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包

作者:邢海洋

(文 / 邢海洋)

​红包0( 2005年11月18日,沪深股市大幅上涨,九成以上的股票以红盘报收。图为杭州某证券营业所查看行情的股民 )

中国石化集团等炼油企业从国家财政得到百亿红包,但在证券市场,百亿横财并没有使股票大涨,当天,中石化甚至微跌。不过,此前的中国石化已经连续上涨了两个多月,从10月中旬的3.70元上涨到年末的4.60元,压岁钱的预期把中石化送上了历史高位。而中石化的下属企业,从中石化的额度中又分到了小红包的企业,股价甚至创出了新高。齐鲁石化,12月29日大涨10%,扬子石化,大涨6%,上海石化,也大涨近6%。

中国石化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其炼油业务的经营亏损为79.26亿元。但其同时拥有原油开采等上游业务的利润仍在大幅增长。今年前三季度,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5769.9亿元,在消化炼油业务亏损之后,净利润为264.76亿元。而此番中央财政的100亿元补贴,更将其炼油业务亏损一笔勾销。作为一家国有企业,承担了政策损失,再从国家那里拿回补偿,于情于理似乎都无可挑剔。但中国石化集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为一体,集采油和炼油为一体。仅从财政拨款上,可以看出这样一个政府倾向:在责任和利益上,上市公司的利益优于国家利益;在采油和炼油上,两者利益分开,赢利不相干,亏损全由国家兜着。这样说并非毫无逻辑的想当然。试想,现在炼油亏损,承担的是政策性亏损,将来采油亏损了,作为战略性资源,国家怎会任其萎缩。

投资者一定是得到了这样明确的政策讯号,才大胆买入的。垄断性公司就是有其优势,无论什么时候,因为是有着“独一份”的地位,便能旱涝保收。实际上,石化企业的收益明摆在那里,扬子石化前三季度每股收益达到1.24元,齐鲁石化达到0.87元,顶差的上海石化还有0.243元,根本谈不上亏损,相对于他们的净资产,收益率都是相当高的,扬子石化高达21%。这次,扬子石化一笔获得了5.17亿元的红包,上海石化获得6.33亿元的收入。从财务数据上就能看出,油价倒挂带给石化业的,顶多是多劳没有多得,财政的慷慨馈赠锦上添花,形成了多劳多得的局面。

这100亿的资金,最终会增加谁的收入?上海石化在上海和香港两地上市,据测算,每股将增加0.075元盈利,而扬子石化每股增加0.189元。100亿红包的分配并非完全不科学,基本按照原油加工量分配,中国石化此次获得的财政补贴在68亿元左右,这68亿元在纳税前将为中石化每股收益增加0.0784元,考虑到所得税和子公司并表,预计对中石化每股收益的贡献在7分钱左右。这将为中石化195.8亿股流通股带来约13.7亿元的“大红包”,公司H股股东大概能从中分得11.75亿元,是A股股东受益的5倍多。

不久前,中国石油提出对吉林化工、锦州石化等三家公司进行要约收购,一度激起了投资者对中石化收购下属上市企业的猜想。如果中国石化整合,需要收购的流通股不仅总值庞大,仅A股流通股市值逾100亿元,而且股权结构极其复杂。中国石化目前拥有镇海炼化、上海石化、仪征化纤、齐鲁石化、扬子石化等8家A股或H公司,其收购整合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有境外机构预测,如果中国石化采取中石油的现金收购方式让其上市子公司退市,需要支付大约280亿元人民币,一个非常高的代价。几乎没有投资者相信中国石化能够这样做,但如今,政府财政可以从容拿出100个亿,投资者的想象力于是水涨船高。或许正是这个原因,中石化下属的几家炼油厂开始了狂涨。

一个非市场化的讯号带给市场的,恐怕就是对理性投资规则的否定了。石化业本来是一个周期性行业,随着石油市场的变动而变化,但目前,发改委的调控下,成品油价格何时涨何时落是未知的。但至少,原油价格的波动是公开的,投资者可依据原油的起落大致推测炼油厂的盈利状况。现在,投资者对成品油的盈利也不知道了。可见,一个竞争性的市场,不仅对我国的能源供给有利,对股票市场的规范化运转也是有利的。这次是100亿,下次会是多少呢,100亿的依据是什么,有没有测算的标准。从这样一个大整数上不难推算,财政的拨款并不依据严格的计算,而是一个估算。至于100亿如何分配,反而要科学得多,按照加工原油的数量,免得各厂之间争执。100亿的资金,完全来自纳税人,谁代表纳税人和政府议价呢?如果有,因为关切到自身的利益,相信纳税人当锱铢必较,总不会得出那么完整的一个整数。

当然我们注意到,在一个大的财政拨款上,数字多是简化的。比如,中央政府减免农业税,因此安排150亿元增加对产粮大县和财政困难县乡的转移支付;又比如,国家为西部中小学生免费提供书本和学杂费,也需百亿资金。我们的财政收入达到了3万亿元,的确有了大笔花钱的底气。唯愿这些钱多花在雪中送炭上,而非锦上添花上。■

上一篇: ​为孩子做个备份
下一篇: ​冬天的树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