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国强“焰火艺术”的审美意象生成
作者: 丁嘉怡 王静波
中国当代艺术家蔡国强以火药这一中国传统元素为创作材料,打造了系列“焰火艺术”作品,赢得了中西方艺术界的广泛欣赏和青睐。这一成就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焰火艺术”对传统艺术表现形式的突破,通过将瞬间爆破的动态美学转化为永恒的艺术语言,为观赏者带来全新的审美体验。无论是在艺术创作还是艺术欣赏的阶段,一件完满的艺术作品都离不开审美意象的生成。本文将从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符号、全方位沉浸式感官体验以及在瞬间中把握永恒三个审美角度来探析蔡国强“焰火艺术”的审美意象生成。
审美意象是艺术家或观赏者在对客观世界审美感知与体验的基础上,融汇主观的思想、情感、愿望和理想而在头脑中产生的意象。蔡国强的“焰火艺术”之所以能持续实践创新,并不断获得官方主流的认可,其作品中极具辨识度的审美意象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审美认同: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符号
中国是历史源远流长的文明古国,在中华民族
上下五千余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闪耀着众多先人
前辈的智慧创造。而火药的出现无疑有着里程碑式
的意义。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虽然火药的发明相传是炼丹师在炼丹过程中的意外发现,但由于它在燃烧爆炸时产生的破坏威力,让其在军事领域有着极高的地位。火药在军事武器方面的应用,推动人类社会实现了从冷兵器时代向热兵器时代的跨越式转变。统治者们利用火药武器强大的破坏力,将其转化为巩固权力的政治工具,而由此引发的战争与殖民侵略,则在客观上重构了国际秩序,深刻加速了世界历史的演进进程。而在民间普通百姓手中,火药演变出了不同的展现形态。同样的燃烧爆炸在百姓眼中是不同于寻常生活的绚丽风景,是跳脱出繁杂生活的耀眼火花。渐渐地,由火药发展而来的烟花爆竹日益频繁地出现在中国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并逐渐融入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
在流传至今的年兽故事中,火药演变而来的爆竹帮助人们驱赶年兽,获得平安。“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中国人在除夕燃放烟花爆竹的习惯至今未变,人们将它称为“年味”,祈求新年换新颜,营造喜庆、热闹的氛围。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如有嫁娶、开业、升学等情景,人们也喜欢燃放烟花爆竹来庆祝。可以说,烟花爆竹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中必不可少的符号印记,至今深深刻在中国人的基因里。
蔡国强出生于被人们称为“半城烟火半城仙”的福建省泉州市。泉州这座坐落在海边的小城有着浓厚的闽南文化,也是火药、鞭炮的盛产地。除此之外,泉州还有“信仰之城”的美誉,城中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庙宇寺庙。蔡国强在成长过程中无疑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蔡国强说:“火药是战争,也可以是艺术。”此后,他为火药包裹上了“纯粹与理想”的影子。出于想要“与宇宙建立对话的天梯”(《天梯:蔡国强的艺术》),蔡国强的著名作品《天梯》(见图1)经过了长达二十年的四次尝试,最终于2015年在他的家乡泉州成功实现。在展览自述中他提到,每当以中国发明的火药为媒介探索宇宙主题的创作时,他就仿佛踏上了回乡之路。对故乡的眷恋是人类共通的情感,这种跨越国界的情感记忆深深植根于每个人的心中。
