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

作者: 王大进

1

有些记忆,就像深扎在脑子里的铁钉,即便生锈、腐蚀,也依然会隐藏在最深处,作为阴影而存在。

说起那个下午,许多人仍会感到惊心动魄。每过一年,村里人就会想到小喜宝又该长一岁了。他失踪时才两岁九个月十七天。那个下午让许多人心惊肉跳,是因为它是那样的平淡无奇。天很蓝,阳光灿烂,村子里很静,九里河的大河湾也静静的,河水缓慢地流淌着。原来丰沛了不少,是因为半个多月前下了好几场大雨。两岸的庄稼地里盛开的油菜花一片金黄。空气里有一些粪肥的味道,苦涩而酸臭。

林宸那个下午在厂里忙得不可开交,他刚送走了两个外地来的客户又到车间里去检修了一台机器,两手油污,刚想回到办公室去喝口茶,远远就望见邻居大婶慌慌张张地向他招手,嘴里急急地喊着什么。他隐隐约约听到有什么不见了。走近了他就听清邻居大婶说小喜宝不见了,他奶奶正在村里发疯似的寻找。林宸心里一紧,但同时觉得她们太过紧张了。他推测是被村里哪个妇女带去摘油菜花,或是去村口的小卖部买糖果。这事是有过的,小喜宝很招人爱。村里人知道他家很宠溺小喜宝,大家也都愿意讨好他。

多少年来,西河村连小猫小狗都很少丢失,何况是个孩子,并且是他林宸的孩子。林宸是个老板,这些年来办厂,生意兴旺红火。村里不少人都希望能到他的厂里去做工。在这个村里,他比村干部更受人尊重。村干部对他也是客气的,看到他都是笑脸相迎。这年头,谁能比一个有钱人更受人欢迎呢!他父亲在村里和镇上做了那么多年干部,也不如他现在光彩。

他急急地赶回村里,看到院子里已经围了好些人。

“到处都找了,就是找不见。”他妈妈瘫坐在地上,哭得呼天抢地。

“哭有什么用,找!”林宸也急起来,“请大家伙帮帮忙,伯伯婶婶、爷爷奶奶,大家伙帮我再四处找找。”

整个村子都惊动了,许多人放下手里的农活参加到寻找小喜宝的队伍里。孩子是跟着奶奶在家里的,林宸的妈妈哭着说自己也就是到屋后摘了一会儿豆角,再回到院里就不见了宝贝孙子。她前前后后找了个遍,也没看到孙子的踪影。大声呼唤,听不到孩子有回应。她一下就变得六神无主,不知所措。林宸的父亲去市里跑事情去了,小喜宝的妈妈跟着她的一个好姐妹去东南亚旅游了。这事本身挺耀眼的,村里的姑娘媳妇都羡慕得不行。她回来要是不见了孩子,一定是要拼命的。

所有的小河小沟都被找遍了,依然没有一点踪影。一个小孩子,能到哪去呢?林宸把厂里的工人都发动了,分别到附近的村子和镇上去寻找。按理说,孩子是不可能走出村外的。直到天黑透,人们在夜色里跌跌撞撞,四下里呼唤,手电筒的光柱就像是无数把挥舞的长剑。到了晚上,许多人甚至顾不得吃晚饭,却到底没能在夜幕里把小喜宝像鱼一样地从河里网上来。

林宸整夜没合眼,天刚亮就跑去镇上派出所报案。所长吃了一惊,立即就通知了另外两个民警和他一起去村里,还到厂里又查看了一番。村里村外好一番调查,但没有得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村子的平静彻底被打破了。

他们不明白这事是怎么发生的,完全不能接受。很明显,只有一种可能:孩子是被坏人拐走了。孩子是不可能凭空消失的,又没有外星人来劫持。这些年有一些外地客户来厂里谈生意,也都走在明处。林宸没有仇家。派出所把情况上报了县公安局。县公安局也专门开了警车上门,很仔细地把他所有的客户都排查了一遍。剩下的可能就是有人实施敲诈,毕竟林宸这些年发财的名声在外。林宸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发了大财,一定有不少人眼红他。

但这也只是一种可能。

从那天开始,小喜宝就从村子里消失了。人消失了,这事却像是钉子,扎在村里人的脑子里。天晴时,记忆就会模糊。偶尔阴天,就会让人想起。对于林宸来说,却是一直尖锐的存在……

2

谁也没想到,西河村会出这样的事。

当年的西河村,算是九里河那边最大的一个自然村,有一百多户,五百多人口。面积不到七平方公里,六百多亩耕地,作物以小麦和水稻为主。没有集体企业。但向阳造船厂却是全镇乃至全县最出名的企业,老板就是年纪轻轻的林宸。

