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探索
作者: 贺文琴 胡婧婧 孙静 任雪梅摘要:高职院校要不断加强对英语课程的创新建设,组织教学实践,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以达到有效提升学生英语水平的目的。文章从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入手,分析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提升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水平的改革措施,以期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课程改革
一、高职英语教学现状
(一)学生现状
第一,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一部分学生可能通过高考被录取,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和知识,但整体水平不高;另一部分学生则来自初中、中专、技校、职业高中等,他们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第二,学习态度不积极,学习动力不足。由于英语基础薄弱,加之没有必须通过英语等级考试的压力,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动力。
(二)教师现状
高职院校英语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以笔者所在的邵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专职英语教师仅6人,兼职教师10人,需要承担全校一年级3 000多人的英语教学任务,由于教师数量有限,因此基本采取合班上课的模式。学生人数较多,教师难以组织教学活动,教学难以达到理想效果。此外,大多数教师的主要精力在课堂讲授上,但是学生基础差、学习兴趣不高,教师难以按照教材进行系统讲授。
二、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设定不明确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应该以职场交际为目标,以应用为目的,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便于让学生掌握相关的职业英语和职业专有英语词汇,能够进行正常的口头和书面交流,为以后更好地在职业岗位上运用英语进行工作交流打下基础。然而,部分教师往往仅关注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的教学,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专业特点来制订具体的教学目标,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缺乏与行业英语的连接
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虽然部分高职院校纷纷增开行业英语课程,但普遍存在基础英语教学和行业英语教学脱节的问题。部分教师未能认清两者之间的区别。基础英语课程主要强调学生对英语词汇的积累和语法的掌握,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技能,而职业英语课程立足于行业人才对英语的应用需求,着重培养学生在行业背景下的口头交流、书面阅读能力。由于特定的语境、专业的词汇、特定的语篇与句法结构等,行业英语相较于基础英语具有更高的学习难度,很多学生存在畏难情绪。
三、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明确教学目标
从职业教育多个核心特性出发,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教学目标要与职业教育的实际需求紧密相连。高职院校可为英语教学目标设定四个层次:一是培养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掌握职场中常用的英语知识和技能;二是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特别是口语和听力能力,以便在职场中有效沟通;三是增强职业适应性,根据不同行业和专业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英语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四是提升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其在国际化的职场中更具竞争力。
明确的教学目标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适应职业需求及提升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于2023年12月进行了商务英语专业的分层教学改革实验班的开班仪式,西方语言学院副院长致辞,对分层教学改革实验班的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殷切期盼,表示实验班的开设是学院对英语教学改革的一次尝试,希望提升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更多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也希望实验班的开设能够成为其他学院英语分层教学改革的样本,助力院校英语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切实让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成为“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形态。
(二)整合教学内容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提出,高职院校要培养学生用英语来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的能力。笔者认为,高职英语教学可分为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两个阶段。第一学期为基础英语教学,注重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第二学期为行业英语教学,行业英语学习要以服务专业为宗旨,结合产业,帮助学生通过英语获取自身专业的前沿信息,学习专业词汇,培养学生在英语语境下从事本专业尤其是涉外工作的能力,提升学生在职场环境下的英语运用能力。为了更好地融合两者,教师可以尝试在第一阶段的基础英语课程中适当融入行业英语词汇和表达方式。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的融合要求教师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注重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以满足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有外语教研室,负责结合学院内各专业的英语课程教学需求,编辑校本行业英语教材,开设行业英语课程并提供英语语言培训课程,为学院的英语教学改革工作、学生英语能力与行业结合工作提供了巨大助力。在学期末的英语考核评价中,学院各专业的英语试卷由教研室出具,题目多结合专业学生的未来行业英语应用情境进行考核,以考核手段促使教师和学生以实用、应用为目标进行英语教学和学习。
