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伦1793:拿破仑的本命年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土伦1793:拿破仑的本命年0

1793年拿破仑24岁,本命年。太岁当头坐,无喜必有祸。有人传说拿破仑说中国是睡狮,但据澳大利亚人费约翰考证,那话其实是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说的。所以,我可以大胆猜测,拿破仑应该也不懂“过槛儿年”的道理。但那一年他的确不太顺,虽然他最后还是过了槛儿。

这一年,拿破仑和科西嘉的民族主义领袖巴斯夸·保利(Pasquale Paoli)彻底决裂了。拿破仑的父亲夏尔·波拿巴(Charles Bonaparte)曾是保利的副手,拿破仑也曾十分崇拜保利。但保利想投靠英国,而拿破仑想要在法兰西共和国建功,觉得科西嘉在法国属下才会更好地发展。这些方向路线上的不同之外,保利好像还不大看得起这个自己昔日副手的儿子。拿破仑曾经写过一本关于科西嘉的书,献词写上了他的名字送给他。可是他却不太领情,还说了些不鼓励的话。后来拿破仑写信索要这本书,他又回信说,自己没有工夫到纸堆里去把它翻出来。拿破仑的弟弟吕西安(Lucien Bonaparte)也是一个亲法分子。这一年3月,他向法国土伦方面告密,说保利想要投英。巴黎方面立即派出三位特派员到科西嘉,要解散保利的国民自卫军。

三位特派员中,有一位是科西嘉籍的国民公会代表萨利切蒂(Antoine Christophe Saliceti),他劝说保利到土伦去,和他们一起商量科西嘉岛的防务。但是保利没有去。后来,拿破仑也参与到特派员中间,“提出了种种友好的建议”,但保利都不为所动。此时,保利派和亲法派又起了冲突,拿破仑还一度被保利分子囚禁。只是因为其家族在当地还有影响,有的村民对他还有感情,又把他偷偷放了。矛盾公开化了,保利向英国提出结盟要求,亲法派在英国海军的威胁下已无法在科西嘉岛立足。拿破仑只好带着全家乘船逃离科西嘉。6月13日,拿破仑一家踏上普罗旺斯海岸,来到土伦。但“当时普罗旺斯眼看就要发生反对巴黎革命政府的叛乱。即使像马赛和土伦这些一年前还以热烈拥护共和国著称的城市,现在也对巴黎的事态发展感到厌倦”。果然,8月28日,土伦城里的保皇党把英国和西班牙的军舰放入土伦港,并由他们来为路易十七守卫土伦城。

1793年拿破仑一家抵达普罗旺斯后怎么生活?约翰·霍兰·罗斯(John Holland Rose)的《拿破仑一世传》里说:“他的一家人正在普罗旺斯的乡下到处漂泊,靠着法兰西共和国政府施舍给科西嘉流亡者的菲薄救济金,维持生活。”英雄末路了吗?但拿破仑一家都是顽强的人。拿破仑的老母亲后来一直活到86岁,那时候拿破仑的帝国已经覆灭21年了,罗斯认为,这“突出地证明了她具有充沛的生命力和刚毅的意志力”。也就是说,这样一位母亲的儿子,在过本命年的时候,不需要扎红腰带,只需要来回奔波,瞅准机会下手就好了。

土伦事件发生后,拿破仑来到驻扎在土伦西北奥利乌尔(Ollioules)的法国共和国派的部队里,他来看望他的科西嘉老乡萨利切蒂,由于拿破仑的逃亡,萨利切蒂在科西嘉的使命在灾难中结束,现在他仍然是国民公会的特派员,但任务是整顿准备围攻土伦的这支部队——这支部队正处于混乱状态,指挥官卡尔托(Jean-Fran?ois Carteaux)原本是画家,他连自己大炮的射程都不知道,而炮兵指挥官多马尔坦又受伤残废了。这次见面,据说拿破仑求萨利切蒂办了两件事,一是让他的哥哥约瑟夫获得了有利可图的军需官美差,一是让他的小弟弟路易当上候补军官。萨利切蒂反过来向拿破仑提出一个要求,就是要让他取代受伤的多马尔坦。只有不到半打的野炮却要面对拥有数百门大炮的英军,这得多想当官才愿意去呀?但拿破仑愿意,对于他来说,这才是真正的机遇与挑战并存。9月16日,他得到正式任命。

