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培优与教学优化在高职师范院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钟迪

摘要:高职师范院校数学教学是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未来就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针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提质培优计划,要求职业教育优化教学质量,因此提质培优与教学优化应用于高职师范院校数学教学是大势所趋。基于此,文章阐述了提质培优与教学优化应用于高职师范院校数学教学的意义,分析当前高职师范院校数学教学的不足,然后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师资建设等方面提出应用策略,旨在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提质培优;教学优化;高职师范院校;数学教学

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强调职业教育要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以质图强,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全面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在此背景下,高职师范院校数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数学是高职师范院校的重要学科,无论学生未来是否从事与数学教学相关的工作,都需要通过数学学习来培养思维,提升技能,完成未来可能肩负的社会责任。

一、提质培优与教学优化在高职师范院校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抽象逻辑思维、建模、运算、解决问题等内容,这些能力和品质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及未来就业都有积极作用,能辅助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更好地适应社会竞争。提质培优与教学优化应用于高职师范院校数学教学后,教师会更重视创新数学教学理念,引入多样化教学资源,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知识、技能、思维、创新等能力。这样一来,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能得到有效发展,为其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有助于学生适应职业发展

高职师范院校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基层教育或一线教育人才。职业发展是学生的最终追求,依据提质培优和教学优化要求,要实现这一目标,高职师范院校在开展数学教学时会有意识地将教学内容偏向职业化和技能化方向,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用数学知识和技能。这样一来,师范生未来从事教育工作时会有更广阔的视野和严密的思维,对他们适应职业发展大有裨益。

二、当前高职师范院校数学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目标定位不够准确

当前很多高职师范院校在开展数学教学时制订的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他们将数学教学等同于普通高等教育中的数学教学,教学时仅仅关注数学理论知识讲解、习题练习等,偏重书面化和理论化,没有将数学教学与专业课程、职业发展等联系起来,没有找到数学与师范专业的契合点,使得高职师范院校数学教学偏离了应有的方向,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较为落后

高职师范院校数学教学内容基本都是以教材为中心,而教材在内容更新及质量方面存在不足。首先,高职师范院校的数学教材更新速度慢,内容通常较为滞后,再加上有的高职院校很少定期更换数学教材,导致学生无法学习最新的知识。其次,高职师范院校数学教学内容侧重理论性和书面化,与现实应用联系较少,教学内容忽视了数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不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发展。

(三)教学方式比较落后

高职师范院校数学教学一直沿用口头讲解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单一落后,教师缺乏创新教学方法的意识,很少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开展数学教学,枯燥的课堂教学导致很多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数学学习效果较差。此外,教师对实践教学环节也不够重视,很少组织实践类的教学、实习或实操活动,学生得不到锻炼实践的机会和平台,所学数学知识无法得到应用,由此导致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得不到发展。

(四)教师专业能力有待提升

由于数学在高职师范院校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高职师范院校的数学师资队伍普遍比较薄弱,且数量不多,有的教师负责多个班级的数学教学,甚至兼职其他工作,教学时间和精力不足。此外,教师本身的专业能力相比普通高校也存在差距,还有部分教师自我学习和提升意识不足,得过且过,专业能力有待提升。

三、提质培优与教学优化在高职师范院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准确定位数学教学

教学目标指引教学方向,其科学性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成果。在高职师范院校数学教学开展过程中,确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和定位是首要前提。

首先,确定数学教学的地位,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教师要认识到数学学习对学生的重要性,认可数学核心素养对学生综合素质和未来职业发展的作用,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从而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2023年,山西省发布了《关于实施山西省职业院校“职教金课”建设工程的通知》,要求高职院校加强优质课程建设。同年8月,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展了“职教金课”认定评审工作,将数学定为校级“职教金课”,要求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开展教学,突出课程的创新性和挑战性,建设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课程,确立了数学教学的地位。

