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跨学科学习”背景下的口语交际策略

作者: 钱晔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功能型口语交际对学生语言能力发展至关重要。当下的口语交际教学存在不少问题,不仅体现在情境创设单调,还体现在教学内容不够丰富,导致学生锻炼机会少,难以适应未来发展。在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跨学科学习,为学生打造更真实、多元的表达场景,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启发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一、基于真实情境,设计口语交际任务

1.结合生活实际

生活是学生积累跨学科口语交际素材的宝库。以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语文知识把看到的环境问题记录下来,锻炼文字表达能力。有的学生这样写道:“小区里的垃圾桶旁边的垃圾堆积如山,各种生活垃圾散发着难闻的气味,苍蝇乱飞,严重地影响了周边环境和居民的生活。”

在分析环境问题时,学生可以融入科学知识。比如,针对空气污染的问题,学生可以借助科学课上学习的大气组成、污染物类别等方面的知识,了解雾霾的形成原因,分析其危害。在小组讨论时,学生互相交流各自的看法,比如,“汽车尾气里的有害气体,会加重空气污染,危害我们的呼吸系统”。学生还可以结合数学知识,统计本地区近一个月的空气质量优良的天数,用数据直观地展示空气污染的状况。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环境问题,学生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收集全球环境变化的数据,对比不同地区的环境状况,将这些信息用在口语交际中,使自己的表达更有说服力。

为宣传环保,学生可以运用美术知识绘制海报,展示污染的场景和危害。在班级或社区宣传环保时,学生可以向他人讲解环保知识,把多学科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融入学科项目

教师把口语交际融入跨学科项目,能显著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为例,教师可以将其与学校开展的“传统文化探索”项目相结合,引导学生广泛地收集民间故事。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角度,探究故事传达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比如,在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时,学生结合道德与法治中关于家庭美德、诚实守信等方面的知识,赞扬故事中的主人公对爱情忠贞、勤劳善良的优秀品质。此外,学生还可以结合美术学科,描绘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画面。

在口语交际环节,学生综合运用跨学科知识,生动地讲述民间故事,让听众从多学科角度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二、整合学科知识,丰富口语交际内容

1.引入其他学科知识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能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表达内容。以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口语交际“演讲”为例,教师可以将演讲的主题定为“家乡的魅力”,引导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表达,丰富表达内容。从语文的角度出发,学生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地描述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让听众对这样的美景充满向往之情。

在介绍家乡的特产时,学生可以融入科学知识,让自己的讲述更有吸引力。以家乡的茶叶为例,学生详细地阐述茶叶的制作工艺,以及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让听众了解茶叶制作方面的知识。此外,学生还可以运用美术知识为演讲增添视觉魅力。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绘制的家乡风景、特产等方面的画作,用色彩和线条展现家乡的独特魅力。在演讲的过程中,学生适时呈现自己的画作,可以使演讲更具感染力。学生还可以从劳动课程的角度,分享家乡特产制作方面的知识。以制作家乡的特色糕点为例,学生可以介绍原料的选择、配比,制作的步骤,丰富演讲的内容,还让听众感受到这些美食背后的文化底蕴。

在演讲中,学生融合多学科知识,不仅能丰富演讲的内容,还能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2.开展跨学科主题活动

以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为例,教师可以结合科学课“植物与环境”,组织学生开展跨学科主题活动,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春游环境和所见所闻。

在春游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春游的环境、看到的景物,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可以提出具体的问题,比如,“从科学角度来看,春天里,我们去山林、湖边游玩会看到怎样的景色呢?那里都有哪些植物呢?”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各抒己见,进一步丰富了口语交际的内容。

三、构建评价体系,提高口语交际效果

1.评价主体多元化

在口语交际课上,教师需要改变以往仅由教师评价的模式,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比如,在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自评,反思自己的故事讲述是否流畅、生动,有没有结合历史和美术等学科的知识,思考自己在表达技巧和知识运用方面的优点与不足。在教师的指导下,一个学生这样评价自己的表现:“我在讲述故事时,语言比较流畅,但在介绍故事的历史背景时,内容不够丰富,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故事所处时代的特点。”

此外,学生还可以进行互评,比如,学生可以评价同学讲述的故事情节是否完整、有没有突出民间故事的文化内涵,等等。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入家长评价,让家长从表情、动作、语言等角度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2.评价内容全面化

在口语交际课上,教师要设计具体的评价标准,评价的内容要全面,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还要重视学生在跨学科知识运用、问题解决和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表现。比如,在“家乡的魅力”的演讲评价中,教师除了评价学生的语言是否通顺、富有感染力,还要看学生对科学、美术等学科知识的运用是否准确合理。

总之,跨学科学习与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融合,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知识与能力融合发展的大门。通过基于真实情境的任务设计、学科知识的有机整合以及多元全面的评价体系,学生在口语交际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跨学科思维与综合素养。

作者简介: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