​土伦1793:拿破仑的本命年1( 科西嘉的民族主义领袖巴斯夸·保利 )

600多页的《剑桥战争史》介绍了从古希腊开始至伊拉克战争中的人类战争,在这本书里留个名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但“土伦之战”却没有被这本书忘记:“由于拿破仑·波拿巴指挥的法军有效地利用了大炮,从而收复了以前被英国夺去的土伦。革命军再一次奋勇向前。”就这一句,它表明,这一战役对法国革命的重要性,但没有表明拿破仑运用炮兵对战争史的重要性。但前面说过,拿破仑当时并没有多少炮。有些史书给出了具体的数据是:几门野炮、四门较大的炮和两门臼炮。没有弹药,也没有维修工具。

为了搞出来大炮,拿破仑用了不少招,他后来给陆军部长打报告说:“我已派了一位能干的军官前往里昂、布里昂松(Brian?on)和格勒诺布尔(Grenoble),去搜集一切可能对我们有用的军械器材。我已要求‘意大利方面军’把他们在守卫昂蒂布(Antibes)和摩纳哥中用不着的大炮提供给我们……我已在奥利乌尔建立了一个有80名工人的军工厂。我征用了从尼斯(Nice)直到瓦朗斯(Valence)和蒙彼利埃(Montpellier)一带的马匹……”你不能怀疑这个报告的真实性,因为在那些秋雨连绵的日子里,拿破仑甚至为此积劳成疾,染病发烧,而且“这个病使得他随后几年两颊更加苍白,眼圈旁边起了皱纹。这样就使他的眼神显得神秘莫测,几乎有些像幽灵似的;这种眼神使人见到就毛骨悚然……”

但不管怎么样,炮兵部队需要的装备总算是被收拾齐整了;而且,拿破仑还因此获得了少校军衔。然而这还不是说拿破仑马上就可以成为“无敌大炮”。前面说过,总指挥官卡尔托是个画家,不懂打仗。拿破仑曾在10月提出计划:设置两座炮台从海上封锁土伦,一座设在厄吉利特(Eguillette)海角,一座设在巴拉吉耶(Balaguier)海角。但在这两个位置上,英国人已经有了炮台,这就需要牢固地据守克尔(Caire)海角上的阵地做掩护,以便炮兵可以把自己的炮台设置在厄吉利特和巴拉吉耶两个海角的边上。但卡尔托并不能理解这个计划,虽然他派了勇敢的助手拉博尔德率领400人过去,但这400人很快就被敌人打跑了,此后不管炮兵指挥官怎么请求增援,都再无效果。

不仅如此,据说这位总指挥官还老是指挥炮兵。比如有一回他把拿破仑带到马利博斯克和鲁日、勃兰之间的一个高地,说在那儿设置炮垒可以同时轰击敌人3个炮台。拿破仑试图向他说明,这种设置在敌人3座炮台之间的炮台,敌人只要一刻钟就可以彻底摧毁,并消灭那里所有的炮手,但是这些解释徒劳无效,卡尔托仍旧坚持自己的意见。还有一回,这位将军吩咐在一座石头建筑物前构筑一座炮台,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反正他没有想到过这样做没有给大炮的后坐力留下必需的空间,而震落的房顶上的瓦砾还可能伤着炮手。类似于这样的事情让拿破仑十分恼火,只好用书面方式请求卡尔托给他下达总的指示,而在如何执行这些指示的细节方面让他自行处理。于是,卡尔托要求他指挥炮兵连续轰击土伦3天,然后由自己派3个纵队进攻要塞。这个答复简直让拿破仑发疯。

不久,卡尔托被调到阿尔卑斯军团,统率里昂附近驻军的多佩(Fran?ois Doppet)接替了他。多佩原来的职业是医生。11月15日,在邻近马尔格雷夫要塞(Fort Mulgrave)前哨阵地的一场战斗中,拿破仑率军死战,正在直插该堡垒背面的入口处时,多佩却因为自己的一名副官受伤而鸣金收兵。拿破仑当时前额受伤流血不止,他就这样冲到多佩所在的地方大骂。多佩也很快调走了,“身材高大而颇有军人气魄的迪戈米埃(Jacques Fran?ois Dugommier)继任法军司令官……尤其重要的是,迪戈米埃授予波拿巴以指挥炮兵的全权”。好了,时间也差不多到决战的时间了,结果就不多说了。

