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概念的初中语文单元文本解读策略
作者: 赵文萍文本解读作为教学活动的基础,体现的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在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突出自己的单元文本解读能力,这也是实施学习任务群教学的要求。在文本解读中,教师确定单元教学大概念、教学目标的依据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相关要求。教师应从大概念出发,系统解读单元内容及其在教材体系、任务群中的地位,认真解读单篇文本在单元整体中承载的任务。笔者以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探寻从大概念出发,开展单元文本解读的方法与路径,为后续开展扎实高效的教学活动打好基础。
一、在单元层级解读中突出大概念
教师基于大概念解读单元文本,需要突出大概念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大概念中的关键词是“回忆”,这是解读单元文本的第一个层级。从内容上看,这些回忆,或“叙述难忘的人和事”,或“展现人物的精神与品质”,其作者或所回忆的对象中,有鲁迅、朱德、茨威格和藤野先生、列夫·托尔斯泰、居里夫人等名人;这些与名人有关的回忆中必然包含值得学生关注的内容。这是第一层级单元解读中的重点所在。以本单元的课文《藤野先生》为例,在学生的眼里,鲁迅的名气要远超藤野先生,而在鲁迅的眼里和心里藤野先生是“伟大的”。教师需要从藤野先生的身份、日本学生对作者的态度,结合作者留学日本的社会背景,对文本进行解读,体会课文在记录作者留学日本学医的几件事中,藤野先生的言行对“我”的影响。在中国留学生常遭到日本人歧视甚至侮辱的大背景下,藤野先生作为教师在学业上、生活上对作者的关心,看似平常的言行才显得弥足珍贵。该单元大概念中的“表达”是另一个关键词,与单元语文要素的相关学习要求匹配,这是教师解读单元文本的第二个层级。从学习课文刻画人物的方法这一语文要素来看,一是在阅读单元内的四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抓住人物身份和外表特点,梳理文本中的重要信息,再结合人物与作者的关系,形成对主要人物形象的基本认识与评价,像藤野先生在“我”的印象中,就是一个不注重外在形象、又有些古板、严谨的日本学者;二是重视寻找文本中对作者产生最深刻印象的物品、场景、事件,分析它们对作者心灵、情感的触动与震撼,从中学习作者选择典型材料刻画人物的表达方法。
二、在单元整合解读中关注大概念
在大概念和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单元文本解读的整体性只是整个教材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从纵向上看只是某个语文要素知识链中的一环,需要与其他相关单元进行前后勾连,通过教材系统整合才能更清楚地体现本单元具有的独立教学价值。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从整体上看是散文学习单元,作者多以个性化的语言和方法表达自己对丰富生活的独特体验、感悟,因而形成了多种散文类型。七年级学生已经多次接触过散文学习,既有分散在不同单元中的情形,如七年级下册的《阿长与〈山海经〉》《老王》《紫藤萝瀑布》《一棵小桃树》等,又有单元整体安排学习的情形,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就是以散文为主的,要求学生学习散文表达的美,第二单元也是以散文为主的单元,要求学生抓住细节体会作者表情达意的不同方式,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安排学生学习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进行个性化品读,也有以古代散文为主的单元,如八年级下册和九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还有读书方面的专题性散文,如九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在整个初中散文教学中,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安排的是回忆性散文,要求学生重点体会刻画人物的表达方法,上接七年级的亲情散文学习,下启散文语言的个性化品读。由此可见,本单元在教材散文体系学习中处于一个转接点,需要教师从单元整合中解读大概念指向的教学内容与学习任务。
三、在单篇文本解读中体现大概念
从单元自身结构看,一篇篇课文作为组成部分支撑起了单元整体,教师在进行单元解读时,还要对单篇文本进行具体的解读,才能找到单元整体解读的落脚点和开展单元教学的抓手。与传统的单篇文本解读不同的是,大概念统整下的单篇文本解读,需要突出大概念的内涵要求,以大概念为核心。教学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师要围绕人物抓住“回忆”与“表达”两个关键词,对单元单篇文本进行解读。比如,在《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回忆了藤野先生纠正血管图、关心解剖实习等典型事件,体现了一位治学严谨、无民族偏见的学者形象;教师需要了解作者通过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表达方法。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朱德回忆了种田、养蚕等生活中的小事,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与怀念之情;教师需要了解作者通过典型事例刻画人物、表达感情的方法。在《列夫·托尔斯泰》一文中,茨威格回顾了托尔斯泰的一生,讲述了托尔斯泰晚年的思想转变,表达了对托尔斯泰的敬仰之情;教师需要了解作者描写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展现其独特的性格和气质的表达方法。在《美丽的颜色》一文中,作者描写了居里夫妇在简陋的环境中,克服困难,成功地提取了镭元素的故事;教师需要了解作者以诗意的语言,诠释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精神的表达方法。
四、在优化单元设计中落实大概念
优化单元设计,落实大概念教学,教师需要确定以下单元学习核心目标。一是从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描写等层面了解单元文体特点;二是学习作者以多样化方法刻画人物形象,品析文本多样化的语言风格;三是开展文学鉴赏实践,提升欣赏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设计单元学习任务。任务一是通读单元中的四篇课文,了解课文中的人物的基本信息和人生经历;任务二是抓住文本中的典型事例和关键细节,学习回忆性散文、传记刻画人物的重点表达方法,尝试在表达实践中迁移运用,积累刻画人物的表达方法;任务三是品读不同文本中风格独特的语言表达,欣赏不同作者的语言运用技巧,在学习实践中提高欣赏能力。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体现语文新课标的要求,重视提炼单元大概念,以此统整单元文本解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博文初级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