可他矛盾得要命,一边出现在各种基金会的资助名单上,充任乐善好施者,一边又是传媒帝国中报复心极强的独裁人。但钱的粉饰力量不可小觑,所有恶行都被摆平,新闻偏见统统不提,对政客的袒护也是重情谊的表现。慈善这张价值不菲的天国通行证把沃尔特从地狱里救了出来。

慈而不善1(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与沃尔特·安伦伯格有“毕生的友谊” )

西方被赞美、效仿的慈善,再也不是几百年前的富豪拿出一大笔钱,撒手不管,利滚利用于公益那么简单了。小打小闹的可以参加伦敦正风行的“慈善俱乐部”,花5000英镑与埃尔顿·约翰或罗宾·威廉姆斯吃顿饭,钱全部用来资助儿童或救助艾滋病患者。大的如同索罗斯1997年给俄罗斯送去3亿美元,用于医疗、教育、清除地雷,个人行为免去了政府投票的烦琐,也不会落下干涉他国军政的恶名。它不再是匿名活动,而是可以公开谈论甚至大声欢呼的行为,不能拿挣多少钱判断一个人,却可以用捐出去多少来判断。《福布斯》的捐助金额排名,各种基金会的年度慈善家评选,塑造出生意上锱铢必较,慈善晚宴出手阔绰的新人群,统一的是,两种场合都争强好胜。这些穿着考究的慈善家随时等待被吹捧,他们有上流人的优雅风度,举办无聊的宴会,喝意大利苦艾酒,经常讨论人权。私有财产的丰富和公众的贫瘠这种组合又形成了,拿出1000万美元赞助一个铜管乐队,或花500万美元为流浪狗找个家,这些对国家的文化事业或动物保护可能微不足道,但没关系,慈善家顺带得了美名,逃避交税,获得了权力的新工具。当然,给予总是值得被赞美,但回到慈善的本义:予乐,积德。像沃尔特·安伦伯格这种只予乐不积德的慈善,总叫人不舒服。也许这个渺小的宇宙中真正的完人总是稀少而分散,媒介的发达又使任何污点无处遁形,那就在表达博爱的时候表里如一,实在做不到就匿名,而不是一边热衷公益,一边无德。■

慈而不善2

慈而不善3( 明星虽然有异于常人的私生活,却往往是慈善家名单上的常客:BONO(左图)因为积极促进解决第三世界国家的疾病和贫穷问题被《时代》评为2005年度人物;罗宾·威廉姆斯(上图)曾捐献上亿英镑用于英国的中小城市重建 )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