(三)加强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要加强和企业的联系与合作。首先,高职院校要尽可能地给教师提供下企业锻炼的机会。通过下企业锻炼,教师能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和市场需求,这将有助于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其次,高职院校要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根据企业的需求来优化教学内容,如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让学生在企业实习或项目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最后,建立校企合作教学实践基地。高职院校开展“双师型”英语课程教学,安排学生与岗位师傅组成师徒关系,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推动高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比如,2023年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的外语专业与华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公司、湖南小咖主咖啡有限公司、正大集团、印尼镍资源产业集团、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等13家知名企业的代表,签署了合作订单班的合作合同,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精准化人才培训服务,也为学院外语专业的学生提供了精准化的学习和就业渠道。在签约仪式上,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还对校外专家进行了聘任,引入一批既懂语言、又懂管理的实战型教师,为培养出能适应国际变化、国家和行业需求的人才做好了师资铺垫。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要将提升教师的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作为现阶段重要的工作内容,让教师能够创新课堂教学内容与方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行业英语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
第一,高职院校应多组织专题培训学习,在寒暑假时让教职工到企业锻炼。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可以更加真切地知晓企业的人才需求,明确英语授课目标,创新授课内容。湖南省已经连续多年面向职业院校教师群体开设教学改革培训班,在为期十天的培训过程中对来自全省职业院校的高职英语教师及其他学科教师,进行职业教育理念、课程思政育人、“三教”改革方法、学术水平提升、信息化能力培养、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等方面的培养培训,并以教学能力大赛作为收尾,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第二,鼓励教师自我提升。教师可根据专业需要获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进一步提升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并对职业形成深刻理解,游刃有余地进行行业英语课堂教学。
第三,保持授课对象稳定。高职院校可组织教师进行一对一帮扶,青年教师可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教学经验。在具体的课程教学过程中,青年教师可多听课,积累实践教学经验。另外,教师还要与企业资深骨干人员多交流,积累经验,调整教学理念。高职院校还要鼓励教师多参加科研活动,针对英语教学的相关课题研究项目,不断提升自身的教研能力。湖南省定期开展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申报、审查、公示相关工作,大力支持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创新,支持教师团队建设,支持高职英语与行业结合。现阶段湖南省的教改课题新增了英语院级专项教改课题,这对英语教师来说都是成长的机遇。教师可以通过省教育厅支持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平台的支持,完成对职业英语教学的探索,尝试解决英语不接地气的问题,共享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探索经验,向着实现“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教学目标前进。
(五)丰富“英语第二课堂”
高职院校应鼓励教师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创新英语第二课堂建设,让第二课堂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让其助力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开展。例如,高职院校可以设立英语角,组织英语趣配音,举办词达人词汇比赛,开展英语导游词讲解活动等,借助活动内容让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得到提升。另外,第二课堂活动在时间与空间上的灵活性,能够有效弥补传统英语课堂的不足,为学生提供更多样化的学习环境。
以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的西方语言学院为例,每年学院都会面向非英语专业和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英语角、英语沙龙活动,以丰富的主题和趣味的活动吸引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英语能力、用英语交朋友的平台,还辅助了职业院校英语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应加强英语课程创新改革,构建高质量的英语课程体系。笔者从高职院校英语课程的教学现状入手,分析英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具体的实践改革案例讨论高职院校英语课程的改革措施。在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中,高职院校要积极与企业合作,整合教学内容,为教学改革铺路。教师则要适应改革的潮流,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积极探索教学模式,调整教学内容,努力培养适应地方经济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社会的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吴明超.职业能力培养下职业教育英语教学模式改革途径探析[J].校园英语,2022(38).
[3]符雪青,黄杏.大学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融合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
[4]郝绍奇.职业能力培养视角下职业教育英语教学模式改革途径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1(14).
[5]蔡晓玲,温璐璐,黄晓玲.行业英语在通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与融通:对高职茶类专业大学英语课程的改革探索.[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4).
[6]杨修平.以行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学习需求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4(11).
[7]蔡晓玲,兰春玉,陈雅燕.高职新熟手英语教师课堂提问对比研究[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
基金项目: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策略研究——以邵阳地区为例”,项目编号:ZJGB2022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