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念视角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实践探究
作者: 宋美军摘要:大单元教学顺应时代需要,指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基于“三缺”的教学现状,文章深入探究小学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实践。文章以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为例,提出了大概念视角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策略:教学目标整体定位,指向素养发展;教学内容统整重组,优化情境设计;教学活动合作探究,聚焦学科实践;教学评价全息反馈,体现学评一致。教师基于学情落实这些策略,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大单元的深度学习和实践活动,提高教学实效。
关键词:大概念;小学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5)07-0067-03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要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传统的单篇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需求。大单元教学顺应时代需要,强调以大概念为统摄,大主题、大情境为引领,大任务、大问题为驱动,能突破学科界限,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和教学内容的结构化,指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在大概念背景下,教师应深入探究小学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优化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大单元的深度学习和实践活动。
一、 小学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现状
新课标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大概念教学愈发彰显出其重要性。基于大概念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师缺乏整体教学意识
在日常教学中,一些教师缺乏整体意识,未能从大概念视角下建构单元整体教学,挖掘各单元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相互关联和整合不佳,导致各部分内容相互孤立、零碎,教学指向知识本位,难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学生缺失整体学习方法
目前,教学样态不够完善、教学策略不够优化、教学评价不够多元等,导致学生在大单元整体学习中没有掌握科学合理的方法体系,把握主旨能力、结构分析能力、整体架构能力、方法迁移能力存在不足。
(三)教学缺少整体优化策略
大单元整体教学要求教师围绕大概念实施教学策略和落实教学目标。一些教师缺乏创造性思维,加上缺少经验供借鉴参考,导致教学操作困难,无法通过系统化实践帮助学生感知、理解、运用大概念。
二、 大概念视角下大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基于上述现状,笔者从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重组、教学活动的实施、教学评价的跟进四个方面对基于大概念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策略进行了实践探究。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以“革命先辈”为主题,收录了《八角楼上》《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刘胡兰》四篇课文,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革命先辈的故事,感受革命先烈的崇高品质和英雄气概。文章以此单元的教学实践为例,探讨大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一)教学目标:整体定位,指向素养发展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要全面研读新课标和新教材,明确教材编写意图与教学重点,根据教材内容精心提炼大概念,确定大单元教学主题,设计大单元教学目标,用以导航整个单元的实践活动。基于单元视角,笔者根据学习内容、主题和学情,设计了包含知识技能、意义理解、迁移运用三个新维度的素养教学目标:
学生将知道(K):1. 认识51个生字和3个多音字,会写29个生字和新词,理解重点词语意思并能在实际语境中运用。2. 了解四位革命先辈的事迹,借助资料知晓故事时代背景,诵读和摘抄重点语段。
学生将理解(U):1. 通过品读课文,感受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与高尚情怀。2. 通过研读课文,初步体会语言、动作、神态等人物描写方法。
学生将做到(D):1. 能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表对革命先辈精神的感悟,培养热爱祖国、崇敬革命先辈的情感。2. 能根据课后习题,完整、生动地讲述课文中革命先辈的故事,搜集和筛选课外资料,会讲其他革命先辈的故事。
(二)教学内容:统整重组,优化情境设计
在教学目标的引领下,教师应根据单元主题统整教学内容,进行结构化重组,并设计贯穿整个单元教学的大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指向问题解决的需要,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
1. 整合资源,创设生动情境
教师应整合教材、多媒体、网络、生活等各种资源,对教材内容进行整理和归纳,适当补充图片、音频、动画和电子教材等资源,设计和制作丰富多样的数字教学资源,以此创设生动有趣的导入情境。
本单元教学伊始,笔者通过整合资源,这样创设情境:先播放一段关于革命年代的视频短片整体感受;接着展现红军的仿制物件,如斗笠、扁担等,让学生传看、触摸,感受历史气息;随后展示毛主席在八角楼的图片、朱德挑扁担的雕像、周恩来在泼水节的场景和刘胡兰无所畏惧的画像,提问:“大家想知道这些画面背后的故事吗?”最后引入:“这个单元,我们一起走进这些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去认识伟大的革命先辈。”
2. 拓展内容,创设问题情境
在学习任务群视域下,教师要根据大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关联课内和课外学习内容,创设问题驱动情境,把教学内容转化成学习任务,追求情境、任务、活动的一体化,让学生在完成情境任务、参与情境活动的过程中培养思维。
在单元教学中,笔者引入《闪闪的红星》作为类文联读。先介绍潘冬子故事背景,再提出情境问题:“潘冬子在寻找红军的路上会遇到哪些危险?他能克服困难吗?”接着任务驱动:“现在我们分小组学习,根据本单元课文里革命先辈的做法推测潘冬子的行为,写一个小故事片段,再派代表上台交流,比比哪个小组写得最符合人物性格和当时情境。”这样的问题情境能促进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拓展学习方法。
3. 融合学科,创设活动情境
