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斯: 一部香水发展史
作者:驳静( 手工采摘茉莉花 )
那几天我在南法城市安迪布(Antibes)的朋友处小住,它的东面是尼斯,南面是戛纳,也是一个蓝色海岸上的美丽小城。下午时分,听说夜里有流星,朋友几个决定吃过晚餐顺便去瞧瞧。蓝色海岸地区的观星台,有一个官方非盈利组织OCA,每年都会发布观景台年报,公布最佳流星观测点以及观星台位置。最近一处是离安提布半小时车程的格拉斯。
是夜,我们携佳酿零食、备御寒衣物,按OCA的说明趋车欣然前往。最后停在了山坡的一块平地上。大家伙铺上野餐布席地而坐,闲谈等流星,最后看到不成群的几颗,须臾而过。不远处是半山腰里的格拉斯城,若是白天,这个高度还可以俯瞰地中海景貌。
这就是我与格拉斯的首次接触,与它的香水盛名毫无关系。但格拉斯有太多慕香水之名而造访者,事实上,这座城市的历史,几乎是依附于香水制造业的历史。
中世纪时,格拉斯就已经在制革业里颇有名气。其制作的皮革,已被出口到意大利的热那亚或比萨。因为浸泡生皮(鞣革)的溶液中,主要成分就是狗粪、马尿,甚至还有人类排泄物,所以皮革的主要客户群(贵族阶层)自然希望既要身披华服,又可避免恶臭如影随形。重点客户的集体普遍意愿,自然而然地催生了格拉斯的香水制造业。
第一位想出两全之策的皮革商,就是那位每个去到格拉斯的人都会听说的戛里玛(Galimard)。因为今天他的香水制造厂,是每家旅行社的格拉斯行程中的必到之地。与弗拉戈纳(Fragonard)和莫利纳尔(Molinard)一起,作为格拉斯对外开放的三家香水制造厂而游人纷至。
( 调香工作室。闻香师正在调制新的香水配方 )
而当年的戛里玛,尝试将皮革手套放到玫瑰水薰香盆里(这个主意其实来自东方阿拉伯)。他将第一件试验成功的作品,送给他尊贵的客人梅迪奇的凯瑟琳(Catherine de Médicis),很快就在上流阶层朋友圈里获赞无数。显而易见,戛里玛的新产品一炮打响,完全挠到了上流社会的痒处。这个空白市场一露端倪,就被其余皮革商群起而模仿,逐渐格拉斯在香料行业后来居上,慢慢排挤了原本的行业翘楚蒙彼利埃(Montepelier)——这座位于法国西南部最大的城市的药妆店,正是彼时香料行业的领头羊。
到了17世纪,波旁王朝的重税使格拉斯的皮革业积重难行,再加上来自尼斯等地理优势相近的城市的强大竞争力,格拉斯逐渐从皮革业历史中隐退,其经济发展重心自然地转移到了香水业上。在后人眼里,这不啻一次从“臭”到“香”的华丽转身,仅从味道这一点上,就已经是一桩划得来的买卖。至少,由此发展起来的旅游业,很大程度也得益于此。确实,格拉斯在“香”这个产业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地中海气候,适合一些当时罕见的花香:薰衣草,香桃木,玫瑰,野生橘子花,含羞草。这些就是格拉斯最初获得“世界香水之都”时有代表性的花种。尤其是茉莉。
( 弗拉戈纳香水工厂 )
“你们中国的茉莉花也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我们蓝色海岸地区的茉莉细而长,中国的则圆而润。”在提及茉莉时,戛里玛香水厂的工作人员见游客中有不少亚洲面孔,这样解释道。茉莉必须以手工采摘,其最佳时间在一天的破晓,即茉莉花香最浓之时。
说到茉莉需在破晓时分采摘,岂知却有其牵一发动全身的重要性,有时甚至涉之大局。改编自同名小说的电影《香水》(Perfume:The Story of a Murderer),对格拉斯在香水业中的地位着墨甚多。电影中少女连环失事案甫现于格拉斯城,全城戒严的提议却被强烈否决了,其动因完全在于茉莉花的采摘时机,倘若破晓时分的采摘完成不了,将会导致格拉斯一场不小的经济危机。
( 法国香水莫利纳尔工厂的蒸馏设备 )
