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媒体音乐头班车上的SONOS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尚进)
( 通过Wi-Fi网络,可以让iPhone、iPad、iPod Touch、Mac直接成为SONOS产品的便携控制终端 )
“全球音乐产业正在步入复苏的轨道,数字音乐播放方式的个体化技术变迁,促成了一个新拐点的形成。”国际唱片协会首席执行官弗朗西斯·穆尔(Frances Moore)在谈论音乐产业新变迁时如此说。之所以被形容为拐点,是因为在国际唱片协会(IFPI)对2012年全球音乐产业统计后发现,2012年全球音乐产业实现了0.3%的微增长,这是1999年以来的首次增长,止住了持续十余年的下滑。而165亿美元的总销售额中,有56亿美元来自数字音乐,约占全球音乐总营收的1/3,同比增长了9%,而唱片销售却继续下滑了5%。苹果iTunes音乐商店去年营收了43亿美元,向版权公司支付的音乐版权费接近34亿美元,这在苹果iTunes全年总营收中占比达22%。而2012年数字音乐市场整体版权营收56亿美元,苹果的34亿美元,直接占了全球数字音乐总营收的60%。
之所以数字音乐销售可以出现爆炸性增长,并不只是归功于苹果音乐商店模式的下载营收,更为潮流的在线流媒体音乐服务正在形成更易于音乐消费的新渠道,并且明显受到了“90后”年轻一代的追捧。Strategy Analytics的数字媒体研究总监马丁·奥拉森(Martin Olausson)解释认为:“以Pandora、Spotify、Rdio为首的在线流媒体音乐服务收入已经到了11亿美元,增长速度高达40%,反倒是传统数字音乐下载收入的39亿美元,只保持了8.5%的增长率。”也正是因为看到了数字音乐消费的良性增长,亚马逊在2013年初针对iPod等音乐播放器在线音乐消费进行了一次购物流程的细致优化,试图赶上从数字音乐下载到在线流媒体音乐服务转型的头班车。
对于音乐消费而言,数字下载往往需要直接付费,并且永久保存这些数字产品,而流媒体音乐服务往往是免费的,以广告服务换取音乐享受。但在相匹配的播放设备上,数字音乐下载则明显被牢牢打上了苹果烙印,iPod接口成为硬件物理方式的关键点,而流媒体音乐却往往只是一个应用程序,可以被安装在各种智能设备上,并且与社交网络和无线环境颇为亲缘。事实上,这种流媒体音乐服务蚕食数字下载音乐的消费方式变迁,背后更蕴含着播放设备的剧变,拥有iPod接口的音箱不再重要,反倒是能够便捷匹配在线流媒体音乐流的音响系统,一夜蹿红。“数字音乐消费特性的微妙变化也许就意味着数十亿美元的市场机会。”马特·霍南(Mat Honan)在《Wired》上评论道,“且不说Pandora、Spotify和Rdio代表的流媒体音乐服务每年50%的膨胀速度,就那些投资将房间内音箱替换为iPod接口的设计酒店们,就需要未来重新装修一下了。”
SONOS无疑是最早就意识到流媒体音乐服务机会的系统制造商,从2005年第一代的ZonePlayer 100起始就将互联网作为音乐源头,并且充分发挥Wi-Fi作为家居环境内网络的分享传播特征,直接融合性地将流媒体音乐、多种组合可能的无线音箱、作为遥控器的各种智能手持设备,有活力地串联了起来。与BOSE和JBL那些传统音响制造商不断更迭产品以适应数字音乐消费器材特性不同,SONOS更接近为完善流媒体音乐服务生态而生,更强调音乐来源自网络端口,而不是单纯的音频线缆或者iPod播放器。
作为网络设备巨头的思科,也意识到了基于网络数据环境下的音乐播放商机,当时思科CEO约翰·钱伯斯号称要将SONOS挤出无线音乐市场,最终却不得不放弃了无线音乐桥接器的后续产品。索尼的工程师也研究过很久SONOS的产品,但要模仿单纯的音箱不难,要再造一套无线音乐服务的软件和硬件整体组合,却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不过依旧小众的SONOS并非没有烦心事,老牌流媒体服务商Pandora也不满足于目前的商业范畴,而是希望自己能搭建成平台级的服务,更多地去开拓汽车移动数字音乐的商机。拥有第一大视频流媒体网站YouTube的Google,已经盯上了流媒体音乐服务的商机,但Google并不乐于采取目前流媒体服务普遍遵循的开放原则,这也让依托于开放音乐生态的SONOS暂时无法连接。
( 约翰·麦克法兰 )
改变在于音乐体验
——对话SONOS创始人及总裁约翰·麦克法兰
三联生活周刊:全球音乐工业在2012年迎来了微量增长,数字音乐在线消费弥补了唱片销量的下滑,而数字音乐中流媒体方式明显收入增长非常快,你认为对于SONOS而言,这是否意味着商业成熟期的到来?