正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如何将民族符号转换为被世界所公认的全球化符号还需要人们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实践。蔡国强通过自己创造性的艺术表现方式,为世界与读者建立起具有民族符号特征的桥梁,以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符号唤起世界人民的审美认同。
二、审美体验:全方位沉浸式感官体验
“焰火艺术”的实现需要诸如光色、声响、气味、燃放等诸多要素的共同作用,让观赏者在欣赏过程中能感受到其带来的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的全方位沉浸式感官体验。
(一)视觉
在烟花设计中,光色搭配能引发观赏者不同的心理效应。设计师通过精准运用色彩心理学原理,创造出千变万化的视觉组合,使绚丽的烟花不仅呈现动态美感,更能引发观赏者丰富的联想与细腻的情感共鸣。蔡国强的“焰火艺术”突破了传统烟花光与色的表达,为其注入了更多样的色彩,丰富了观赏者的审美体验。
2023年12月8日晚,蔡国强当代艺术中心奠基仪式前夜,蔡国强实现了一场无人机烟花表演—《海市蜃楼:为蔡国强当代艺术中心奠基仪式所作爆破计划》(简称《海市蜃楼》,见图2)。其中的第三幕“海市蜃楼”运用高空礼花弹营造漫天耀眼的星幕,将夜幕映衬得如同白昼。随后,绚烂的烟花次第升空,绘出当代艺术中心建筑的梦幻色彩,似海市蜃楼奇观。蔡国强通过精心编排烟花的燃放顺序、色彩组合及图案的变化,打造出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焰火艺术”,为观赏者带来视觉与心灵上的双重审美体验。
蔡国强以火药和无人机为画笔,以天空为幕布,传递着自己的色彩美学,为观赏者带来了美轮美奂的视觉审美体验。
(二)听觉
音响烟花药剂在燃烧时能产生不同声响效应。观赏者不仅通过焰火的美丽画面(视觉造型和光色设计)来欣赏烟花,更是借助听觉手段进一步丰富烟花带给自己的审美体验,共同参与烟花审美意象的创造。
2023年,蔡国强“焰火艺术”作品《樱花满天的日子》(见图3)在日本福岛县磐城市海岸实施,是日本首次白日烟花表演。其中的第三章节“纪念碑”以一道宽60米,高150米的白色浪墙掀起矗立,似纪念碑般立于海天之间,其中夹杂着的白闪爆裂,如同敲响的警钟、致哀的鸣炮,引起人们肃穆的哀悼。而第四章节“樱花满天”从一束粉色烟花的爆炸开始,到形成一座绵延400多米,高120米的樱花山峦,持续约30秒,一束束烟花不断地炸开,仿佛樱花绽放的声音,将人带到樱花盛开的季节情境中,呼唤人与自然在创伤后的重生与美好。蔡国强巧妙地运用焰火爆炸的声音将观赏者带入特定的情景,利用听觉进一步让观赏者沉浸式感受“焰火艺术”。
此外,在“焰火艺术”表演过程中,创作者还可以结合播放音乐来完善观赏者的审美体验。2024年12月8日,蔡国强在家乡泉州举行了一场白天烟花与无人机表演—《红帆》。在第三幕“世界”中,蔡国强融入了由小号手和鼓手演奏的《行星组曲》,将第三幕想表达的情感与乐曲的氛围交融。蔡国强借此表达离开故土、闯荡天下的心境,同时在旁白中借助歌德的诗歌“我们人类永远是孤独的游牧民,只有向着远方的未知地平线勇敢走去……”来鼓励人们勇敢生活、拥抱世界。
(三)嗅觉
气味烟花的气味是烟花中的火药(硫黄)在燃烧时所散发出来的,这种略带刺激的硫黄味同样能引起观赏者不一样的情感。气味与记忆和情感有着强烈的联系。特定的烟火气味可能会唤起观赏者的个人回忆或情感反应,使观看体验更加深刻和个性化。在《红帆》的第二幕“簪花”中,蔡国强在旁白解说时提到关于簪花的味道:“奶奶做簪花,最爱用茉莉花和含笑花,我从小在枕边都能闻到。所以无论我走到天涯海角,只要闻到这样的花香,就是奶奶的气息,仿佛奶奶就在身边。”他无论走多远,只要闻到这花香,仿佛奶奶就在身边,仿佛自己便从未离开家乡。
当视觉、听觉和嗅觉结合在一起时,它们可以创造出更丰富、更沉浸式的体验。气味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感知周围的环境。在户外烟花表演中,不同方向的风会带来周边自然环境或城市环境的气味,这些气息能够帮助观赏者感知表演场地的地理特征,从而提升整体体验的生动感。