林宸是个大老板。

原来村里就有一个造船厂,是林宸的父亲当村主任时创办的。过去九里河沿岸的村子都需要船,每年春夏季都会在河里罱泥,运送粮食、化肥。开始是造木船,再后来就造水泥船。开始的那些年是赚钱的,还非常红火,因为周边的村子需求量大。过了些年就不赚了,再往后,还出现了亏损,甚至越亏越多,让村集体欠了一个大窟窿。村里有人怀疑是老林贪污了,可是却又没有足够的证据。造船厂终于荒废了,连围墙的砖头都被一些村民拆走了,里面长满了野草。尤其到了秋天,整个厂区里都是蛇莓,开满了黄色小花,结出许多红色的果子,鲜艳欲滴。

小时候的林宸经常和赵三宝去造船厂玩。

赵三宝的妈妈在造船厂里上班,她是厂里少数几个妇女之一。人长得白净,个子高挑,乳房丰满。

林宸和赵三宝差不多大,相差只有几个月。他们经常去船厂的厂长办公室里玩。林宸的父亲是村主任,也兼着造船厂厂长。他会从办公室的抽屉里摸出几块糖果,分给他们,一视同仁的样子。

赵三宝从小就长得瘦小,皮肤黑,头发有些卷。他笑起来的样子,有些腼腆。他胆小。他父亲死得早,两个哥哥比他大,都不愿意带他玩。

林宸的性格和赵三宝不同,是村里出了名的调皮大王。林宸调皮、胆大,经常闯祸。赵三宝自己胆小,却喜欢看林宸闯祸。林宸就愿意带着他,和他分享闯祸时的快乐和闯祸后的刺激。赵三宝成了他的小跟班,从小学一直跟到初中。后来林宸去县城读职中了,而赵三宝留在村里务农。虽然他不满十五岁。那三四年,他们的接触就少了很多。林宸职中毕业回来后,在村里闲晃了两年多,无所事事。他那时已经是一米七八的大个子了,一身的名牌,长得白净,说话做事都是一副城里青年的派头。

赵三宝却已经是家里地道的劳动力了。他虽然长得瘦小,但干活却很踏实。他能吃苦,再重再累的活也能咬着牙坚持。从心智上说,他可能比别的同龄人更成熟。他和两个哥哥有明显的区别,长相也大不一样。为此,村里人是有一些闲话的。

赵三宝和林宸是两种不同的人。村里人一度觉得林宸是不成器的,他只不过是依仗着他的父亲。老林那时候已经不是村主任了。老林过去当村主任,吃香喝辣的,并没有给村子带来实在的好处。村委会改选,原来的村委当上了主任。老林灰溜溜地落选了。落选后的老林,后来就到镇上去了,成了水利站的副站长。村里人觉得林宸这样的晃荡,将来大概率不如他父亲。就像人们猜测的一样,林宸晃荡来晃荡去,终于在村里晃荡不下去了,于是去了南方一个城市打工。没人知道他在外面干的什么,足足晃荡三年,又回到村里。回到村里的林宸,打起了造船厂的主意。

林宸从村委会手里接过了船厂,其实那只是一块荒地罢了。他许诺如果以后赢利,每年会给村里百分之十的红利。

谁也没想到,造船厂从一个小作坊开始,一点点地做大。工人从最初的十来个人,发展到了上百个。开始也还是做水泥船,后来做起了钢驳船。船也越做越大。林宸从城里专门请来了技术员和工程师,造上了大船。谁都没见过的大船,居然能有两层楼那样高。里面不仅有机器,还有厨房和休息室,装修很是豪华。

林宸发财了。

村里人眼里看得都要冒烟了。

林宸倒真的是兑现当初的承诺了,每年都给村委会分红。村委会把相当一部分作为集体的积累留存,村里有谁得了大病了,会进行适当补助;另一部分则用来抵扣每家每户的税费上缴。但这样的好处,慢慢就淡化了。人们更多的是看到林宸的暴富,那财富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这雪球大到滚起来能把整个村子碾平,他们感觉。

一个人总要倒点霉才好,他们想,这样就平衡了。

林宸那段时间疯了一样,四处寻找。他丢下手里的一切,只要有一点消息就会去核实。在短暂的真空后,各种消息就像夜晚稻田里的飞蛾一样,扑向他们。即便有些消息非常荒诞,根本没有可信度,他们还是会不辞辛劳去寻找。他们自己就像飞蛾一样,到处飞,向着任何有光亮的地方。