其次,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数学理论知识,还要重视数学实践教学的开展,以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为导向,结合需求确定实用型教学目标。例如,2024年12月,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走进课堂指导工作时指出,要理论联系实际,多运用贴近专业岗位的案例,防止理论与实际脱节,其确定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宗旨,为数学教学开展提供了指导。

(二)优化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提质培优与教学优化要求高职教学要在教材方面进行全面革新,提升高职教育质量,培养优秀技术人才。针对当前数学教材内容落后且不科学的现状,高职师范院校和教师要重视通过各种途径丰富和优化教学内容,为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提供助力。

首先,重视更新数学教材。高职师范院校要定期调研数学教材的更新情况,为学生选择优质、符合学校教学理念的教材,使学生通过新教材了解数学的发展及应用情况。高职师范院校还可以编写适合本校学生的校本教材或数字教材,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例如,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推进教材建设工作,提高教材质量,组织教师团队进行数字教材的编写,为教学开展提供交互性、可视化、生动性的教材资源,提高了高职师范人才培养质量。

其次,为了在数学教学中增加与职业相关的实用性内容,教师可以从网络、新闻、工作实践中搜集合适的资源和案例,使学生了解数学在未来就业中的应用。例如,学生以基础教育为就业方向,而数学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广泛,如果学生从事数学教学工作,则所学数学知识、思维方式等可以很好地助力工作;如果学生从事其他学科教学,则可以依托数学思想、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开展教学,促进职业发展。

(三)创新数学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大多高职师范院校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再加上数学学习枯燥,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而提质培优与教学优化强调了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创新教学方法的要求,因此教师要重视运用各种先进技术和理念来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数学教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道具等创设教学情境,如故事、生活、工作、游戏情境等。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生动的情境中,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知识的内涵和应用。为提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2024年11月,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举办了“助力智慧课程建设与教学创新”专题培训活动,加深教师对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理解,提升教师数字化、智能化教学水平,为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数学教学提供了保障。

其次,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基于大部分高职师范院校学生学习和思维能力不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布置主题,要求学生合作解答。小组内成员可以相互启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调动成员的参与积极性。同时,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对未来就业大有助益。

(四)组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提质培优和教学优化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向社会输送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因此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是高职师范院校最重要的任务。实践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途径,因此,高职师范院校和教师要重视数学实践教学的开展,不断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第一,高职师范院校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如数学竞赛、数学建模等活动,锻炼学生数学综合能力。例如,2024年,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了由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织委员会主办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有效提升了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高职师范院校要重视与政府、企业或组织建立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工作的机会和平台,使学生能到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实践和锻炼。例如,湖南科技大学师范学院与武冈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当地基础教育提供人才保证,2023年,武冈市人民政府需要中小学实习教师55人,湖南科技师范大学进行了定向人才输送,为高职师范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学生可以体验在真实工作中需要哪些数学知识、技能和素养,从而在接下来的数学学习中更有针对性,在发展数学能力的同时培养职业素养。

(五)建设专业师资队伍,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首先,加强对高职师范院校数学教师的专业培训,定期组织他们参加培训学习,使他们了解先进的数学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数学在就业中的应用等,提升专业素质。此外,高职师范院校可以邀请优秀的一线教师与他们进行交流,了解日常教学中需要具备哪些数学知识、技能和思维,从而为教师教学指明方向。高职教师可以将这些内容融入日常教学,为学生未来就业打下基础。

其次,高职师范院校的领导或教师应定期到企业、学校、教育机构中调研、参观和学习,了解就业市场对学生在数学方面的能力需求。例如,2024年3月,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带领教师队伍到春晖教育集团进行考察调研,了解教育集团中不同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并与集团在实习实训、师资建设、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开展合作,为教师教学指明了方向。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针对性锻炼,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黄美霞.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路径探究[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4).

[2]马爱梅.高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6).

[3]陆静.教育数字化视域下的高职高等数学教学的思考与设计[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3(12).

[4]许聪聪,王钥.“双高”建设背景下高等数学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4).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提质培优’背景下高职院校高质量教学管理体系路径研究”, 项目编号:GH22364。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