(四)触觉
在欣赏蔡国强“焰火艺术”的过程中,观赏者甚至还有触觉体验。触觉不是指观赏者用手直接去触碰烟花,而是身体在烟花绽放过程中对它的感知,尽管有时这种感觉容易被观赏者忽视,但它在整个感官体验中起到关键的作用。由于在大部分场合下,观赏者都是站在地上仰视着观赏烟花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而当人仰视着什么东西的时候,就往往决定着人是处在一个低位者的姿态,这种状态下,人的各种感官知觉对于周遭环境的感知就会不自觉地变得更加敏锐。这种自下而上的欣赏方式对于西方的观赏者来说也并不陌生,从拜占庭建筑到哥特式建筑,西方教堂始终在追求高大、宏伟的表现方式,如西方教堂钟爱在穹顶上绘画,艺术家希望观赏者在抬头仰视时受到物的震撼,不自觉地产生敬畏与崇高的感情。因此,当观赏者站在地面欣赏“焰火艺术”时,焰火点燃喷发和在空中绽放时,从地面和空气中传来的震动会让人的身体敏锐捕捉。这种触觉让平日里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也拥有了力量,给人以站立在天地之间被包围、被笼罩着的实感。
至此,在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四种感官的综合影响下,蔡国强的“焰火艺术”给观赏者带来了全方位沉浸式且完整的审美体验。
三、审美升华:在瞬间中把握永恒
审美升华是艺术鉴赏活动中的最高境界,指鉴赏主体在此前审美认同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突破物与形的束缚,达到一种精神的自由境界。同时,审美升华也是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观赏者能够通过审美再创造活动,在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中直观自身,实现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焰火艺术”可以看作是一种动态的艺术形式,焰火燃烧、爆炸的转瞬即逝,让碎片时间的人们停下生活的加速节奏而驻足观看烟花。蔡国强运用自己独到的艺术语言,在短暂的时间中呈现出一个完满的审美意象,使得观赏者从特定的时代、国家、种族、历史中解放出来,享受一种纯粹的审美和物感的震撼。同时,火药和无人机在表演中会受到天气、信号等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最终作品呈现效果不如预期,这种遗憾之美也能让观赏者珍惜、成长、创造,以及面对生命的无常与有限。
此外,蔡国强还为其作品赋予了时间意识,在艺术创作中他不断从历史中汲取养分,穿梭在“过去”与“现在”,将历史重新带回人们视野,使曾经的事物再生,并赋予其新时代的诠释,以此达到人与过去穿越时空的对话。其中不仅有中国传统文化,更有西方艺术史,如他在乌菲齐美术馆展现的文艺复兴时期花草主题艺术等。他对过去的独特艺术诠释也是对历史的审美再创造,为其赋予了生命感,展现了时间的永恒。
如若说主体的情感是审美意象的基础,那么主体思维的创造性将会是其主体审美意象生成的点睛之笔。蔡国强的“焰火艺术”以人文关怀为根基,通过深层的情感共鸣在人与作品之间构建对话,将瞬间的震撼转化为无尽的意蕴,让观赏者脑海中不断回忆、想象与重构,最终升华为对生命本质与社会现实的形而上学思考。
蔡国强是中国当代享誉全球的艺术家之一,他以中国传统火药为媒介的艺术实践向世界传播了东方哲学的核心思想。他创作的“焰火艺术”作品通过三个维度为观赏者构建出了完整的审美意象:首先植根于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符号,其次营造出全方位沉浸式的感官体验,最终在瞬间迸发中实现对永恒的观照。这些审美意象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充满意蕴的、充满情趣的感性世界,为观赏者带来了极致的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