基于新课标中“抓住课程内容与生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的教学理念,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将语文学习内容与其他学科内容整合,创设真实的活动情境,以促进学生在单元学习过程中实现多感官参与、多维度思考、多路径探究和多元化发展。
在学习单篇课文《刘胡兰》时,笔者先带领学生初步了解其英雄事迹,感受其英雄品格,再引导完成“给毛主席的题词配画”的活动任务,要求创作一幅刘胡兰面对反动派的威逼利诱宁死不屈的绘画作品,并配乐进行讲解展示。这需要学生深入文本,认真研读文中关于人物的描写。学生在绘画和配乐及展示过程中,再次深刻感受到刘胡兰的英雄气节,并学会了借助线条、色彩、音乐等元素来表现对英雄的热爱和敬仰。
(三)教学活动:合作探究,聚焦学科实践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大单元整体教学必须带领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进行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实践活动,从而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1. 锚定主题,设计关键问题
根据小学生学习新知的特点,明确问题是学习的起点,教师要锚定主题,设计关键性的大问题,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与交流探讨。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大单元整体学习活动,高效开始新课。
根据本单元主题,结合单篇课文内容,笔者设计如下问题:在《八角楼上》,毛主席在艰苦环境中坚持工作,那灯光照亮的只是书本吗?在《朱德的扁担》里,朱德爷爷的扁担挑起的仅仅是粮食吗?《难忘的泼水节》中,周总理与傣族人民共庆泼水节,这节日传递的只是欢乐吗?《刘胡兰》面对敌人铡刀无所畏惧,她守护的是什么呢?这些问题能驱动学生深入思考与交流探讨,以更好地感悟革命先辈的精神品质、信念担当。
2. 驱动学力,引领深度学习
小学生的知识基础薄弱,学习能力欠佳,单靠自身力量往往无法完成任务。小组合作学习是大单元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基于上述问题的驱动,各组学生积极开展交流讨论和合作探究。小组内成员围绕关键问题各抒己见,讨论结束后每组整理各类问题与理由,选派代表进行汇报交流,并将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抛给全班共同探究。指向问题解决的合作探究过程,能让学生深刻领悟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与高尚情怀。
3. 丰富形式,开展综合活动
在大概念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达成大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教师要根据教学主题,设计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如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从而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理解、感悟和表达的综合素质。
教学伊始,笔者开展了“革命字词大闯关”活动,利用课件让学生随机认读本单元生字并进行组词、造句,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探讨“毛主席、朱德、周总理各是一位怎样的伟人”,教学后组织学生讲述革命先辈的故事,并根据评价标准评选出“小小故事家”。这些活动涵盖了各种类型,形式丰富。
(四)教学评价:全息反馈,体现学评一致
在大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应树立“教—学—评”一体化意识,先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制订评价标准,再设计科学的评价工具,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鼓励多元主体从多个维度积极参与全程、全面、全息评价,并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价结果。
1. 关注学生,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主体多元化,是指将学生、同伴、教师、家长都纳入评价体系中,共同参与评价过程。通过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的融合实施,让评价更加客观、全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公平的实现。
在当好“小小故事家”的活动中,笔者先让学生参与自评,根据评价标准说说自身优点和不足,再让同伴进行互评,评价故事的完整性、情感表达等,最后教师依据学生表现,从对课文的理解深度、阅读方法掌握、口语表达等方面实施综合评价,肯定进步,指出问题并指导改正。
2. 关注过程,评价方式多样化
对大单元整体教学,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来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不仅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教师应融合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落实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单元学习过程中,笔者根据学生参与提问发言、小组讨论的课堂表现,观察其对革命先辈故事内容的理解、精神品质的领悟进行形成性评价。单元学习后,用大作业形式考查知识掌握、根据讲述故事情况评估表达运用来开展总结性评价,综合考量学生对单元主题的理解深度、阅读技能提升、情感态度形成等情况。
3. 关注发展,评价工具科学化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关注学生通过大单元整体学习获得的素养发展,采用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工具,全面、客观地收集、整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形成准确、可靠的评价结果,实施科学多元评价。
为了让评价更科学,笔者从生字认读准确性、书写规范性,革命先辈故事讲述完整性、对革命先辈精神理解深度等核心素养维度设计了评价量规,让学生、教师据此标准实施评价,最后予以总评。
三、 结论
大概念视角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能突破学科界限,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和教学内容的结构化,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郑欢.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小学语文高年级作业设计[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23(6):29-31.
[2]张善平.“大概念”视角下落实语文学科要素的教学研究[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23(3):22-24.
[3]李际萌,王涛.全局式语言视域下小学语文学习活动设计策略[J].天津教育,2021(28):59-60.
[4]陈琳.大概念统摄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4(18):11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