约翰·麦克法兰(John MacFarlane):如果只是看全球唱片业的微量增长数据,可能还不能给我们一个全面的理解,因为美国、欧洲市场与中国市场有很大的不同。欧美市场10年前这个销售量是450亿美元,去年是150亿美元,大约缩水了2/3,目前也只是渐进的回暖态势。真正音乐消费的增长点还是在新兴市场,中国现在正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QQ音乐、百度音乐、豆瓣电台,这些在线音乐新消费方式的流行,正在成为中国音乐行业收入提高的核心驱动力。数字音乐的流媒体方向无疑对SONOS而言是非常好的趋势,它印证了SONOS工程师们坚持的设计理念,无线音乐的家庭分享,必将以文化方式展现。这不仅是SONOS的机会,对于音乐家和歌迷而言,更是音乐工业生态恢复活力的机会。
三联生活周刊:SONOS试图改变的可能更多是音乐习惯,改变了一个音乐播放的方式,不是只谈Hi-Fi和固有声学的观念,尤其是SONOS产品一直崇尚Wi-Fi无线特征。过去几年伴随苹果iPod和iPhone的流行,音乐播放器市场也发生了变革,苹果接口成为音响的必备功能,BOSE和JBL等老牌音响制造商借机找到了新机会,更涌现了B&O和Behringer等高端小众品牌。SONOS所推崇的无线音乐环境跳过了苹果接口,你们如何改变人们的音乐体验方式?
约翰·麦克法兰:SONOS注重的是改变人们听音乐的一种体验,这种体验是我们设计产品时一直在自我强调的。我们的目标是人们在居家环境下,获得真正优质的音乐体验,这是我们的使命。SONOS的体验并不仅是Hi-Fi层面的,Hi-Fi更多是追求音乐播放硬件上的品质,好器材获得好声效。SONOS更关注用户如何找到最简单的听到好音乐的方法,开放的互联网环境,便于用户直接从SONOS音箱上直接连接互联网音乐服务,而不再是CD的物理介质方式,或者将个人数字音乐拷贝到播放器内,沿用那些模拟时代的音乐消费习惯。SONOS的开发理念非常注重分享,可以让不同型号的SONOS喇叭组合,形成家庭环境内的无线音响系统,而iPod和智能手机所带来的数字音乐,更多是强调个人化的,往往是搭配耳机的户外音乐感受。
三联生活周刊:从2007年开始嵌入Pandora到Last.FM,从Spotify到Rdio,SONOS跟全球最重要的几大流媒体服务平台都深度合作,不久前SONOS开始支持QQ音乐,未来还有什么深度合作的中国本地流媒体服务尝试?中国本地音响制造商也渐渐看到了流媒体的趋势,他们未来如果也制造类似SONOS的播放器产品,你们如何应对低价产品的挑战?毕竟互联网服务是很难设置竞争门槛的。
约翰·麦克法兰:我们希望未来能与全球越来越多的流媒体服务合作。与全球其他顶尖互联网流媒体产品近似,QQ音乐也采用了公开的API,便于我们与其适配组合。中国有几个不错的流媒体产品,譬如豆瓣电台,以前是很小众的服务,但是体验很不错,并且有高码流的音乐版本。尽管视频流媒体有别于SONOS所关注的音乐流,但YouTube单纯访问量还是最高的,视频流中也可以只播放音乐,我们跟Google谈,希望他们开放YouTube的API给流媒体音乐体验,但似乎Google很保守。而谈到类似流媒体播放器材的竞争,我想是不可避免的,目前最直接的竞争来自蓝牙音箱,思科早前也进行过类似的产品尝试,还有索尼也在考虑复制SONOS的产品模式。但SONOS创立已近10年了,我们一直在引导着流媒体播放领域的发展,过去几年竞争对手出的产品没有一个比我们的更好,SONOS的品质竞争力是很难被复制的。
三联生活周刊:在流媒体形成规模平台前,Podcasting概念也曾流行,但面对流媒体服务的音乐版权门槛,小规模的流媒体,甚至自媒体方式的内容创造,还有可能被SONOS所接纳吗?
约翰·麦克法兰:每个国家每个地区的市场差异很大,有些地方流媒体服务是需要牌照的,有些则要跟当地唱片公司谈授权,QQ音乐和百度音乐有足够资金实力,但并不代表小公司就没有机会,在纽约有一个五人组成的SONGZA,就非常受欢迎。 头班车SONOS流媒体音乐服务数字音乐流媒体sonos苹果互联网音乐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