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种下仇恨的种子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一个无助的父亲)

我是一位7岁孩子的父亲,也是一位外地来京务工人员,恰逢儿子7岁入学的年龄,因本人父母均已离世,就将儿子接到了北京。近日为儿子办了入学需要的“五证”,6月9日带着孩子高高兴兴去附近小学报名,去了以后,学校却以种种理由、种种借口推三阻四,拒绝让孩子入学,我只有带着儿子走出了校门。回家的路上,儿子问我:“为什么别的小朋友可以报名上学,而我却不能?”我无言以对,眼泪在我这个五尺男儿的眼里打转。我无法回答儿子的问题,因为他太小,还不明白这个世间有太多的不公平,我也不能对他解释什么,我不想在他幼小而天真的心灵里种下对社会仇恨的种子。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们农民工的孩子连最起码的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都没有,作为社会主义旗帜下的少年儿童,他们却享受不到当代文明带给的福祉。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们农民工天天为这个社会做着贡献,服务千家万户,流血流汗无怨无悔,北京却闭上她那本应敞开的大门。从学校回来的路上,一种从未有过的彻骨的寒意深深侵袭着我,让我窒息,我为中国的教育现状感到深深的悲哀。

是谁扼杀了他们童真的心愿?是谁剥夺了他们受教育的权利?又是谁在打压农民工的生存空间?现行社会弊病深深撕裂了我们农民工的心,这种地域性的歧视,是对我们外来务工人员人格、尊严和权利的一种无情践踏。众所周知,教育要从小抓起,从小孩抓起,孩子是祖国和社会的未来,可这个人人皆知的道理,难道政府不知道?地方保护主义在作怪罢了。口号喊了一代又一代,但理想与现实总是那么遥远。

教育孩子是家庭的责任,更是社会的责任,试想,如果一个孩子接受不了正确的良好的社会教育,从小处在被歧视的环境里,深切感受的是歧视性的教育,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人,他有回报社会的心情吗?他有回报社会的动力吗?长此下去,这个社会或许就会多一个强盗,多一个流氓。作为公民,我要为国家民族的发展和复兴建言献策,这是我的义务和责任;作为一个失学孩子的父亲,我要为孩子申诉接受教育,这是法律赋予我的权利。 仇恨种下不想种子

上一篇: 养老金难题
下一篇: 留住雨水也是防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