梦露号称穿着入睡的“香奈儿5号”(Chanel No.5),其中调主用香氛就是格拉斯八九月份的茉莉和5月份的玫瑰。这两种花来自穆勒(Mul)家族的花田。这座离格拉斯城10公里远的花田,已经经营了五代。现在的花田主是72岁的约瑟夫·穆勒(Joseph Mul),但他要做的算术几乎与其曾曾祖父时代没有区别:1公斤茉莉需要将近8000朵,这需要花去两位手脚最轻最快的姑娘一天的时间(确切地说,是一天之中最适宜采摘的五六个小时),而提炼1升纯油(可以用于制作纯香水的提炼油,这是继固体香膏后的第二道提炼物),需要整整660公斤茉莉。
至于“5月玫瑰”(Rose de mai Centifolia),一年只有3周花期,更是来之不易。因为数量有限,穆勒家族花田生长的茉莉和玫瑰只专供给香奈儿,尤其用于制作它的“香奈儿5号”这一瓶全世界卖得最多的香水。
借助电影中毫无天赋的香水生产者巴尔迪尼之口,格拉斯还有此美誉:“香氛的家园,香水的天赐之地。”(The home of scents,the promised land of perfume.)他将格拉斯尊为气味的罗马古城、香水的乐土,就像朝圣者的耶路撒冷一样,是制香者的希望之乡。
香水博物馆里展示的古法制香和香水工厂的切身体验,已经令人浸入气味过久而需要新鲜空气。但好些姑娘到参观末尾,禁不住“专属自己的香水”的诱惑,真的去用普通人的鼻子选取前、中、后调的三种香氛,所得之物恐怕难以恭维,一旁协助的专家,也未必能说是行业内的佼佼者。因为真正的调香师,在做着更重要的事。
像葡萄酒业的品酒师一样,香水制造业的闻香师也是几乎靠天赋为生的职业。他们也被称为调香师,事实上从原词“Grand ma?tre de nez”上来看,确实不如“闻香师”这个着重鼻子这样感叹的称谓更准确。要觅得嗅觉灵敏超乎的鼻子,再训练至少5年,才能培养出一个真正的闻香师,然后,他接下来的重要任务,则是去调制新的香水配方。能做到这一点的人,据说全世界只有200多位,其中仅在格拉斯就有将近50位。《香水》里诞生于巴黎臭气熏天渔市、却具有最能辨别香味的鼻子的格雷诺耶,大约是这类人里传奇之致的一位。格拉斯在香水制造业上的地位,因此是任何一个城市都不能比拟的。只有在格拉斯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一个闻香师才能称得上是一位制香者。他们的鼻子跟品酒师的舌头一样,只一张高额保险单就证明了其非同一般的价值。他们的生活也有着严格的控制,烟酒是绝对的禁忌物,辛辣自不待提。
所以,所谓的香水之都,并不是因为这里有大片的花田。花田自然有。格雷诺耶吸取的第一位少女体香,就来自一位在薰衣草田工作的割草姑娘。电影里数次出现薰衣草田,但浮光掠影而过,并无大肆渲染,恐怕也是因为今天的格拉斯周边并无上好的薰衣草田存留。但是一到六七月份,有土之处倒是可见零星的紫色花穗,虽无大片的紫色蔚为大观。问及看薰衣草田,格拉斯人多半会推荐他们去吕贝隆(Luberon)或者高尔特(Gordes)地区,都是周边车程3个小时以内的地区。7月份恰逢薰衣草季,中国游客骤至,已然有新人为争夺一块草田的优先拍摄权大打出手的新闻现世,总之,紫色薰衣草田这一幅被符号化了的“唯美爱情”象征俨然一处“黄金周”去处。然而花季只此数周,又无别处可替代,大色块在视线里的衍生,其美的享受确实不可比拟,再加上香水这类产品做其价值感的后续支持,自然有不可避免的趋之若鹜。
现实中的格拉斯,有1万人口以香水制造业为生,超过半数的产业税收来自香水制造业,高于旅游业和服务业。除了人们口中普遍意义的香水(其实也因香料和酒精含量比例不同而分为5种),实际上香水业的产品有很多种。光是第一级提取物就有诸如固体香膏、纯油、精油、脂状油等,而各类芳香剂占了格拉斯一半以上的出口产品。格拉斯地区的香水制造业,确实在整个法国处于无可代替的位置。(文 / 驳静) 一部薰衣草发展史格拉斯香水行业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