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尾车
作者:邢海洋东莞老牌汽车经销商永奥集团爆雷了,买车的人提不了车、上不了牌,银行赶忙拖车抵债。4S店倒闭,这让人不由得想起了烂尾楼。
经销商的爆雷,如同健身房的撤店,往往是毫无征兆的,这就给购车人增加了辨识的难度。而这两年汽车经销商的日子不好过却是路人皆知的——受疫情和城市展示店的影响,从2020年起,传统4S店的关停及倒闭潮愈演愈烈。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退网4S店为2362家,2021年退网4S店近1400家,2022年则是1757家。最多的时候全国有不下3万家4S店,三年就少了近20%。疫情结束后经销商又跃跃欲试,2023年4S店的数量实际上是增长的,但正如我们看到的,这一年汽车销量的确有所增长,但价格战异常残酷,为了完成销售任务很多4S店不得不“流血大甩卖”。
自然,永奥集团的爆雷也和经销商的经营决策有关系,这里没有第一手资料不便分析。多数4S店采取银行抵押贷款的方式向厂家进货,对消费者4S店也热衷于分期售车,以赚取金融服务费。和金融业深度绑定,一旦进货量超过了日常销售量,4S店将没有更多的资金来运转,就会面临被银行催债,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永奥集团爆雷后,车企积极响应,为购车者提供支持,相信烂尾车问题很快会解决。如今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加价提车、花上几个月等车的情况已经很少见了,在4S店买到烂尾车的概率并不高。烂尾车的真正风险还是另一重意义上的烂尾——厂商倒闭后台服务消失、零配件断供。毕竟汽车作为现代工业的结晶,产品的零配件都是高度定制化、个性化打造的。没有了制造厂的依托,其售后比住房还要麻烦得多。
去年,威马的危机就曾令车主们人心惶惶。威马曾经是继“蔚小理”之后最大的造车新势力,甚至在“蔚小理”概念成型之前,其销量曾在2019年排在造车新势力中的第二名,SUV车型EX5累计销量突破6万辆,曾位居造车新势力纯电SUV的第一名。威马还是造车新势力中第一家自建厂房的车企,2016年在温州建了第一座工厂,几年后又在湖北黄冈建了第二座,总产能达到了25万辆。
可当一家企业不告而别,或者按其创始人的说法企业“只剩最后一口气”,或曰“像牲口一样活下去”的时候,消费者就将面临一系列的麻烦:2023年10月,不少威马汽车车主在社交平台上反映“威马智行”和“小威随行”的蓝牙钥匙及远程控车功能异常,疑似后台停止服务。同时,拨打威马汽车服务电话也无人接听。
威马敢为天下先,在造车新势力中率先建厂,却未能成功上市,凡此种种为它的垮塌埋下了隐患。最终能熬成百年老店的企业少之又少。美国20世纪初汽车产业刚出现时,有不下百家的汽车制造企业上演大混战,最后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家脱颖而出,独霸市场上百年。只有三足鼎立才是稳固的,也是最为经济有效的。市场一旦成熟,效率至上,消费者追求稳定而安全的售后服务,这种情况下小企业就没办法存活下去了。在2024长安汽车全球伙伴大会上,长安汽车总裁王俊就提到一组数字:巅峰时期有300家企业申请造车资质,中国有62家企业公开发布新能源战略,现在仅剩17家还有销量,绝大多数车企年销量都是在四位数以下,近三年进入新能源赛道的车企也不多,仅有5家,这说明新能源车重构的窗口期已经关闭。
市场进入淘汰赛,买车人就有可能买到烂尾车。新能源车二手车市场上售价一直高折扣,售后烂尾的风险已经折算在售价里了。 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