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摇嘛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简单)
还在青春年少时,看过一次崔健的演出,那天晚上,崔健就像一块磁石,他绕场一周,凡所到之处,人就触电般直立起来,所有的头颅就像铁屑一样齐刷刷地朝向于他,一波平一波起得煞是壮观。观众和崔健一起疯狂地宣泄着自己的情绪,整个体育场就像一锅被烧得热气蒸腾的沸水,散了场我的头还一直在云山雾罩之中,那时我就认定,摇滚乐就是叫人发疯的音乐。作为爸妈的乖乖女,我那时是按照淑女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显然,这样粗鲁的音乐,不适合我。
去年的某天,英国一个叫getamped的摇滚乐队来武汉磨山的压轴演出,我正好在现场,见那主唱光着脊梁,全身贴满了细纸条,觉得好玩,便驻足观看起来,没想到这一看竟把自己给投入了进去。那主唱很善于和观众互动,你想,在场有不少是像我这样的中老年非摇滚爱好者,他居然让大家都张起嘴巴跟他唱起英文来,那要何等的能耐。他先反复教我们熟悉几句唱段,然后在他需要的时候呼应他的主旋律,如此一唱一和,倒把个磨山唱得地动山摇。
我知道那天我很失态,平时那么一个安静本分的人,那天竟拉着孩子生生地硬挤到舞台跟前,傻呵呵地仰着脸跟着音乐左晃右摆地摇滚,跟着主唱歇斯底里地狂吼,热血沸腾得简直是忘乎所以。演出结束后,我也很自然地成长为一个追星族,拿起刚买的纪念T恤,想求那个唱得很棒又长得很帅的主唱一个签名。孩子没能跟上我,我也不管不顾,跟着一帮小青年直往后台狂奔。可能一个孩子他娘追星的动作有点滑稽,我的朋友们在远处看着我笑得前仰后合……这次的摇滚经历很难忘,总惦记着哪天有机会再摇一下。后来报纸上说中、法要在武汉举办摇滚音乐节,我那个高兴啊。音乐节那天,我穿成接近伪摇滚的样子,背着干粮出发了,可到了公园,却没见什么人,原来,音乐节因故改期,要拖到明年以后了,我那个失望啊。
我问自己,怎么年轻时不喜欢摇滚,老了老了,反而总想着摇一下。“五一”回父母家,和一帮旧友见面,人一高兴就想唱歌跳舞,可跳着跳着,就有人嫌没劲,干脆放起了摇滚。那景象,灯光闪烁,音乐霹雳,可陶醉其中的人个个大腹便便,人老珠黄,但我却感觉到我们曾如深潭一样静寂的血液此时却像新出炉的钢水一样沸腾。
前几天上网,看到有人在网上贴出了大量迷笛音乐节的图片,细细浏览,发现摇滚中年还真是不少。当然,作为中规中矩的中年摇滚爱好者,肯定都是要被划到伪摇滚的行列的。我曾研究过摇滚的定义,有人说是一种“反叛”,有人说是一种“精神”,我倒欣赏这个定义:“摇滚就是可以摇的音乐。”多简单,多明了,不就是要摇起来嘛,未必想摇一下就非得叛逆不成。■ 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