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整本书阅读为导向的初中语文跨学科作业设计
作者: 霍占宏 周美娜整本书阅读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跨学科学习能力方面意义重大。学生通过整本书阅读,既能深入领会文学作品的内涵,又能拓宽知识面,增强跨学科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教师以整本书阅读为导向设计作业,将阅读与历史、地理、美术等多学科融合,能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突破学科界限,培养跨学科思维,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以《朝花夕拾》为例,探究跨学科作业设计的策略。
一、大情境创设:“时光档案馆”研究计划
在《朝花夕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具体的情境:石家庄市筹备建立“民国文化记忆馆”,招募青少年研究员承担三个层次的档案修复工作,分别是文章基础整理(基础性任务)、历史场景再现(应用性任务)和时代精神解读(发展性任务)。同学们将作为“特聘研究员”,借助深入阅读《朝花夕拾》完成跨学科研究工作。
教师设计这样的情境,借助真实的项目,构建“知识考古、场景再现、文化阐释”的认知链条,把碎片化的阅读转变为系统性研究。时空转换的情境与《朝花夕拾》“回忆往事”的特点相契合,有利于调动学生多学科的知识储备。
二、基础性跨学科作业:文章基础整理
文章基础整理,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朝花夕拾》时代背景的理解,强化语文学科的文本细读能力和历史学科的史料实证能力。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小组分配一段《朝花夕拾》原文,这段原文包含晚清民初时期的社会风貌、风俗习惯或重要事件。学生先进行文本细读,分析其中的历史背景与细节,再结合历史知识,搜集相关史料,对原文中因时代变迁难以理解的部分进行补充或解释。比如,针对原文中提到的传统疗法或民俗活动,学生要查找史料,阐释其历史渊源和意义。
1.创建词汇密码本
学生需从《朝花夕拾》中挑选一些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词汇,像“目连戏”“活无常”这类能反映特定历史时期文化和社会背景的词汇,制作“解码词典”,写明这些词汇的现代汉语释义,详细考证其来源和历史背景。通过创建词汇密码本,学生能深化对特定历史时期词汇的理解,培养史料实证能力与创意设计能力。
2.创建时空坐标轴
学生要创建一个1881年至1936年间的双轴时间图表。图表的上轴记录鲁迅先生一生中的关键事件,包括出生、出版的重要著作、参与的社会活动等;图表的下轴展示同一时期中国的重要事件,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学生需要用不同的颜色标记《朝花夕拾》各篇章的时间和地点,方便读者快速掌握每篇作品的历史背景。学生创建时空坐标轴,有助于理解《朝花夕拾》中时间跨度大的历史事件及其关联,培养时间观念和思维能力。完成这一任务,学生需要从大量资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形成清晰的时间线索。学生制作图表的过程,有助于提升表达与审美能力。
3.创建人物档案卡
教师需要指导学生为《朝花夕拾》中的藤野先生、长妈妈等人物创建档案卡,档案卡的内容涵盖姓名、性别、年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家庭背景、社会关系、主要事迹以及作者的评价等关键信息。教师要鼓励学生深入阅读文本,提取关键信息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出来,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活。学生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人物进行深度解读,形成个性化的见解。创建人物档案卡,能助力学生更好地理解书中的人物形象。只有细致阅读文本,学生才能提取关键人物的信息,根据文字描述和合理想象解读人物。
三、应用性跨学科作业:历史场景再现
历史场景再现要求学生借助角色扮演、场景布置、手绘图等方式,体验文本中的经典场景。学生需要深入研究文本,了解文本中的社会背景、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深度还原历史场景。这类作业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朝花夕拾》中的“三味书屋”的内容,重现鲁迅儿时的课堂场景。学生可以用情景剧演绎课堂场景,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制作课堂场景视频。学生需要深入研究文本内容,比如鲁迅的座位、课桌上的书籍和文具、先生的授课方式等,确保重现的场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通过这样的学习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亲身体验旧式私塾的教学环境,感受鲁迅先生的求学经历。重现“三味书屋”的课堂场景,能让学生深入理解旧式教育环境,体会鲁迅先生的成长背景,深入理解《朝花夕拾》蕴含的思想情感。
四、发展性跨学科作业:精神解码工程
这部分作业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朝花夕拾》的精神内涵,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解读和创意表达。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特定的主题展厅,如“成长之痛”“师友记忆”等,策划并展示一个反映鲁迅及其作品中人物精神世界的展览。以“成长的足迹”“童年的伙伴”“师长的教诲”的主题展厅为例,学生可以精选《朝花夕拾》中的几篇散文,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和实物等方式,展现鲁迅的成长、童年和师生情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展品编写解说词,阐释展品的文化、历史价值及其体现的鲁迅精神;规划参观的路线,引导参观者有序参观,全面理解鲁迅的精神。
总之,以整本书阅读为导向的初中语文跨学科作业设计优化研究,需要打破学科壁垒,借助任务群促进学生知识的跨界融合。虽然每项任务都有一定难度,但层层递进的设计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教师深入研究跨学科作业设计,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体验,定能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八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