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学评”一体化开展读写结合活动

作者: 王会

语文新课标提出,“教师应树立‘教学评’一体化意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设计体现“教学评”一体化意识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扎实的训练,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笔者以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金色的草地》为例,谈谈具体的思考与探索。

一、活动特点

读写结合属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方法,一般是教师从课文中选择一个看上去有特点的句式、语段,让学生照样子进行仿写活动。在这样的读写结合活动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决定学生写什么、怎么写和对写的结果的评价。这样的活动存在目标随意、指导笼统、评价不全面等不足之处。

在“教学评”一体化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关注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和学得怎么样,在相关教学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和“评”都是为了学生的“学”。其次,教师需要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学习目标,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聚焦值得学习的范例,从中提炼写作思路、策略、技巧等方面的知识,作为读写结合的训练点。比如,在《金色的草地》的学习中,学生感兴趣的是课文的第三自然段针对草地颜色的描写。教师可以抓住这个自然段作为读写结合的训练点,引导学生提炼表达方法并进行仿写训练。再次,教师需要落实全程评价的理念。这里的全程主要是指学生开展读写结合活动的过程。教师明确了“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活动的特点,才能有条不紊地推进相关教学活动。

二、活动目标

开展“教学评”一体化读写结合活动,教师需要确定清晰的学习目标,即明确学生要到哪里去,也是对学生通过读写结合活动能够达到新水平的期待。这就需要教师以学段目标的宏观要求,研读文本内容,结合具体的学情,弄清楚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金色的草地》,教师首先要了解课文对应的第二学段“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相关学习要求。比如,“……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观察周围世界……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其次,教师需要了解课文所在单元的学习要求。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一个习作单元,该单元习作关键能力训练的是观察,编者在单元中安排的学习板块,从开始的单元导语到最后的单元习作,全都指向观察能力的训练与观察结果的表达。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确定《金色的草地》的读写结合教学活动目标:重点研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明确该语段中的观察对象(长满蒲公英的草地),了解作者为什么要观察它们;确定语段的关键词是“变”,提取与“变”有关的信息,注意作者是怎样获得这些信息的;梳理作者表达观察结果的顺序,重视作者表达观察结果所用的方法;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观察它的变化情况,按照一定的顺序表达观察结果。

三、活动设计

教师在设计“教学评”一体化读写结合活动时,需要以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在全文学习中聚焦读写结合点,体现出“学”为中心的“教学评”一体化读写结合新样态,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习得观察植物变化并进行表达的方法。这样的学习活动设计,体现为以下环节。

学习环节一: 朗读课文,聚焦观察方法感知。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需要思考作者的重点观察对象是什么?是采用什么方法进行观察的?在观察对象方面,学生需要阅读课文内容,辨析作者的观察对象是蒲公英还是草地,进而确定窗前长满蒲公英的草地是作者的重点观察对象。在观察方法方面,学生可以深入阅读文本,了解作者采用的观察方法,比如,从整体上观察,草地是金色的;从对比中观察,草地的颜色是会变化的,早晨是绿色的,中午是金色的,傍晚又是绿色的;从探究中观察,草地颜色变化是由蒲公英花瓣引起的,花瓣张开就变成金色,花瓣收拢就变成绿色,等等。

学习环节二:研读重点语段,开展“教学评”一体化读写结合活动。学生阅读全文,在比较中自主确定最值得学习的典范语段是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在此基础上,学生深入阅读第三自然段,理清作者观察草地的顺序:一是作者的一个偶然发现引发了观察的兴趣;二是持续观察弄清了蒲公英颜色变化的原因,想象蒲公英花瓣变化像手掌张开、合上一样。分前后两部分提炼写法,前一部分按时间顺序写观察结果,后一部分写变化的具体原因。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读写结合训练,在类似的情境中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锻炼写作能力。

四、活动评价

教师开展“教学评”一体化读写结合活动,需要在每个“教”与“学”的活动开展之后,及时开展评价活动。

教学《金色的草地》,教师需要将评价活动融入教学的全过程。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前一篇精读课文中学习的观察动物的方法,互相评价,熟练掌握观察动物的方法。在阅读理解课文内容的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文,找出作者的重点观察对象——窗前长满蒲公英的草地;确定值得学习的重点语段——第三自然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适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表达实践阶段,学生运用具体的观察方法,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习作进行自评、互评活动。

总之,在实施语文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开展读写结合活动,需要树立“教学评”一体化意识,让读写结合活动过程清楚地体现学生相关表达能力的发展和提升。

作者简介: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起凤中学语文教师。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