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策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作者: 辜娟当今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阅读素养。群文阅读作为一种创新的阅读教学方式,符合教育改革的方向。群文阅读强调在单位时间内,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相关的文本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思维广度和深度。作为高中语文老师,深入研究群文阅读策略并给予学生方法指导,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这个充满大量信息的社会。
一、确定群文阅读主题
明确的主题能够为群文阅读提供聚焦点,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和思考。群文阅读时教学教师可依据如下方法确定群文阅读主题。
1.据教材单元主题确定群文阅读主题
高中语文教材的单元主题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确定群文阅读议题。例如,在学习必修上册第一单元“青春激昂”时,可以将议题确定为“不同时代的青春之歌”,选取《沁园春·长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现代诗歌,再从课本外选取《致青春》《青春万岁》等当代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不同时代青春的特点和价值。又如,在学习必修下册第八单元“责任与担当”时,可将议题确定为“古今中外名人的责任与担当”,选取课本中《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阿房宫赋》等古代散文,再从课外选取《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等现代作品,让学生感受到一代有一代人的责任和担当,化理想信念教育为无形。
2.结合学生兴趣爱好确定群文阅读主题
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与之相关的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比如,对于喜欢历史的学生,可以确定“历史中的人物传奇”为议题,选取《史记》中的相关篇章、《三国演义》中的经典片段等,让学生在阅读中领略历史人物的风采。
3.据高考热点确定群文阅读主题
教师要紧密关注教育部门发布的高考大纲及政策变化,从中捕捉关键信息;分析历年高考真题,总结常考的知识板块和主题类型;关注社会热点,参考权威教育专家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如家国情怀、科技与人文、文化传承与创新、生态文明等,将其与高中语文教材融合。这样才能确保主题的针对性和前瞻性,从而有效提升群文阅读的质量和效果。
二、根据阅读主题选定群文阅读文本
教师根据确定的主题选择一组文章,选文时要重视文章内容、中心思想、文化内涵、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因素,在选择群文阅读文本时应把握以下三大原则。
1.群文文本选择应具有相关性
所选文本应与主题紧密相关,主题式阅读能够帮助学生聚焦核心概念,深入理解和探究相关内容,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如,以杜甫诗歌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将群文阅读概念引入其中。依据群文阅读的多向性选文特点,围绕杜甫这一作者,选取教材中的杜甫诗歌,如《登高》《春望》等,同时补充课外的相关作品,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根据其选题的开放性,设置主题,如“杜甫诗歌的风格特点”“杜甫的人生经历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等。在教学时,让学生成为主体,自主阅读这些诗歌,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诗歌的意象、语言、情感等方面。重视最终共识的达成,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分享,总结出杜甫诗歌的特点以及其反映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思想情感。通过这些诗歌的阅读,培养学生对杜甫诗歌的兴趣,增加他们对杜甫的系统全面认识,提高阅读量。并且完善评价机制,了解学生对杜甫诗歌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便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
2.群文文本选择应注重文本的多样性
多种文体和风格的文本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培养他们对不同文学形式的感知和鉴赏能力。选择同一主题的群文时可从考虑体裁、作者、风格的多样性入手。这样既能满足学生不同兴趣需求,激发学生阅读热情,又能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储备、培养学生多元思维,从而能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与审美能力。
如,教授“诗歌中的情感表达”这一主题,教师可选取以豪放奔放的语言抒发对蜀道艰险的感叹的古典诗歌李白的《蜀道难》;用细腻哀怨的笔触描绘内心的迷茫与期待现代诗歌戴望舒的《雨巷》;展现深沉而复杂的爱情外国诗歌泰戈尔的《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使学生领略不同文化背景和时代下诗歌情感表达的独特方式,提高学生的诗歌审美水平,增强对文学多样性的包容和理解。
3.群文文本选择应注重教考衔接
群文阅读选择文本时注重教考衔接,这样能让学生熟悉考试题型与要求,增强应考能力。也使教学更具针对性,提升教学效果。还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将知识运用与考试技巧融会贯通,实现学以致用。
如在进行高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通过研究历年高考真题发现“人物形象塑造”是一个高频考点,从而确定“不同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塑造”这一主题。然后选择课本内及课外的相关小说,如鲁迅的《祝福》、曹雪芹的《林黛玉进贾府》、莫泊桑的《项链》等作为群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阅读这些小说,围绕主题进行讨论,分析不同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特点以及背后所反映的社会文化背景等。教师给予适当引导,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共同达成对议题的共识。同时,通过完善的评价机制,了解学生在群文阅读中的收获和不足,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改进。这样就能将群文阅读的运用案例更好地融入到具体做法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三、培养学生的群文阅读能力的策略
群文阅读涵盖了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等多方面的要求。通过专业的方法指导,学生能够全面提升这些与阅读相关的能力和素养,使阅读不仅仅是获取信息,更是一种综合能力的锻炼和提升。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群文阅读能力的指导。
1.阅读方法指导策略
如在“高中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为主题的群文阅读中,教师可先指导学生利用快速阅读的方法,如扫视法、跳读法、略读法等,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取《祝福》《边城》《林黛玉进贾府》这三篇文本的主要信息。
2.阅读比较策略
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三篇文本进行比较分析。学生通过比较祥林嫂的悲惨命运、翠翠的纯真善良、王熙凤的精明泼辣形成的原因,同时比较作者塑造这些女性形象所运用的手法,如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方面的差异。通过比较阅读,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的鉴赏水平,增强对不同文学风格的感受力。
3.整合阅读策略
阅读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与分享,可以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撰写总结性文章等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对主题的理解和感悟。也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全班汇报、辩论等形式,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如可用“这些女性形象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作者对这些女性形象的态度有何不同”等,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并倾听他人的见解。
这一环节能较好地帮助学生将多篇文本中的信息进行整合,形成对主题的全面、系统的认识,同时也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让他们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同时增强合作学习的能力。
4.促进知识迁移
知识迁移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应用到新的情境中,巩固和拓展阅读成果。让学生阅读其他相关小说,如教师可推荐学生阅读张爱玲的《金锁记》,分析曹七巧形象特点,并与之前所学的女性形象进行对比。或者引导学生以所学的分析方法,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女性形象。这样既可提升学生的阅读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阅读技巧和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又可培养学生关注社会、思考人生的意识。
5.总结归纳提升
在群文阅读结束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总结分析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方法和要点,如从社会背景、人物性格、情节发展等方面入手。同时归纳不同作品在表现女性主题上的共性和个性。总结归纳有助于学生梳理所学,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和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强化记忆,加深理解,为今后的阅读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
群文阅读作为一种创新的阅读教学策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确定合适的议题、选择优质的文本、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和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不断探索和完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为高中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注:本文系广东省2021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一般课题“基于部编版高中语文课本群文阅读教学研究”(课题编号:2021YQJK180)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