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赤谈判与政坛变局:荷兰社会何去何从
作者:俞力莎(文 / 俞力莎)
( 4月23日,荷兰财长德亚赫在海牙出席内阁临时会议后接受媒体采访 )
荷兰政府希望在2013年把政府财政赤字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从2011年的4.7%降至欧盟所规定的3%以内,但极右翼政党新自由党党魁威尔德斯于4月21日宣布退出与自民党-基民盟执政联盟进行了7周的谈判,首相马克·吕特也不得不在两天后向女王递交内阁辞呈。
“在谈判的最后阶段,新自由党不愿意继续推动将导致削减近150亿欧元财政预算的一揽子方案,认为这一削减额度将大大伤害到支持它的选民。”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比较政治学副教授芭芭拉·维斯(Barbara Vis)如此告诉本刊记者。伊拉斯姆斯大学的社会学教授迪克·霍特曼(Dick Houtman)也告诉本刊:“关于欧洲和欧洲一体化的问题,将是9月12日大选时要辩论的重要主题之一,党内一部分成员以退党威胁威尔德斯拒绝达成协议。”
“谈判破裂的根源在于荷兰社会在何去何从的问题上有着深刻分歧,这就是为什么当前的执政联盟不可持续的原因。”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的经济学教授阿加·克莱默(Arjo Klamer)如是告诉本刊。维斯分析:“新自由党与执政联盟的裂痕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外国人尤其是穆斯林的态度。新自由党人是福利沙文主义者,十分赞成维持甚至扩大福利国家的传统项目如养老金,但这只是针对他们认为应得的公民,而将移民排除在外。新自由党还明显是反精英主义的,而其他两党则不然。威尔德斯认为,同意削减方案会令其立刻置身于精英政党队伍中。”蒂尔堡大学著名经济学家兰斯·博文伯格(Lans Bovenberg)向本刊记者补充说:“其他有分歧的议题还包括:欧洲问题如对希腊、西班牙等国的援助;荷兰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新自由党想要闭关锁国,其他政党则想开放边境……”
“20世纪初,迅速增长的房价给荷兰带来的财富效应,使其卷入了全球性的经济泡沫中。荷兰、英国和美国都为抵押贷款的利息慷慨地提供了减税的机会,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如德国、奥地利和瑞士没有参与,但也在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中成为受害者。荷兰则完全失去了其模范形象。”阿姆斯特丹大学政治学副教授乌韦·贝克尔(Uwe Becker)告诉本刊记者。
现在,“在荷兰的资产负债表的另一端,我们看到了债务的巨大,尤其是抵押债务相当于GDP的120%。加上一些大型银行在可疑资产问题上卷入过深,以及政治局势的不稳定,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金融市场会变得有些紧张。银行利率还很低,但是最近荷兰政府不得不为其借贷支付略高的利率,德国人的支付利率正在不断扩散,所有这些因素加在一块可能造成荷兰AAA顶级主权信用评级的不保。不过,那还不至于酿成一场灾祸,荷兰仍保持着贸易顺差”。克莱默说。
克莱默说:“考虑到欧洲经济的萎靡不振,荷兰经济表现尚佳。失业率在上升,但是仍保持在6%以下。经济仍然在增长,尽管增速放缓。政府赤字增加,但那是因为政府接管了一家大型银行并采取了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以解决2009年来经济衰退所造成的问题。”维斯认为:“慷慨和总体运作良好的国家福利制度帮助荷兰缓和了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但是这种作用并不是无限的。荷兰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亟待解决,如抑制攀升的年轻人的失业率,克服房地产市场的困难等等。”
博文伯格说:“荷兰难以遵守3%的规定,这将使欧洲预算框架更难以为继。”克莱默说:“德国人现在正害怕失去最忠实的搭档,尽管德国人特别想要看到预算协议保持一成不变,但是随着荷兰的动摇,西班牙的行动,以及法国人宣布自己将要食言,又一次清楚地表明了欧洲计划是政治性的,只要有一个大的合作伙伴陷入危机,协议随时可以变得灵活有弹性。现在,让荷兰人改变想法,承认刺激经济优先于平衡预算,将为形势转圜开启新局面,而其结果则将会是欧元的终结,现状根本不能维持。”
维斯则说:“欧洲国家的经济盘根错节,离开欧元区,荷兰的日子只会更难过。” 何去何从减赤谈判荷兰政坛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