陆路有好多条,请了许多人去分头寻找;另一条是水路,林宸自己开了一条船逆流而上寻找。虽然孩子可能是在陆路上失踪,但也可能被人从水路上带走。有时人需要逆向思维,越小的事情往往反倒越有可能性。当然,毫无疑问,半年过去了,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没有任何结果。

3

有些事,会在时间的沉淀中,慢慢浮起来。

孩子出事的那个晚上,半夜里所有的人都散去了,只有赵三宝陪着林宸,一直到天亮。鸡叫了第二遍,东边的天空开始泛亮了,村子有了明显的轮廓。造船厂三楼的总经理办公室也开始明亮起来,而他们脸上的疲惫就像相片底片在显影液里慢慢清晰起来。林宸一直在抽烟,不断地抽,一根接一根,扔了一地的烟蒂。

“不要担心,能找到的。”赵三宝一直安慰着林宸。

这样的话,已经重复无数次了。林宸已经听得厌了。他表面上镇定,但心里却慌乱得很,不知道妻子要是知道这样的消息会怎样。

“等天亮了我们再分头去找。”赵三宝说,“我去县里看看,看看车站和轮船码头有没有什么线索。主要是不能让老人太急,他们要是知道了,急出病来,你两头照顾不了。

“你千万不要急,厂里的事,你该管还要管。你忙你的。外面的事我来跑。”赵三宝说。

林宸抹了抹眼泪,“少不了要请你帮忙的……以后就靠你帮我多跑跑了,我们是从小到大的好朋友,真的是很感谢你。”

“不要这样客气。”赵三宝说,“客气就生分了。

“真的谢谢你,好兄弟。”林宸感觉他就是自己的亲兄弟。

是的,村子里是有传闻的。他们有着共同的父亲,所以他们童年时那样要好是有原因的,现在这样好,更是一种血脉联系的证明。

林宸办厂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赵三宝。他想把他招到厂里。在厂里干,要比种田挣得多。他是不可能亏待他的。赵三宝却有些迟疑,没有答应。可是,他又三天两头带着他的那条小黄狗往厂里跑,站在那里好奇地看着那些忙碌的工人。有时他也主动帮忙卸货,做些杂活,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

“来吧,到我厂里有什么不好的?”林宸说。

赵三宝就尴尬地笑,“再说吧,不急的,不急。”

村里想进船厂的人挺多,不少是主动上门请求,三宝怎么反倒不愿意呢?一直到老林都劝了,赵三宝才来厂里。老林上门去找他妈妈,“让三宝去林宸的厂里,在家干什么?种地能挣几个钱?他和林宸关系好,两人从小玩到大的,跟着林宸干,还能有亏吃?”

“多挣点钱,到时好娶老婆。”老林是真心想帮到赵三宝。

赵三宝进厂了。林宸挺照顾他,安排他做管理,负责来料和出料。那时候厂里还不像后来的规模,来往的账目有村里的会计代兼,赵三宝的任务不重,甚至可以说是清闲。很多时间,他就坐在仓库的门口晒太阳,昏昏欲睡。有时他甚至还会找人下几盘象棋。赵三宝的棋下得好,全村没人下得过他,这让他有些得意。林宸偶尔也能胜他,大体是二胜三负。可是,林宸太忙,很少和他对弈。

造船厂慢慢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企业,生意红火。每天都有卡车来运送钢材和机器什么的,又不断有大船下水,鞭炮震天响,河面上硝烟滚滚。一艘艘大船,彩旗飘扬,拉着响笛,顺着大河,向远处驶去……

林宸从一个游手好闲的青年,成了一个无比忙碌的老板。他简直是分身乏术了。有段时间,老林也来他的船厂帮忙,但两人却经常意见不合,时有争吵。再后来因为经常有人来参观,林宸就只让他父亲做接待工作。老林自然也是高兴的,他是一个喜欢表现自己的人。虽然是儿子的船厂,但在他的介绍里仿佛他是老板。老林在这个厂里干了差不多有两年,后来又回到了水利站当他的副站长去了。

老林所以回镇上的水利站当副站长,据说是林宸看不惯他和厂里的个别妇女打情骂俏。那时候林宸正在热恋中,女朋友是他过去在县职中读书时认识的同学。她长得很漂亮,家是县城的,毕业后就在县里工作,商厦五金柜台的营业员。林宸追求她好几年了,终于心想事成。

上一篇: 了尘缘
下一篇: 水生(中篇小说)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