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机制与建设途径的实践探索

作者: 张伟峰

摘  要:“双带头人”政策是为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而出台的一项重要政策,如何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践总结,提出有效的“双带头人”培育建设建议,是当前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该文通过分析“双带头人”政策的出台背景,结合“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创建经验,总结出“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选育和履职过程中存在的3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双带头人”培育过程的三条建议,严把入口关、加强对党支部书记的培训、把好党支部书记履职关。并给出“双带头人”建设过程的三条经验,加强班子建设、加强理论学习、发挥自身优势。该文结论对“双带头人”政策在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选育和履职过程中的有效落实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校党建;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建设途径;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5)09-0163-04

Abstract: The policy of "double leader" is an important policy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 branch of university teachers. How to combin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practical summary to put forward effective suggestions on the cultiv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double leaders" is a meaningful research direction. By analyzing the background of the "double leader" policy and combining with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three typical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selecting and performing the "double leader" Party branch secretaries are summarized.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ree suggestions for the selection of "double leaders": strict selection criteria, strengthening training, and process supervision. And the study gives three experiences of "double leader" construction process: strengthening the team construction, strengthening the theoretical study, concentrating on their own duties. The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of "double leader" in the process of selecting and performing Party branch secretaries of university teachers.

Keywords: university Party building; teachers' Party branch; double leader; construction approach; practical exploration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党支部建设,要求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推动全党形成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良好态势。2017年8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标志着全面从严治党开始向高校基层延伸,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重要部署。

高校教师党支部是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教师党员的基本单位,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高校基层的战斗堡垒。“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关键在于打造一支优秀的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2018年5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这是全面落实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的重要举措,其指导思想是“把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成为新时代高校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中坚骨干力量”,其目标是通过“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力争在2020年底前,基本实现‘双带头人’支部书记选拔方式全覆盖,使教师党支部书记普遍成为‘双带头人’”。

在当今的高校党建工作中,选育“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应该既是教学科研的骨干,又是党建工作的引领者。他们的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高校党建工作的质量,也关系到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如何选育“双带头人”,如何做好“双带头人”,进一步提升党支部的组织力。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践总结,将这些问题和对策整理出来,是对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的有益探索。

一  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建设现状及问题

以华南农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为例,校党委始终坚持党建主责主业意识,注重抓基层强基础,大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2018年底就已实现全校105个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全覆盖。2018年陈乐天教授所在的分子生物学教工党支部入选教育部首批“双带头人”工作室,本人所在的信息与计算科学教工党支部2018年入选广东省首批“双带头人”工作室,2020年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双带头人”工作室。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党支部书记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党性修养和党务工作能力,校党委连续举办了五期“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实现了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训全覆盖,并举办了两届“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素质能力大赛,为教师党支部书记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交流机会。本人两次参加培训班,并分别担任临时党小组组长,工作室建设过程中多次到校内外汇报交流“双带头人”工作室创建工作,在与兄弟院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座谈过程中获得了第一手资料,现将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选育和履职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  党支部书记选拔严肃性不够,存在推举人选过于随意现象

根据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指导精神,“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选任有明确的标准,“既要政治强,具备过硬思想政治素质,又要业务精,在教育科学、科学研究等方面能力业绩突出,一般从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的优秀党员教师中选任”。此外,还应把握以下基本条件:党务工作能力强、服务意愿强、群众威信高。简单来说,就是要在高级职称或高学历教师党员中选拔“党性强、业务精、有威信、肯奉献”的同志担任党支部书记。从早期高校执行教育部“双带头人”全覆盖政策落实情况来看,部分高校只强调了高职称或高学历这一最低要求,而对“党性强、业务精、有威信、肯奉献”这些核心要求落实不到位,缺乏明确易操作的选拔标准。部分支部推举选拔书记严肃性不够,出现了推举新入职的博士教师担任支部书记这样草率随意的现象,容易造成党支部书记缺少工作经验和号召力,支部组织涣散的不良后果。

