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不在家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图 谢驭飞)
文/德琨若鱼
生于70年代的孩子,寒暑假大多有过被家长关在家里的经历。父母都是双职工,一般生3个孩子,我们家4个。家里没有老人带孩子,为了防止乱跑,以安全为由,我爸妈会把门反锁,并且让大的看着小的,中午下班回家来放个风。家里又不大,没玩具没电视,免不了翻箱倒柜。据我妈说,我曾经把手指头伸进插座,被电过,既然被电过又没发生严重后果,自是长了教训,不会再玩插座,还是被锁。有次爸妈下班,看见我4岁的弟弟横竖不对眼,原来他用我爸的剃须刀把两条眉毛刮了,后来我弟新长出来的眉毛既浓且粗。
忙于生计的爸妈和无关紧要的成长意外有因果关联,虽后怕,但没人去探究临界点。我妈说我出生后,完全没人带,她把米糊兑在奶瓶里,塞我嘴里,就关门出去上班了,上班两小时后,溜回家换尿片,再兑点米糊,又锁门上班去了。多年后我始终不相信,他们居然这样养我,仅仅两个月的我会捧着奶瓶吮米糊,而且还没有呛着?但从我现在的健康体质和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来看,他们没有骗我。所以,我的成长成本很低,我父母养大4个孩子的成本和他们几十块的工资收入是成正比的。生了4个孩子,自然缺奶,便用米糊来替代;没有保姆,大的带小的,再门上加锁。
上个月要出差10天,家有一只4个月的蓝猫将处于无人喂养照看的境地。想起父母养我的经历,加之对猫独立生活能力的信赖,我把一大袋猫粮和一大缸水放在客厅。10天后回来,打开家门,闻了两分钟弥漫在房间里的猫屎尿的恶臭后,听到了沙发上蓝猫发出的招呼声。“它还活着”,称了下体重,从2.5公斤降到了1.8公斤,但它还活着,这就足够了。10天的日子,只有太阳起落的天光陪着蓝猫,发生变化的除了体重,还有猫砂盆,它不再掩埋大便,没人的日子,它也不在乎了。
小周说他中学时特别爱玩电子游戏,趁他爸爸下班回家前的那点时间抓紧玩。为了打探爸爸什么时候回来,他总是很乖巧地打电话:“爸爸,今晚吃什么呀?”
“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问吗?”小周有些炫技。
“为什么啊?”我问。他说:“如果我爸说吃什么什么,说明他买好菜了,那回家的时间大概15分钟;若他反问我你想吃什么,那我至少还有半小时可以玩游戏,因为我爸还没买菜呢!”
小周的爸爸已经离开了人世,那短短几年和大人斗智斗勇的日子成了后“三十六计”。今年我爸离世了,我妈说,以后她不在了,我就没有家了。故乡是“故”在转身离开,还是因父母不在而“故”? 生活圆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