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盟的表态能否重启巴以和谈?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邹珊)

阿盟的表态能否重启巴以和谈?0( 4月9日,美国国务卿克里在耶路撒冷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举行会晤 )

4月29日,卡塔尔首相阿勒萨尼正式提出,巴勒斯坦与以色列可依据双方共识互换土地,但不一定完全以1967年中东战争前停火线为标准。这一表态被视作阿拉伯国家联盟在该问题上的让步,受到了美国国务卿克里的欢迎。

2010年9月,巴以和谈在短暂重启后再陷僵局,至今仍无起色。阿盟方面为何选择此时做此表态?“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第一任期中,对巴以和谈的重视并不够,而此次上任后他到访了以色列和约旦河西岸,虽未提出具体方案,还是提出了更新和谈的希望。阿盟这时做此声明,一是配合美国的变化,二是因为在历史上,该组织曾在巴以谈判中发挥过很大的作用。原先,埃及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现在,埃及的地位有所下降,而奥巴马在访问中东时又特别表示,希望土耳其在巴以问题上做出更大的贡献。所以,阿盟目前的主导国家,还是想借此声明,显示自己在巴以和谈上的作用,突出在地区问题上的存在。”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王建这样告诉本刊。

同时,中东局势也在推波助澜。“如今的中东地区,动荡的政局四处可见,阿盟这样做,是想为巴勒斯坦创造些许希望。”以色列海法大学中东历史学研究员采克维兹(Ido Zelkovitz)这样告诉本刊,“巴以和平可提升阿拉伯世界的政治稳定性,而阿拉伯世界与以色列的正常化关系,则将间接挫败伊朗及其核计划,伊朗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也会随之减弱。”“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和‘从中东抽身’的说法,也促使阿盟想通过此声明表示:我们仍在统一战线上,不要轻易离开。”王建也说。

但无论动机如何,“这是一个积极信号”。哈佛大学高级中东研究员弗莱里奇(Chuck Freilich)告诉本刊:“2000年7月,以色列总理巴拉克曾在戴维营做此提议,13年后的今天,阿盟终于有所行动。其实,1967边界只是一条停火线,是可以依据现实情况做相应调整的。多年来,人人都知道,在巴以双方间达成协议的可能性,是建立在互换土地的基础上的。如今阿盟终于承认了这一现实,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达成协商。”

可协商看起来并非易事。巴勒斯坦方面表示,阿盟此番表态虽无新意,但与其立场一致。若以色列接受,巴勒斯坦和阿盟方面愿意开始和谈。但以色列政府内部却存在分歧,虽然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支持为巴以间可能达成的和平协议进行全民公决,但以方负责和谈事务的司法部长与现任议会外交和安全委员会主席均反对公投提议。

“内塔尼亚胡以前也说过‘要做出历史性让步’,但迈出这一步是非常困难的。目前以色列是多党联合的政府,其中的右翼政党不会轻易同意。”王建说,“实际上,阿盟此番声明只是一种姿态,和平进程其实是很难从外部来推动的。巴以关系中存在许多问题,其中,领土问题恰恰是最好解决的,现在双方最缺乏的是信任和安全感。比如巴勒斯坦方面,我为你做出让步了,但我不敢相信你能同意我建国,所以,目前谈判双方究竟有多大意愿去达成和平协议,还有很大的疑问。只是单纯地对‘1967年边界’做出调整,于巴以推动和平进程而言,意义非常有限。”“阿盟的实际影响力也很有限,更何况,阿拉伯国家都正深陷于自身危机,并不具备催促巴勒斯坦的余力。”弗莱里奇这样告诉本刊。

此外,欢迎阿盟让步的美国其实也不能真正促成此项提议的落实。“带动和平进程的唯一途径,在于美国必须明白他们需要强迫以色列撤离曾经占领的土地。对于‘和平’的一再强调,只会鼓励以色列将眼下情势继续下去。”英国埃克斯特大学阿拉伯与伊斯兰研究所教授帕贝(Ilan Pappé)这样告诉本刊。“美国奥巴马政府已承诺将阻挡联合国向以色列施压,并且不会向其做出任何撤回军事或经济援助的威胁。只要以色列的右翼政府拒绝妥协,而美国又不愿对其强硬,那么和平进程将很难有所进展。”美国旧金山大学中东研究项目主任朱恩斯(Stephen Zunes)则这样告诉本刊。 阿盟表态中东局势能否和谈重启以色列总理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