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作者: 薛雯 孙玉兰 李菲 赵云祥
摘要:文章结合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对信息技术课程设计思政主辅双线,探讨课程思政在公共基础课中的有效融入,并通过“三阶七环”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践。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一、引言
高职院校将信息技术设置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增强学生的计算思维,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从而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本研究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为例,围绕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紧贴新能源汽车技术岗位素质要求,基于公共基础课服务于专业这一宗旨,以“地方政策、行业发展、专业技术”路线设计教学任务,以此引领学生用好信息技术工具、学好专业技术技能,为培养具备信息素养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工匠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整体设计
信息技术思政研究课程组(以下简称课程组)依据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1年版)》,对接“1+X”办公应用职业资格考试大纲、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及中国计算机应用技术大赛要求,围绕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以国家“双碳”目标为引领,以实际岗位需求为基础,将教学内容与证书考点、大赛技能点有机融合,助力专业“岗课赛证”融通。课程组重组课程模块为打基础、筑技能、强应用三个模块,将WPS Office办公软件文字、表格、演示三大组件的知识点进行拆解、重组、整合,构建“地方政策、行业发展、专业技术”的任务路线。课程组还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分析专业课程设置逻辑,将专业课内容提前融入教学任务,完成课程重构设计,如图1所示。
三、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设计
课程组将服务国家“双碳”目标当作价值引领方向,把“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思政主线,致力于培养学生“读懂文字深意、理解数字内涵、用好技术工具”的能力。同时,课程组以“工匠精神”为思政辅线,在各个教学环节按照“一任务一开悟”的思政方向深入开展教学工作,以此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职业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
(一)思政主线:厚植家国情怀
1.地方政策任务——点燃家国情怀与责任意识
在对新能源汽车专业学生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国家及地方政策的“双碳”目标等重要内容。通过学习相关政策和论述,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国家能源和环保政策的战略意义及其背后的价值取向。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双碳”目标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影响,以及新能源汽车行业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的责任和使命。
2.行业发展任务——增强专业认同感与职业荣誉感
教师可以设置新能源汽车行业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任务,并指导学生将分析结果以可视化看板的形式呈现出来。例如,学生能够通过制作图表展示新能源汽车在不同时间、地区的销量增长趋势,也可以分析新能源汽车技术在电池续航、充电设施等方面的发展状况。通过图表的直观呈现,学生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3.专业技术任务——培养职业素养与激发学习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WPS Office办公软件的表格来制作电池、电机动力系统匹配模板。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了解电池和电机动力系统的相关参数,并掌握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这些参数进行合理匹配的方法。
当完成这类任务时,学生对即将学习的专业课有了初步的认识,为继续深入学习专业知识筑牢基础。这样的实践操作还能够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勇于探索的职业素养,让学生明白所学专业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动力。
(二)思政辅线:发扬工匠精神
1.软件选择与文化自信
国产软件的发展是我国科技进步的关键体现,课程组在教学中使用WPS Office办公软件,能够让学生直接了解国产软件的功能与优势。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国产软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还可以强化学生的自主品牌意识和文化自信。
2.能力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课程组将学生的能力归纳为“读懂文字深意、理解数字内涵、用好技术工具”的能力。如在文档排版任务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文字的排版规则,让他们明白排版规则不仅是为了让文档美观,还是为了能够准确地传达信息;在数据处理任务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数据背后的含义,以及掌握如何运用合适的技术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此类教学任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审美意识和计算机思维。
3.团队精神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置分组任务,可以鼓励学生之间开展合作探究。在小组合作时,学生需要彼此交流、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这种分组协作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
