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货地址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收货地址0

购物网站泄露用户信息的风波之后,J忙不迭地修改密码。打开“账户中心”的时候,她鬼使神差地点进了“收货地址”——映入眼帘的竟然有十几行五花八门的门牌住址,有一些简直闻起来都有呛人的灰尘味道。J不禁怀疑起自己是否如此狡兔三窟,不停飘荡在各式各样的房子之间。

刚开始是中学时期的家庭地址,联系方式还是带区号的固定电话。生锈的信箱,邮局绿色细格子的包裹单,从流行到倒闭的贝塔斯曼书友会目录,就像被抛弃的老房子一样,已经很久未曾光顾J的脑海。地址严格按照“省、市、区、县、乡、镇”来填写,就差落款“城乡结合部美少女”了。

上了大学后也继续开拓着网购事业。大学生的快递如此之多,以至于送货员每天以群发短信的形式通知在大门收货。J记起了在女生宿舍熬夜淘宝的日子,大家对着屏幕上的页面指指点点叽叽喳喳,为了不被舍监发现,把台灯压得低低的。还有那些买过的失败的衣服,不能穿又舍不得扔掉,就压在衣柜的最底层,每年换季的时候烧香瞻仰一次。

接下来是阿姨家的住址,因为曾经给表妹买了数不清的书和玩具。J后来还认真地在每一本书上都补写了签名和祝语,不过这些课外书慢慢地被如山似海的课本淹没了。J翻翻它们,觉得课本也算编写得生动活泼,虽然有淡淡的假惺惺的气味。总之她不再给表妹买书——表妹现在也是一个大学生了,比谁都清楚自己想看点什么。

还有前男友的地址,送给他的CD他是否还在听?当初J为了他挑选了半天,犹豫了半天,寄出后忐忑了半天,还特地确认了包裹里面不会有价格清单。至于他收到以后是否表现出了相应程度的喜悦?真的忘记了。

参加工作开始自己赚钱之后,J陷入了疯狂花钱的漩涡,从小零食到大电器都买过一遍。而收货地址也简化到了“省、市、区”,成为城市人的虚拟快感加剧了血拼进程。每次接到快递电话,就像是免费午餐请柬那么兴奋,更别提打开那扇铁门把包裹掂在手里的一刻。因为经常把包裹单贴在墙上签收,门口那面墙上留下了几道浅浅的圆珠笔痕迹。

给闺密的地址送过贴心的礼物——猪头抱枕。闺密还数次提起过,以至于J都恨当初不买得贵重点,才对得起闺密的开心。后来J送给闺密的最贵重也是最后的礼物,是结婚礼物,闺密现在整天绕着自己的家团团转了。

再往后搬到了一个更小的公寓。J开始注重理财,不过也开始收更多的货。有时候快递会恶声恶气拒绝送货上楼,她就趿拉着拖鞋啪啪啪地跑下去;也有的快递一来二去认识这个地址了,每次送货都寒暄几句。收货养成了既定流程:先用美工刀划开包装,检查货物,正楷签收,最后道谢,再见。

除此之外,还有暂住的地址,帮朋友代购的地址,爸妈单位的地址……每一次短短的地址写在薄薄的包裹单上,被揉皱撕掉,但网站却冷静地储存了多年来花钱生涯的轨迹。

1年后,5年后,10年后,我会用什么样的地址,来收什么样的东西?J竟然有点害怕答案。(文 / 黄云锦) 地址收货

上一篇: 空气
下一篇: 健康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