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单”为基,打造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课堂

作者: 顾朝霞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依据语文新课标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理念,能让教学活动更具系统性、针对性。“三单”,即学习目标单、学习支持单、学习评价单,是落实这一理念的有效载体。基于此,教师用好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探究“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笔者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观潮》为例,探讨如何基于“三单”构建“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学习目标单

1.语言建构与运用目标

学习《观潮》,学生要识记“盐、屹、鼎”等字,理解“笼罩、若隐若现、人声鼎沸”等词语。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极具特色,如“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学生应积累这类语句,丰富语言素材库,还可以进行仿写训练,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目标

学习《观潮》,学生要梳理文章描写潮水的顺序,即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绘制思维导图,直观地呈现文章的结构。此外,学生还要分析描写潮水变化的语句,掌握作者运用时间推移和从远到近的空间转换顺序描写潮水的写作方法,学会提炼文本中的关键信息,锻炼逻辑思维和归纳能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目标

学习《观潮》,学生朗读课文要饱含感情,把握节奏和语调。针对课文中的“横贯”“飞奔”等词语,学生要进行品味,体会“横贯”描绘的潮水横跨江面的壮阔景象,了解潮水“飞奔”的速度之快。学生品味课文中的关键词语,能培养对语言文字的审美感知能力,欣赏文学作品的语言魅力,提升审美和文学创作能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目标

学习《观潮》,学生要探寻与钱塘江大潮相关的文化知识,如伍子胥化为潮神的传说,或观潮节等民俗活动,拓展阅读视野。在学习中,学生要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感受大潮的壮观,增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学习支持单

1.课前预学

教师设置课前预习单,对学习提出具体的要求: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广泛收集钱塘江大潮的相关信息,包括形成原因、最佳观潮时间和地点、历史故事等,筛选出至少两条有趣的内容记录下来;大声朗读课文,圈出不认识或不理解的生字词,借助工具书,写出“笼罩”“横贯”“浩浩荡荡”的意思,初步感知词语的用法;默读课文,思考钱塘江大潮给自己留下的第一印象,尝试用几个词语进行概括。

2.课堂探究学习

学生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描写潮水声音变化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描写潮水形态变化的语句,仔细研读这些语句,分析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思考其对表现大潮特点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依据课文内容共同绘制关于潮水变化的思维导图,清晰地呈现潮来前江面的状态、潮来时的潮水声音和形态、潮头过后的景象;依据思维导图,组织语言,有条理地讲述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讲述时尽量融入文中积累的优美词句,提升表达的感染力。

3.课后拓展学习

学生可以选择一处自己观察过的自然景观,比如,日出、晚霞、暴雨等,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先整体勾勒景观的大致模样,再从颜色、形状、声音等细节方面进行具体描绘,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让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字数不少于300字。学生可以阅读《雅鲁藏布大峡谷》《桂林山水》等描写自然景观的文章,从写作顺序、描写手法、表达情感等方面,对比这些文章与《观潮》的异同之处,制作一张简单的对比表格,加深对写景文章的理解。学生可以围绕“美丽的自然景观”的主题,结合自己的观察经历、阅读收获等,写一篇演讲稿,表达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热爱,锻炼口语表达与综合运用能力。

三、学习评价单

1.语言建构与运用评价

优秀:书写规范、美观,无错别字,词语理解精准;仿写的段落语句通顺连贯、生动形象,修辞手法运用巧妙。良好:书写工整,基本无错别字,词语运用较恰当;仿写的段落语句较通顺,运用了少量的修辞手法,内容较充实。合格:有少量错书写误,词语理解有部分偏差;仿写的段落语句基本通顺,修辞手法运用较少,内容较简单。待改进:书写错误较多,词语运用不当;仿写的段落语句不通顺,逻辑混乱。

2.思维发展与提升评价

优秀:绘制的思维导图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完整准确地呈现文章描写潮水的顺序和要点;能准确归纳作者使用的描写方法,逻辑清晰。良好:绘制的思维导图较为完整,能呈现主要内容和大致顺序;能归纳出作者使用的描写方法,表述基本清楚。合格:绘制的思维导图存在一些错误或遗漏,呈现的内容不够完整;能大致说出作者使用的描写方法,但不够准确。待改进:思维导图混乱,无法正确呈现文章描写潮水的顺序和要点;不能说出作者使用的描写方法,表述错误较多。

3.审美鉴赏与创造评价

优秀:朗读富有激情,节奏、语调把握精准,完美地展现出潮水的雄伟气势;对文中语句用词精妙之处分析得当,有独特的见解和感悟。良好:朗读较有感情,节奏、语调把握较准确;能分析文中的部分精妙语句,有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合格:朗读基本流畅,有一定的感情,但不够充沛,节奏、语调把握一般;能简单分析文中的个别精妙语句。待改进:朗读不流畅,缺乏感情,难以把握节奏、语调;无法分析语句的精妙之处。

4.文化传承与理解评价

优秀:能准确、详细地说出至少两种与大潮相关的文化知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强烈,积极表达保护自然的想法。良好:能清晰地说出一种相关文化知识,有较强的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有保护自然的意识。合格:对相关文化知识有模糊的认知,对祖国山河有一定的情感,有一定的保护自然的意识。待改进:不了解相关文化知识,对祖国山河的情感淡薄,缺乏保护自然的意识。

总之,学习目标单、学习支持单和学习评价单紧密联系,缺一不可。其中,学习目标单明确了学生学习的方向与预期成果,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学习支持单为学生达成目标提供必要的支持,助力学生推进学习过程;学习评价单为教师进行科学评估提供依据,可以反馈教学效果。“三单”深度整合教、学、评的关系,构成“教学评”一体化的坚实架构,使教学目标更清晰、学习过程更高效、教学评价更精准,显著地提升了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助力学生语文素养稳步提升。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李堡镇中心小学语文教师。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