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空间的9亿美元新生意
作者:陈赛(文 / 陈赛)
( 《第二人生》游戏画面
)
大卫·林奇拍过一则很未来风格的广告,题为“美丽出售”。模特儿在T型台上几乎赤裸出场,台下观者如云,上下睥睨,兴味盎然,乍看以为是一场性感春装发布会。至后台,才发现模特儿们如蚕蜕皮,竟脱下一层皮肤来。原来这些模特们秀的不是衣服,而是全套“皮囊”。
现实世界中,人皮生意还仅限于想象;在虚拟世界,却已成为现实。实在因为,虚拟世界的往来应酬与现实世界越来越相似,没有一套体面的行头简直没法在江湖上行走——在高尚场所谈生意,好歹穿套体面的西服,换张基努·李维斯的脸;酒吧情人约会,再定做一副安吉丽娜·朱莉的身材;参加示威游行,则越凶悍越好,全身爬满文身……去年,英国未来学家伊恩·皮尔森在伦敦时尚学院发表演说,“未来世界,虚拟文身、电子化妆品、数字浴镜将大行其道,形成一个巨大的虚拟时尚市场”。
根据国际虚拟物品交易巨头IGE公司的报告,2006年虚拟物品交易市场将达到9亿美元。虽然没有明确数据表明玩家们一年花在“打扮”上的钱会有多少,但这个市场显然已浮出水面。在《第二人生》、《虚拟人生》、《There》等大型网络游戏里,人们愿意为自己的虚拟分身(AVATAR)一掷千金,连耐克和Levi’s都在这些游戏中尝试贩卖新款的虚拟牛仔裤,试验各种创意的可能性。个体虚拟服装设计师、虚拟发型师、虚拟首饰设计师们更是应运而生,詹妮弗,美国一位单身母亲,真实世界里做着一份毫无前途的工作——在邮局收发邮件,却机缘巧合,在《第二人生》中变身时尚设计师,专门为游戏中的虚拟分身设计服装、皮肤与首饰,每月进账数千美元,是她之前的薪水的4倍。3个月后,她干脆辞掉了自己的工作,专心于设计事业。
《第二人生》的独特之处在于,游戏里的一切都由玩家创造,游戏只提供一个三维建模工具。理论上,玩家可以用这个建模工具创造出一切东西:从衣服、首饰、发型,到夜总会、电影院、咖啡厅、酒吧,或者飞船、汽车甚至博物馆、艺术画廊。以往的游戏大都是游戏开发人员搭建好的一个世界,角色千篇一律的大胸脯美女和肌肉男,或者恶心怪物机器人;家具、汽车则是素材库里搬出来的恶俗模型。玩家设计元素的介入使《第二人生》变得前所未有的生动和丰富,因此,林登实验室不久前还专门设立4000美元的奖学金,鼓励有艺术背景的学生在这里从事更多的创作。
一直以来,游戏公司和玩家之间为虚拟物品的所有权问题争得死去活来,林登实验室却慷慨地规定,玩家对自己创造的物品拥有自主产权,并可与其他玩家进行公平交易。这一活雷锋姿态赢得了不少玩家的好感。更关键的是,林登币与美元之间的汇率一直坚挺,EBAY、IGE、Gamingopenmarket等网站上都可直接将林登币兑换为美元。据称,《第二人生》每月的虚拟物品交易额都高达上百万美元。林登实验室甚至开始准备要对这些交易行为征收合理税赋。不过这一举动引起了玩家们的抵抗,他们甚至将虚拟茶叶倒入虚拟的波士顿湾,以示愤怒。
与现实世界一样,这个虚拟世界中的利润最高的仍是房地产业。《第二人生》的头号富婆艾琳·格雷夫便是投资房地产起家的。这位33岁的华裔女子在《第二人生》中被视为洛克菲勒一般的传奇人物。她住在德国法兰克福,一年半前,在好奇心驱使下,与丈夫一起玩《第二人生》,以10美元购入第一块土地,如今已拥有680公顷土地,约相等于两个纽约中央公园,林登实验室有90台服务器里保存的都是她的地产。
其实,虚拟世界的生意经与现实世界并无区别。艾琳在《第二人生》中发现自己精明的生意头脑。她懂得分析市场,知道有同行索价过高,便推出定价销售的策略;针对人们喜欢与志趣相投者为邻,又特别将社区细分,设立亚洲建筑风格甚至是同性恋者专区。为确保用者安宁,她又订立规则,如某些地区不能有商场或夜总会,另一些地区则限制建筑物的高度,难怪林登实验室创始人罗斯戴尔笑说:“她就是政府。”不过,更重要的是,格雷夫夫妇深谙控制单位供应量的重要性,以免供过于求冲击“地产市道”,两人生财有道,如今已做成一万多宗生意,拥有20万美元的身家。难怪美国甚至有商学院利用《第二人生》协助学生学习商业运作。
( 《第二人生》游戏融入了许多新元素,在这个虚拟世界里,一切就如同人们现实中的生活 )
但是,《第二人生》并非完全没有风险。他们同样面临可能引发经济危机的各种危险,不久前,有黑客发现游戏中的一个bug,复制了大量的伪币流入市场,导致林登币大幅度贬值。在这样的虚拟世界里,游戏开发商很大程度上像一个政府,他们同样头疼,应该怎样介入这个自由市场,如何保持汇率,以及如何打击网络商业犯罪?
36岁的资深自由职业记者Au(为《连线》、《沙龙》的专栏作家)是林登实验室的签约记者,此人在游戏中留着长发,山羊胡子,穿白色西服,像美国著名的揭黑记者亨特·汤姆森一样,整天拿着一瓶威士忌和一把枪。他的BLOG每天都会报道《第二人生》中发生的种种趣闻轶事,比如玩家们在这里发起T恤义卖,前后已捐给红十字会约6000美元;虚拟的商店还提供给卡崔娜飓风灾民最实质的捐助。去年,《纽约时报》上刊登《游戏是虚拟的,但利润是真实的》一文,对美国网络游戏中的虚拟交易行为进行了报道,认为虚拟物品交易作为存在且发展迅速的网游行为与商业行为,最终会在现实的商业世界中寻找到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