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关系对初中生日常性学业弹性的影响:学习动机和情绪稳定性的中介作用
作者: 梁艳
摘要:学生如何应对在学习中常遇到短期难题已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为探讨社会关系对初中生日常性学业弹性的影响,以及学习动机和情绪稳定性的中介作用,使用师生关系量表、同伴支持问卷、父母支持量表、青少年学习动机量表、情绪稳定性量表和中学生日常学业复原力问卷,对3867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伴支持和父母支持能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业弹性。进一步分析表明,学习动机和情绪稳定性在社会关系与学业弹性之间起中介作用。强调了构建积极社会关系和促进学生内在动机的重要性,为教育实践提供了有益指导。
关键词:社会关系;日常性学业弹性;学习动机;情绪稳定性;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5)12-0014-06
一、引言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学业挫折和挑战,如考试成绩不理想、学习压力大、作业难度大等。如何调节心态并成功应对这些困难已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近年来,教育心理学领域出现了一个新兴研究变量——日常性学业弹性,这一概念为学生的学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日常性学业弹性,也被称作学业浮力或日常性学业复原力,是指学生积极适应并成功应对日常学习中典型学业挫折、挑战和困难的能力[1]。高日常性学业弹性的学生不仅能在学业上更加投入,有效应对学习难题,取得佳绩,还能在经历挫折后保持高动机,形成良性循环。同时,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至关重要,有助于调节情绪、缓解压力。因此,探讨日常性学业弹性的重要性,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还能为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帮助学生更自信、坚韧地面对学业挑战。
(一)中学生社会关系与日常性学业弹性
在学校这个大环境中,青少年时期的人际交往对其日复一日的学习经历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种社会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师生之间的互动、同伴间的相互支持以及家庭内部父母提供的帮助支持。社会支持的压力缓冲理论表明,社会支持能缓解个体压力,使其积极适应社会[2]。师彦洁[3]深入探究了高中生的日常性学业弹性与社会支持特性之间的关系,发现社会支持越高的个体其日常性学业弹性也较高,这里的社会支持包含同伴支持、家庭支持及学校支持等。一项追踪研究证实,良好的师生和同伴关系能够正向预测学生的日常性学业弹性[4]。徐如[5]证实父母支持作为父母的一种积极的教育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日常性学业弹性。而父母拒绝、过度保护会让子女感受到打击和无助,难以正确适应,会负向影响个体的日常性学业弹性[6]。因此,本研究提出第一个假设:上述提到的社会关系对初中生提升其日常性学业弹性具有明显的正向预测效果。
(二)学习动机的中介作用
学习动机是指引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的学业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7]。
一方面,Martin和Marsh[8]提出动机是影响日常性学业弹性的重要因素。一项以3753名国内初级中学学生为被试的调查研究发现,初中生学习动机的各维度(self-efficacy,valuing school & learning focus)与日常性学业弹性均呈显著正相关[9]。掌握目标取向的学习动机能正向预测初中生的日常性学业弹性。而学业焦虑、回避失败的动机、对不确定性的控制感会抑制日常性学业弹性[10]。另一方面,动机弹性的内外部动态模型指出,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积极的外部环境因素能够使个体的基本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影响个体的学习动机,进而提升个体的动机弹性[11]。有研究表明,对于日常性学业弹性较低的学生,温暖和支持性的师生关系能够改善其学业动机,增强其日常性学业弹性[3]。因此,本研究提出第二个假设:学习动机在社会关系对初中生日常性学业弹性的影响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
(三)情绪稳定性的中介作用
情绪稳定性是一种人格特质,表现为一个人在情绪环境中不会产生过分激烈的反应[12]。
一方面,已有研究表明情绪稳定性是日常性学业弹性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情绪不稳定的学生的日常性学业弹性也会较低[13]。另一方面,个体的情绪稳定性离不开社会关系的支持。多项研究显示,父母的支持与孩子的情绪稳定性呈显著正相关[14-15]。Pitzer和Skinner[11]认为积极的环境因素(如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可以通过满足个体的基本心理需求提高情绪稳定性,进而提升动机弹性。张枫[16]的研究证实,师生关系可以直接影响日常性学业弹性,还可以通过情绪稳定性这一中介变量对日常性学业弹性产生间接影响。据此,本研究提出第三个假设:情绪稳定性在社会关系影响初中生日常性学业弹性方面发挥着中介作用。
综上所述,依据俞国良对Pitzer和Skinner[11]提出的动机弹性的内外部动态模型修订后的日常性学业弹性的整合模型[10](如图1),本研究提出一个中介模型,如图2所示。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取样,抽取广州市增城区中学七、八、九年级的学生共3867人进行调查。其中,七年级1570名(40.6%),八年级1314名(33.8%),九年级983名(25.4%);男生2078名(53.7%),女生1789名(46.3%)。
(二)研究工具
1.师生关系量表
采用邹泓、屈志勇和叶苑[17]修订编制的师生关系量表,该量表包含23个题目,涵盖亲密性、冲突性、支持性和满意度四个维度,采用5点计分法。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1。
2.同伴支持问卷
采用赵磊磊[18]编制的同伴支持问卷,包含10个题目,分为情感支持和信息支持两个维度,采用5点计分法。在本研究中,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3。
3.父母支持量表
选用侯志瑾[16]翻译并修订的社会关系网络卷。该问卷通过18个题目评估子女感知到的父母支持,用以衡量初中生与父母的相处情况,采用5点计分法。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5。
