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掉坏情绪小尾巴
作者: 孟碧君阳阳同学是一个情绪波动比较厉害的孩子。他的情绪开关比较多,别人稍微一触动,他可能就像火山一样地喷发,而且喷出的这种“烟雾”会久久不能散去。所以他在班级中没有什么好朋友,只有一个朋友—“坏情绪”跟他形影不离。
有一次上数学课的时候,他在玩橡皮。突然,他把橡皮拨弄到了其他组里,数学老师让别的同学捡起来扔进了垃圾桶。这一点就触动了他,他觉得老师不应该没收他的东西,更不应该扔到垃圾桶。于是他就私自下位,把橡皮捡起来,气冲冲地走出教室,用水龙头对橡皮进行冲洗,回到教室后就一直是捂着耳朵趴在桌面上。这节数学课上所讲的知识,他是一点儿都没有听进去。
中午放学的时候,我知道了这件事,就把他拉到一边小声地问:“今天是不是有不开心的事情?”他绷着脸,耷拉着头,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说道:“是的。”看得出他仍然闷闷不乐。我就赶紧在他的胸前捋了一捋,接着再问他:“现在好一点儿了吗?”他说:“嗯,好一点儿了。”然后我又把他头摸了一摸,说:“现在呢?有没有感觉到你又舒服一点儿?”他也点了点头。
接着,他把事情的经过跟我进行了交流。我听出了他很生数学老师的气,说老师不该把他的橡皮扔掉,却不愿意承认自己上课没有用心听讲这件事,只是认为别人有不可饶恕的错误。我知道这种情况完全是他沉浸在以“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里,他觉得自己是受害者,自己最委屈,觉得大家都应该围着他转。了解这一情况后,我首先接纳了他的这一种情绪,接纳了当时他的想法,也指出了数学老师有些冲动不该去扔橡皮。在这一过程中,我观察到他肩膀放松了,我知道他的防御铠甲在慢慢地卸下,觉得我是站在他的立场上了。他有这样的认知我很开心,说明他跟我的关系还不错,我的价值观还可以去进行传递。于是,我让他跳出“自我的框框”,站在其他同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自己在这件事情上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还有改进的空间,同时自己应该承担哪些责任。心情平静的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最后,我问他:“你准备怎么办呢?”他说他愿意下楼去给数学老师道歉。这件事情才这样过去。
在接下来的一次小小的测验中,他拿着考得不太好的试卷很苦恼地站在我旁边说:“老师,我怎么才能像后边的那个同学考得一样好?”这个时候我感受到了他内心的无助,感受到他也特别的希望像后边那个同学一样的优秀,所以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哇!你特别期望自己有进步,你对自己的学习有这么高的要求呀,老师真为你开心!你如果像他样,每天快乐,让快乐的情绪一直环绕在你的身边,你的成绩自然而然就会好啦!”
对于我的这种建议,他有些半信半疑。我拉着他说:“坏情绪就像个小坏蛋一样,会跟着你让你不开心,在你学习的时候干扰你。尤其是在学校里上课的时候,它会左右你的脑袋,让你什么都不想干,也没有兴趣干。所以,你天天都要开心起来。”
这次谈话后,我和他做了个小约定—感觉自己又要发脾气的时候,就深吸一口气,并在心里从1默数到20。可能是我这个办法对于他来说很新奇,他很愿意尝试。
一次,前排同学的一个冒失行为把他的语文书撞到地上,他把书捡起来以后,胸脯一起一伏,嘴唇微微动着。我知道他正在用“数数字”的方法缓解情绪。一分钟以后,前桌的孩子反应过来后连忙道歉,他也轻轻地说了一句:“没事!”
霎时间,我觉得他战胜了坏情绪,超越了自己。我走过去把手掌举起来,用眼神示意他跟我击掌庆贺。他很羞涩地对我笑一笑,看得出,他很是开心。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发现他在教室里发脾气的次数慢慢变少了,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更重要的是,在遇到问题时,他能说事实,不抱怨,不责怪,不自怜。
慢慢地,我发现在课间休息时,他的座位旁总围着一些玩闹的同学。我真替他开心!他渐渐告别了坏情绪,甩掉了这个小尾巴,变得开朗又自信。现在的他对待学习也更积极主动,和同学也能和睦相处,还学会了爱惜自己、管理情绪。他不再陷入自我内耗,也不会被负面情绪缠住手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