例如,在任务2“新能源汽车销量及渗透率数据分析”中,小组成员需要分工合作,包括收集资料、数据分析、文档排版等工作。通过分工协作,学生能够学会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并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的工作成果。在项目完成后的成果展示评价阶段,教师要强调作品的规范性、美观性、创新性,引导学生将数字美、文字美、技术美融入作品。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作品质量,还可以强化学生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学生明白只有不断追求完美,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道理。
四、教学实践过程
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前,教师负责发布预习任务、课前测试任务以及相关的视频资源,以此引导学生在课前积极地自主学习,探索课程任务。教师依据学生课前学习的反馈情况,及时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课中,教师根据课前学情、教学内容以及调整后的教学策略,通过析案例、学操作、释疑问、夯技能、展成果五个环节来展开教学。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自由选取“析、学、释、夯、展”环节进行组合,灵活地调整课堂教学活动。课后,教师依据课中学习的情况,为学生布置课后拓展任务,以此强化课中所学技能,促进学生迁移所学知识。
下面,笔者以任务3“新能源汽车行业报告高级排版”为例。
(一)课前
教师在职教云平台发布课前学习视频,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在世界中的地位,同时让学生领悟国家“双碳”目标的意义,借此提高学生的职业认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教师还可以发布前测练习,并依据前测结果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反馈情况来调整教学策略,确定思政主题。
(二)课中
首先,教师播放《大国汽车工匠》片段,引导学生从视频中获取“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三年蝉联全球之冠”“新能源自主品牌8年实现弯道超车”等重要信息,并让学生谈感受,得出“自豪、震撼”等关键词。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数字能直接、客观地呈现信息,文字可赋予数字更多附加信息,传递信息力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总结出新能源汽车行业报告是由文字、数字构成的,从而完成任务描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中国制造、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
在析案例环节,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前收集的案例素材,引导学生解析案例,明确排版任务。教师使用职教云发起课堂讨论,让学生思考科学的排版流程,并结合自制的PPT(演示文稿)游戏,抽取小组代表展示讨论结果。接着,教师通过试错演示,让学生理解科学的排版流程;通过小组讨论、小组比拼,展现学生的团队共进精神;通过解析科学的排版流程,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自制PPT游戏,激发学生对后续学习PPT动画制作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在学操作、释疑问、夯技能环节,教师结合课前学习情况,针对薄弱操作进行精讲。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在操作过程中,教师根据共性问题进行示范。学生参与教师发布的头脑风暴、讨论等活动,对高级排版的相关技术点进行探究式、讨论式学习。面对教学难点,教师可以设置游戏、试错、“小老师”课堂等环节,引导学生深度理解。在这个阶段,学生可以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作品,增强自己的计算机思维。
在展成果环节,学生在组内推选作品,小组优秀作品参与组间展示。这一过程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分析及总结,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方法。
(三)课后
教师通过职教云布置课后作业,并利用微信、钉钉等平台进行课后辅导。教师还针对学生的课堂评价进行反思,调整教学策略。
五、结论
课程组以全面提升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为目标,依循“地方政策、行业发展、专业技术”路线设置任务。在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强化数字创新能力和增强计算思维的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深入解读二十大报告、领会“双碳”目标,并客观分析新能源汽车行业真实数据,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行业发展、初步探索专业技术。由此,学生不仅掌握了信息技术相关技能,明晰了专业发展方向,了解了本专业对实现国家“双碳”目标的意义,还提高了专业认同感和职业荣誉感,为培养高素质新能源汽车人才奠定了基础。
在真实课堂实践中,课程组还突破了公共基础课程难以融入专业课的壁垒,依据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任务,实现“一专业一课程”,有力地推动了专业发展。在未来的教学中,课程组将积极对接更多专业,拓宽本课程所服务的专业大类范围,同时深挖各专业大类特点,广泛收集素材案例,持续充实课程案例库,并建立信息技术课程思政案例库,真正实现公共课服务专业、助力专业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芳.基于“模块+任务”模式的课程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探索:以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为例[J].知识文库,2024(9).
[2]王鹏利,权春锋“岗课赛证+思政融通”探索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汽车维修技师,2024(10).
[3]骆渊.“三阶七环”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河源理工学校“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课程为例[J].广东教育,2023(11).
[4]胡宜芬.“汽车单片机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3(2).
[5]林棻,赵万忠,何小明.“车辆动态仿真技术及其应用”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3(4).
[6]李骏伟.汽修课程思政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实践路径[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3(8).
基金项目:2023年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优秀案例项目“WPS高级操作及应用”,项目编号:KCS2-20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