(二)  党支部书记素质能力培训不够,存在支部书记难以胜任现象

教育部文件不仅对“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的选任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而且还要求对选任的“双带头人”履职能力进行培养教育。部分高校为了满足“双带头人”的职称和学历要求,很多新选任的支部书记此前并没有管理支部的经验,对党务工作不熟悉。部分“双带头人”对党建工作缺少规划和思路,无法协调好党务和业务二者的关系,导致党务和业务不能同向发力、联动提升,甚至相互掣肘,只能做到传达上级指示,完成上级交代的学习任务,不能充分调动支部党员的积极性和凝聚力。

(三)  党支部书记考核关爱不够,存在支部书记内生动力不足、队伍稳定性差现象

由于缺乏相应的党支部书记考核任务指标,再加上缺少激励措施,驱动“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尽职履责主要依靠个人的党性、公心和奉献精神。而“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基本上都是学术或教学骨干,教学科研任务繁重,多数还兼有行政职务,因此只靠奉献精神难以长久,会导致工作质量下降,疲于应付。部分党支部书记抱着奉献几年就结束的心态,干完一届后往往不愿连任,导致“双带头人”队伍稳定性较差。

二  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建设问题的对策

通过对一系列政策的分析领会和对部分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座谈交流,以及结合自身多年从事省级和教育部“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的创建经历,提出要有效解决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建设面临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要严把入口关

要将思想政治觉悟高、教学科研水平高、领导和管理水平高、在党员和师生中威信高作为教师党支部书记选拔的基本条件,同时,在制定选拔标准时要考虑将符合条件的党员系正副主任、教研室正副主任和实验室正副主任等基层教学科研单位负责人选为党支部书记,确保“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担任行政职务。通过交流发现,凡是由担任一定行政职务的学术带头人、教学带头人等具有较高威望和较强责任心的人员来担任党支部书记的,党支部的凝聚力、组织力普遍要更强,工作更好开展。而由资历较浅的新人担任党支部书记的,党支部容易较为涣散,工作开展阻力较大。这里要注意的是,在选任出“党性强、业务精、有威信、肯奉献”的“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党支部委员会建设,在人员组建上要为党支部书记配上若干得力助手。因为业务带头人往往工作繁忙,无法抽出更多时间用于党建具体工作的执行,因此一定要有得力助手协助完成,这样还能培养一批“双带头人”后备人才,成为一种理想的长效机制。

(二)  要加强对党支部书记的培训

高校党委和学院二级党委作为教师党支部书记管理和培养教育的主体,要定期组织党支部书记素质能力培训,多给基层党支部书记创造学习和交流条件。对于符合学术带头人要求,但是缺乏组织经验、党务工作能力较弱的党支部书记,通过集中培训、专题辅导等活动,可以不断提升其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党性修养和党务工作能力。以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举办的五期“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训班为例,参与培训的党支部书记普遍认为自己的党性得到较大提升,党支部书记的责任感得到有力增强,在与兄弟院系党支部书记交流中学到了有益的工作经验。根据2021年4月中共中央印发的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要求,教职工党支部的主要职责之一是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中,也强调“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工作重点应聚焦到强化教师党支部政治功能、做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推进中心工作上来。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教师党支部书记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政治理论学习,安排好党支部“三会一课”政治学习工作,特别是要能够为师生讲好党课。要想做好这一点,高校党委必须为教师党支部书记提供高质量的党课和政治理论学习机会。高校党委可以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或经验丰富的党支部书记来授课,帮助教师党支部书记深入理解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和各项决策部署。

(三)  要把好教师党支部书记履职关

“双带头人”政策的出发点是把从严教育管理党员落实到党支部,抓好党支部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以“两学一做”常态化为抓手,规范开展 “三会一课”等工作。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工程,不仅要选好、培养好“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更要监督、鼓励其更好地履行党建工作任务。一方面要建立学期、年终党建工作汇报考核制度,将“三会一课”落实情况,党组织生活开展情况,党建业务双融双促情况作为考核重要指标。另一方面要完善政策保障,将“双带头人”经历作为年度考核、提职晋级、评奖评优等事项的重要参考,将党务工作计入工作量,享受相应的津贴补贴待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