4.青少年学习动机量表
采用黄绚质[19]编制的青少年学习动机量表,共23题,包括工作价值、期望、免于测试焦虑的认知干扰和免于测试焦虑的情绪化四个维度,采用4点计分法。在本研究中,该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0.95。
5.情绪稳定性量表
采用龚耀先[16]修订的儿童埃森克人格问卷(EPQ),该量表适用于7至15岁儿童,本研究对象为初中生,均在此年龄段内。N分量表用于评估情绪稳定性,包含23 道是非题,正向计分,“是”计0分,“否”计1分。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7。
6.中学生日常学业复原力问卷
采用郭婉婉[20]编制的中学生日常学业复原力问卷,该问卷包含执行力、外在支持、自我效能感和情绪稳定性四个维度,采用5点计分法。本研究中,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
(三)数据处理
采用SPSS 24.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并使用 SPSS宏程序PROCESS 3.3进行中介效应检验。
三、研究结果
(一)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为确保数据的有效性,本研究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法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结果显示,共有15个特征值大于1的公共因子,第一个公共因子解释了 26.72%的变异,低于40%的临界值,表明数据中无显著的共同方法偏差。
(二)各变量的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
表1展示了各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及相关系数。研究发现,师生关系、同伴支持、父母支持、学习动机、情绪稳定性和日常性学业弹性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
(三)学习动机与情绪稳定性在社会关系与日常性学业弹性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依照中介效应检验的三步回归方法[21]进行中介检验。以性别、年级、独生子女、班干部、家庭所在地、父母婚姻状况为控制变量,依次以师生关系为自变量,学习动机、情绪稳定性为中介变量,学业弹性为因变量进行检验。
如图3所示,师生关系对学习动机、情绪稳定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学习动机、情绪稳定性对学业弹性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可以证明学习动机、情绪稳定性在师生关系与学业弹性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存在。
为了精确验证中介效应,运用了SPSS宏程序PROCESS 3.3中的Model 4,并采用Bootstrap方法,通过5000次重复抽样,设定95%的置信区间,采用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法。分析揭示,学习动机在路径中的中介作用显著,其效应值为0.101,且置信区间[0.086,0.117]不包含 0。情绪稳定性也展现出显著的中介效果,其效应值为0.100,置信区间[0.088,0.111]不包含0。
由图4可知,同伴支持对学习动机、情绪稳定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学习动机、情绪稳定性对学业弹性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可以证明学习动机、情绪稳定性在同伴支持与学业弹性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存在。
采用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方法估算各系数的置信区间。学习动机作为中介变量的效应值为0.073,其[0.062,0.083]的置信区间不包含 0,有力证明了学习动机中介效应的显著性。情绪稳定性的中介效应值达到0.071,且其置信区间[0.063,0.080]不包含0,表明情绪稳定性的中介效应亦显著。
由图5可知,父母支持对学习动机、情绪稳定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学习动机、情绪稳定性对学业弹性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可以证明学习动机、情绪稳定性在父母支持与学业弹性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存在。
采用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方法,估算各系数的置信区间。结果显示,学习动机的中介效应显著,其值为0.092,置信区间[0.080,0.105]未包含0。情绪稳定性作为中介变量的效应值为 0.091,其置信区间[0.081,0.102]不包含0,表明情绪稳定性的中介作用同样显著。
四、结论与讨论
(一)社会关系显著正向预测学生日常性学业弹性
本研究表明,社会关系对初中生的日常性学业弹性正向预测作用显著,这支持了社会支持的压力缓冲理论[2],凸显了家庭与学校环境对培养学生适应力与恢复力的关键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赋予学生情感安全,激发学习动力;同伴支持营造积极学习气氛,促进相互激励与成长;父母支持则是学生心理韧性的核心,为其困难时刻提供坚实支撑。据此,教育者与家长需着力构建和谐社交环境,以促进学生学业适应与发展。
(二)学习动机在社会关系对学生日常性学业弹性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学习动机是社会关系影响学业弹性的中介,展现了社会支持向学习成效转化的过程。学生在受尊重和理解的环境中,易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积极应对学习挑战,展现高学业弹性。因此,提升学习动机不仅是教育目标,也是强化社会关系正面效应的关键。作为教师需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增强学习参与与成就感,激发内在动力,也可以通过加强对学习动机的培养等机制来提高学生的日常性学业弹性水平。
(三)情绪稳定性在社会关系对学生日常性学业弹性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情绪稳定性作为中介,表明社会关系通过调节情绪影响学业弹性。稳定情绪是学生应对学业挑战的基础,良好社会关系是维护情绪稳定的关键。感受到教师、同伴和父母支持的学生,更易保持积极心态,管理负面情绪,展现更强恢复力与适应性。因此,教育者和家长应重视情绪管理,创造支持性成长环境,为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业成功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