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王朝田、梁湖南编著的《从土伦到滑铁卢:拿破仑战争述评》一书认为:“这个战役的规模虽有限,但它在拿破仑整个军事生涯中却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拿破仑第一次显示了卓越的指挥才能和敏锐的洞察力,从而由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军官一跃成为众人瞩目的风云人物。”这本书还引用了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的《拿破仑文选》,说总指挥官迪戈米埃在战后呈请为拿破仑晋升军衔,当时他在给救国委员会的信中写道:“请你们奖励并提升这位年轻人,因为如果不酬谢他,他也会靠自己而出人头地。”据说根据这位将军的提议,拿破仑很快就在1794年1月14日被破格提升为炮兵准将。但更多的史料都证明,拿破仑被破格提升为准将是在1793年的12月22日——他的本命年就要过去的时候。

此外,笔者以为,拿破仑在土伦显示的也不仅仅是指挥才能和洞察力——这两点一般大学教授也可以有,大学也出战略家、战术家,但他们不能指挥打仗,还有统帅士兵的能力。至少是在卡尔托瞎指挥的时候,拿破仑就给人民代表加斯帕廉写过报告,说明收复土伦所应做的一切。加斯帕廉后派专人把收到的围攻计划送往巴黎,并从巴黎带回指示:卡尔托立即离开围攻土伦军总司令部。至于对待卡尔托的继任多佩,前面说过了,拿破仑骂过他。而骂他的结果是什么?“士兵中间滋长了强烈的不满情绪,他们纷纷向巴黎来的特派员提出请求,恳请撤换指挥无能的司令官。”(《从土伦到滑铁卢:拿破仑战争述评》)

《拿破仑一世传》还记载:他曾下令在距英军控制的马尔格雷夫要塞很近的地方建立一个炮兵阵地——该阵地距离马尔格雷夫要塞那样近,以至萨利切蒂描写道:该阵地是在英军的手枪射程之内的。如果那个炮兵阵地能够开炮,是会产生决定作用的。但是,谁能在这个阵地上开炮呢?第一天,该阵地的全部炮手都被打死了或打伤了。这时,面对着敌方的枪林弹雨,即使那些不顾生死的雅各宾派也畏缩了。波拿巴就下命令说:“把它命名为‘无畏勇士的炮组’(Hommes Sans Peur)!”个人荣誉感和民族荣誉感——奔放的法国人性格中最敏锐的感情,为之打动了;从那以后,那个大炮阵地的炮手前仆后继,始终保持了满员状态。

上面能搞定领导,下面能搞定士兵,这也许才是土伦在拿破仑的本命年给予他的最重要的成长。除此之外,土伦之于拿破仑颇有些像本宁堡之于马歇尔。在这3个月的进攻中,拿破仑遇到了让-安多歇·朱诺(Jean-Andoche Junot)、奥古斯特·德·马尔蒙(Auguste de Marmont)和路易斯-加布里埃尔·絮歇(Louis-Gabriel Suchet)等人,而日后正是这些人成为其描绘梦想的大画笔。

在土伦,拿破仑还结识了巴拉斯。1794年,“热月政变”中拿破仑由于和罗伯斯庇尔兄弟关系紧密而受到调查,后来又因为拒绝到意大利军团的步兵部队服役而被免去准将军衔。1795年,正是巴黎督政官巴拉斯的重新起用,让拿破仑有机会成功平定保王党的武装叛乱,并在一夜之间荣升为陆军中将兼巴黎卫戍司令。也同样是这个巴拉斯,让拿破仑认识了约瑟芬——拿破仑后来的妻子、巴拉斯的前情妇。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约瑟芬也许才是拿破仑一生的槛儿,但那已经是他本命年之后的事了。(文 / 泡泡唐) 历史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巴黎拿破仑·波拿巴中世纪1793土伦战役土伦本命年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